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探讨 吴周成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吴周成
[导读] 摘要:近年来,大气环境与生态文明遭受到较大破坏,对公众的人身健康形成巨大威胁,为了能够及时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本文根据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的流程,着重对于各环节需要关注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身份证号:45212819901128xxxx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近年来,大气环境与生态文明遭受到较大破坏,对公众的人身健康形成巨大威胁,为了能够及时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本文根据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的流程,着重对于各环节需要关注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
        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重要意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以前的盼温暖、求生存,转变为现在的盼环保、求生态。近年来随着雾霾天气的出现,环境空气质量变差,导致了人们呼吸系统类疾病的增多,进而人们对环境空气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降低或消除污染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是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目的是获得大量客观、真实、准确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而锁定污染来源、客观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科学准确地了解空气变化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反映环境空气污染治理成效,为管理部门下一步实施环境空气质量管理与决策提供依据,最终达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关于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研究现状分析
        关于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研究现状分析将从两个方面做出具体的阐述。一方面,环境保护工程监测现场的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有效提升了环境监测的水平。而且质量控制方法近年来在各行业中都得到了应用,也逐渐加强了对其的研究力度,从而应用水平也逐渐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影响了其在环境保护工程空气监测方面的应用效果。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所以从事相关方面工作的专业性人才比较少,导致目前对其的质量控制水平参差不齐。另外,再加上我国生态环境的压力比较大,所以改善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为了进一步缓解目前的环境压力,需要基于质量控制技术应用基础上做出创新与改进。
        3、我国环境空气监测分析存在的问题
        3.1空气监测分析水平有待提高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的加快,最显而易见的环境问题之一就是空气质量问题。而空气质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雾霾等空气问题甚至已经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面对空气质量这一突出问题,对空气监测分析提出更高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对空气监测分析水平还有待提高,对空气中的化学成分体系分析不完善,空气中一些细小污染物不能被有效监测到,影响了空气治理方向与效果[1]。
        3.2对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度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对管理工作缺乏重视。一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主要工作内容是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进行检测,从而更好的对环境情况进行了解。但是在环境监测管理中,重点关注的监测内容,对于环境监测内容没有进行重视,从而导致环境监测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其中一些环境监测人员技术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从而对环境监测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
        3.3监测机构的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当下市场中关于环境监测机构的资格认证需要详细审查,就监测工作而言,某些机构在通过计量认证后,其工作态度就变为松懈,这也造成一系列实际问题的产生,如懒散的工作氛围致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而管理者对于团队的管理也缺乏有效的措施,对工作中的监测数据不能够重复核审和检验,也就无法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某些监测人员的自我监督意识较差,致使数据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这都是常见的问题。


        4、环境空气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4.1现场监测前的准备工作
        在环境空气监测工作开展中,应由经过专业培训考核的人员,按照相关检测标准、技术规范,采用适当的仪器进行规范操作,才能够保证监测结果的有效性,所以,在正式开展现场监测工作前,应当做好相对应的准备工作。首先,用于监测工作的仪器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以确保仪器的精确度,且仪器应按照计划做好日常的维护和期间核查,一旦发现异常,则应当立刻查找原因,进行维修。其次,应对照监测方案,核查各监测项目所需的采样介质、试剂、标准物质,对于吸收瓶、吸附管等用于样品采集的耗材,应在日常做好验收工作,且在样品采集后,实验室能够在样品有效期内及时分析样品。此外,实验室测试区域要清晰布局,样品储存区域应合理划分,以避免产生交叉污染。为了确保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的整体水平提高,实验室在日常管理中,应制定设备校准与维护计划、期间核查计划,积极开展人员培训、技术考核与监督、设备维修与核查工作,随时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4.2加强空气监测设施和环境的质量控制
        实验室用于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应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和方法标准的要求进行设置,实验室布局应合理,按分析因子特点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防止相邻工作区间交叉影响,同时应充分考虑实验室电力、通讯、采光、通风、温湿度控制等要求。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中,为保证数据准确可靠,要求各个组成部分的温度控制在25℃±5℃,湿度需小于80%;在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现场采样工作中,常常需要对监测期间的相对湿度、气温、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条件进行记录;需要低温保存的样品,在运输及实验室保存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样品损失;便于监测结果数据的溯源。仪器设备室应与样品前处理室分开,药品试剂及耗材存放室应根据储存环境要求予以满足。统筹规划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实验室布局,使其达到既不浪费空间又满足功能需要的要求。在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中,设施和环境的保持容易被忽视,必须做实做细,确保所有的监测环境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方法标准的要求。
        4.3积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健全监测体系
        环境保护工程的开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因为我国在此方面的起步比较晚,所以国家近年来在政策以及资金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支持。首先,政府应该加大保护环境的宣传力度,让人们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到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各个部门以及企业等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才能够促使其进一步实现技术方面的创新。另外,作为企业,需要加强对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健全监测体系,既可以有效保证工作效率,又能够提升工作质量水平,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与损失。
        4.4提高监测人员综合素质
        监测人员的综合能力对于保障环境空气监测质量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一方面,在监测人员的任聘上,应该严格对其相关资格证书进行考查,确保其能够满足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监测部门应该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使得监测人员能够熟悉环境空气监测工作流程与相关规范与标准,同时,还要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监测技术,以不断的提升监测人员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培养监测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使得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这为保障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保垂直管理目前还是一项处于摸索阶段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大量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出现的多方面问题,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当前的垂直管理进行适当的阶段性调整,可通过上述提升措施,切实改善垂直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整体环境监测监察管理的质量和进度。
        参考文献
        [1]张静林.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11):136-137.
        [2]潘一廷,张国城,杨振琪,周志宽,潘素素,孙宝瑞,荆文杰,杨思远.环境空气监测系统中气体稀释装置的性能比较[J].计量技术,2019(11):5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