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表水监测指标探讨 周晓蕾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周晓蕾 张元圆
[导读] 摘要:现阶段人类已经正在利用多种多样的手段来保障生态环境,检测生态损坏等。
        北京国环建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
        摘要:现阶段人类已经正在利用多种多样的手段来保障生态环境,检测生态损坏等。这些难题中最关键的,最主要的,对人们生命安全具有最大影响的,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水生态的破坏。现阶段地表水监测已然变成我国生态环境保障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基于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地表水监测指标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中;地表水;监测指标探讨
        引言
        地表水监测作为环境检测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按照检测标准以及各区域不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而在监测过程中,出现了地表水监测体系有待完善以及未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等问题。但随着监测体系的完善以及关注力度的加大,地表水监测工作将会在环境检测中贡献应有的力量。地表水中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高猛碳酸盐等指标是进行环境影响预测的重要参考依据;且这三项指标之间存有明显相关性,合理利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有利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
        1地表水监测指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分析
        在进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时,生化需氧量(BOD5)、高锰酸盐指数(IMn)、氨氮(NH3-N)、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是判断水域水质的重要依据,是水质治理与规划的目标,是水质管理的技术基础。在对以上指标进行监测与分析时,要深入分析各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是提高地表水监测质量、提升环境影响评价水平的关键步骤。在上述各类监测指标中,分析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可直接得到水体中还原性物质的分布情况,也能得到水体中有机物、还原性物质相对含量。这对于判断水体质量至关重要。总氮、氨氮等反映了水体中不同形式氮含量情况,分析氨氮、氮磷等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获知水体水质变差的原因。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和总磷六项常规监测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探讨了六项常规指标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及数据之间存在联动变化,采用SPSS19.0对水质数据进行分析。近年来,水体环境研究不断深入,水体环境监测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也被更多的监测人员所注意到,这为水质判断、水质污染物质监测、水质管理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大帮助。在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利用环境监测指标预测的模式还仅仅利用了溶解氧量和升华需氧量之间的关系,地表水监测指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还不是十分的充分与完全,地表水监测指标的功能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2环境影响评价中地表水监测内容
        为保证地表水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发挥自身最大作用,应促使有关部门按照标准化要求开展地表水监测,同时保证环境影响评价中地表水监测效果,确保地表水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契合。针对环境影响评价中地表水监测进行研究,明确地表水监测内容主要表现在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和总氮这几项内容,应保证各项地表水监测内容相关指标合理性,以此强化相关指标与地表水监测之间关联性,以为环境影响评价中地表水监测顺利开展提供动力支持。在进行地表水监测时,必须保证相关人员对各项指标内在联系和数据审核要求等方面有所了解,使得各项指标在环境影响评价当中得到高效利用,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不断深入条件下,地表水监测应受到环境保护部门高度重视。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按照标准化要求和相关指标开展地表水监测,严防环境影响评价中地表水监测受到外在因素干扰。由于环境影响评价中地表水监测较为复杂,这就应要求相关人员按照标准化要求开展地表水监测工作,有针对性地处理地表水监测问题,促进环境影响评价中地表水监测工作稳步开展。
        3完善地表水监测体系的相关措施
        3.1加强相关部门对地表水监测工作的重视度
        有关机构要全方位,精确的认知地表水监测任务的含义,理解地表水中杂质对于人类以及社会安全、社会财产等层面的作用。认识到开展地表水监测任务的关键性、影响和主要作用。

经过增强传播力度让监测员工认知到监测任务的关键意义,使得监测员工感受到被看重,理解本身义务,增强工作自主性,严苛开展有关监测任务,为社会安全和财产贡献力量。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传播活动,让大部分公司和国民理解保障生态的关键性,为保障人们的生活氛围贡献力量。管理机构也要提供支持,包含资金,人员,制度等具体支持。最大限度的保证地表水的质量。
        3.2完善地表水监测管理体系
        由于其包括有关地表水监测的法律法规、地表水各项性质的测量以及测量完成后数据的验收等环节,因此在进行监测工作时需要注意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同时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数据计算与验收等环节,完善地表水监测管理体系。而在地表水监测的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制定统一的监测标准,并增加地表水的监测指标,使地表水监测工作更加全面且科学,同时选择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技能的工作人员,提高对各地区监测的质量,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监测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例如,管理部门需要制定统一的监测标准,根据各地区的气候、所处位置以及环境污染状况制定监测制度,完善地表水监测规定。在水样采集过程中,监测人员需要布点与采样,监测断面需要选择能反映水系或者区域的水质,同时可以反映该区域的污染特征,并且要尽量控制断面的面积,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对水质采样的时间以及频率做出详细的规定。此外,为各个区域的监测工作选择专业的工作人员,需要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对监测工作流程较为熟悉,并且工作态度良好,可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水质状况计算出污染的数据,并按照监测操作流程完成布点、采样以及数据分析工作,同时增加水质指标的检测范围,保证监测的全面性,从而更好地进行地表水监测工作。
        3.3引进先进的地表水监测技术
        目前我国地表水监测工艺还只是处于起始环节,有关的监测工艺系统还不发达,因而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加入世界先进的监测工艺。世界上最常见的工艺就是遥感监测工艺和生物监测工艺。前一种可以精确飞速的得到杂质的有关数据,凭借有关的信息为地表水污染供给了关键的证据。而另一种关键是能够对地表水中的所有杂质开展精确飞速的定位和辨别,还能够量化杂质,最关键的是还能够对地表水中的杂质的损害度开展长期的监测和精确剖析,这种特别的生物监测工艺是目前我国地表水监测工作中不能达成的。
        3.4加大环境影响评价队伍建设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更多先进的技术被应用在监测过程中,因此造成了部分从业者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环境也影响评价项目的增多和难度增大,也是当前缺乏技术和经验丰富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人才。因此,要加强对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人才培养。在保障专业技术和责任感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
        结束语
        地表水污染作为常见环境污染,在进行地表水污染处理之前,必须加强地表水监测力度,借助各项监测信息规划地表水污染处理措施,从而避免地表水污染处理出现问题。在进行地表水监测时还应保证各项指标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地表水监测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现实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衍.地表水监测指标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33):217-218.
        [2]黄星炫.我国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现状及进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55.
        [3]王柳玲.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现状分析及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9):57.
        [4]胡笑妍,冯元群,王炜,朱晓丹,楼振纲,洪正昉.地表水监测误差分析与对策[J].中国环境监测,2019,35(02):104-110.
        [5]王茹,邵莉.环境检测中地表水监测的现状分析及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9):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