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水站货场迁建工程方案研究 李杰潞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李杰潞
[导读] 摘要:为扩大融水铁路运输能力,有效降低货物运输成本,拟将融水站货场从融水县城迁出,研究了融水县货场迁至浮石站、永乐街站、大路底站等选址方案;通过工程投资、铁路吸引力及工程条件等角度,对各选址方案综合比选分析,推荐采用融水货场迁建至焦柳铁路大路底站方案。

        中铁四院集团南宁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宁  530003
        摘要:为扩大融水铁路运输能力,有效降低货物运输成本,拟将融水站货场从融水县城迁出,研究了融水县货场迁至浮石站、永乐街站、大路底站等选址方案;通过工程投资、铁路吸引力及工程条件等角度,对各选址方案综合比选分析,推荐采用融水货场迁建至焦柳铁路大路底站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货场与车站相对关系,研究了大路底站货场的布置方案,通过对比工程投资、公路货流、征地拆迁等因素,推荐车站第3象限的货场布置方案。
        关键词:货场迁建;选址研究;建设方案
        1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1.1 项目背景
        近年来,融水县大力实施“以资源换产业,以三化促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工业发展建设力度,工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工业集中区、康田竹木加工园、六洞工业园、和睦新型材料工业园“一区三园”发展成效显著,竹木加工、制糖、电力、化工、建材五大行业产量、销售产值不断增长。2018年全县工业总产值9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亿元。
        在工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工业品、农产品、木材、矿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工业原材料、焦炭、煤等货物的发送与到达,在交通运输环节遇到了瓶颈问题。由于融水站货场交通条件差,运输能力有限,极大影响了铁路运输的吸引力。目前融水县货物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不仅提高了货物运输成本,也增加了环境压力。
        1.2 项目建设必要性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方针政策,扩大融水铁路运输能力,有效降低货物运输成本,将融水站货场从融水县城迁出,还建至临近康田竹木加工园和康田物流园的大路底站旁。融水站货场迁出后,将有利于临近的康田竹木加工园、六洞工业园、和睦工业园、康田物流园的货物集散,以及融水县农业、工业生产的原料及产品运输;能极大的改善融水县外部运输条件,加强融水县招商引资硬件条件;可确保货物得到及时供应和发送,同时降低运输成本;将能极大的促进县域经济建设,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山乡县域经济发展步伐,促进民族团结。
        2 既有概况
        2.1 融水站货场
        融水站货场是焦柳铁路融水站配套铁路货场,建于上世纪80年代,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珠砂路。货场内设有货物线2条(6道、7道),有效长分别为243m、333m。6道为贯通式线路,一端自1道中部出岔,另一端自牵出线上出岔,装卸有效长243m,线路右侧配置货物站台、仓库、雨棚、低货位等设施。7道自牵出线出岔,为尽头式线路,装卸有效长333m,线路面向车挡左侧设置散货堆场,右侧设置货物站台及仓库。货场总面积23190m2,散货堆场21490m2,仓库792m2,雨棚907m2,货场办理货运能力为60万吨/年。
        主要发送货物品类为木材、非金矿,主要到达货物为煤炭、粮食和化肥。
        2.2大路底站
        大路底站是焦柳铁路上的一个会让站,车站中心里程K1524+587,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三合村,距融水站7.206km。车站现有到发线3条(含正线1条),基本站台1座(320×4×0.5m),站房位于线路左侧。
        2.3存在的薄弱环节
        (1)货运设施陈旧、仓库雨棚面积不足
        融水站货场6道左侧设置货物站台,站台上设有仓库、雨棚。现有仓库792m2、雨棚907m2,不能满足怕湿货物尤其是白糖的仓储需求。
        货场7道右侧设货物站台和仓库(属融水县物资公司所有),左侧设散货堆场。右侧物资公司的站台仓库由于建设标准低、建设年代早,已废弃,7道线路设备维护较差。
        (2)交通配套设施水平低
        由于货场位于站房同侧,同时受融水站周边地形的影响,车站西侧通道因融水站货场的原因成为尽头路,现大旗山路至融水站终止。
        货场位于县城城区,珠砂路是融水站货场唯一的货物集疏通道,道路狭窄且交通拥堵,大型车辆难以进出,不利于大宗货物运输,货场运量受到限制。
        3 选址方案
        3.1 利用浮石站货场方案
        浮石站位于融安县,是焦柳线上的一个中间站,车站中心里程K1501+254,位于融安县浮石镇现状车站设到发线3条(含正线1条),有效长度850m,设有货物线1条,另有泗顶矿专线接轨(已废弃)。
        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工程计划将融安站迁出融安县城,既有融安站货运业务迁移至浮石站货场。焦柳线电化改造工程在站房同侧增设到发线1条,同时需拆除既有货物线1条,在既有货场的位置新建货场1处,货场与车站呈横列式布置。
 
        浮石站改造示意图
        浮石站位于融水县城西北方向,距融水站16.127km,距融水县城约25km。融水县主要乡镇及工业园区均位于县城西侧和南侧,因此利用融安货场方案必然导致融水县大部分货物运输穿过县城,同时额外增加25km公路运距,企业增加运输成本。融水县货场迁出融水县域,一方面降低地方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实力,影响融水县工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涉及管理和协调上的问题,存在不利的因素。
        因此,利用浮石站货场方案虽然可以减少建设投资,却增加了企业负担,降低铁路运输的吸引力。本次设计考虑融水站货场还建在融水县域内。
        3.2 融水县域其他站址选择方案
        融水县域内焦柳线设有程祥站、贝江站、融水站、大路底站和永乐街站。程祥站距县城较远,且中间还有融安、浮石等站,不在设计考虑范围内;贝江站两端均为隧道,一侧为高山,另一侧是融江,无建设条件,可排除选择。因此,迁建货场可选择站址有大路底站和永乐街站。
        永乐街站北距融水站12.939km,南距罗城站17.786km。根据焦柳线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工程施工图,永乐街站作局部改造:利用其既有货物线出岔,新增网工区岔线1条,有效长为70m,并拆除货物线腰岔。
 
        永乐街站改造示意图


        大路底站货场布置方案示意图
        永乐街站距融水县城较远,且不临近融水县任何工业园区。若将车站迁建至此,较迁建至大路底站增加运距6km,将降低货场吸引力。因此,本次设计推荐将融水货场迁建至焦柳铁路大路底站。
        4 建设方案研究
        4.1 建设方案概述
        根据货场与车站相对关系,大致可考虑设置在车站4个象限及站房对侧5个方案。
        根据运量预测,本项目货场主要货物流向是通过焦柳线向南,且根据融水县城市规划及工业规划,主要工业园位于大路底北侧,因此第1、第4象限布置方案优势不明显,且占用部分基本农田保护区;大路底站站房对侧均为基本农田,因此也不考虑。本次设计,主要考虑第2、第3象限布置方案。
        (1)方案一(第3象限布置方案)
        大路底站站房对侧新设到发线1条,柳州端新设牵出线1条(有效长680m)。货场走行线自3道出岔,出岔后以一个半径为300m的曲线折向西偏北方向,与焦柳线并行往怀化方向延伸,货物线平行焦柳线布置。
 
        布置方案一示意图
        (2)方案二(第2象限布置方案)
        大路底站站房同侧新设到发线1条。货场走行线自1道出岔,出岔后以一个半径为1200m的曲线折向西偏北方向,与焦柳线并行往怀化方向延伸,货物线平行焦柳线布置。
 
        布置方案二示意图
        4.2 方案比选
        (1)从工程投资角度比较:方案二处于焦柳铁路和省道S204线之间狭长地带,虽然线路走行段较长,但可利用走行线调车,不用另设牵出线;且走行线长可较好克服地形变化,减少土石方。从工程投资角度分析,方案二优于方案一。
        (2)从地方规划发展角度分析:方案一临近融水县规划的康田竹木加工园,方案二临近规划的康田物流园,两个方案到另一个园区均需穿越焦柳铁路。因此,从地方规划发展角度分析两方案条件相当。
        (3)从货场布置分析:两方案货物线均平行焦柳线布置,方案一宽度约200m,而方案二可用范围最大为120m。方案二一条货物线临近焦柳铁路,只能一侧装卸,因此只能考虑布置成散堆装货物线。根据气象资料:融水县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频率21%,其次是静风占20%,北风和东北偏北风的频率居第三,各占14%,即方案二散货线布置在上风向。从货场布置分析,方案一优于方案二。
        (4)从征地拆迁角度分析:方案一虽然拆迁面积大于方案二,但方案一拆迁的房屋均为大路底砖厂的厂房和配套房屋,方案二拆迁的均为民房。大路底砖厂生产的砖是传统的粘土烧结砖,不符合环保要求,采矿权到期后将被取缔,因此拆迁相对容易。因此,从征地拆迁角度分析,方案一优于方案二。
        (5)从公路货流角度分析:方案一需新建一条通往货场的道路,货场仅一个进出口,不便于公路货流组织;方案二平行省道S204线布置,可临近公路设置2个以上出入口。从公路货流组织分析,方案二优于方案一。
        综上,方案一在工程投资和公路货流方面不如方案二。但在征地拆迁和货场布置方案优于方案二,另外方案一在站房对侧新增到发线,较方案二实施容易。因此,本次设计暂推荐方案一。
        5 研究结论
        融水县工业经济增长迅速,货物运输需求旺盛,但由于融水站货场运输能力有限,货物运输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为扩大融水铁路运输能力,有效降低货物运输成本,拟将融水站货场从融水县城迁出。本次研究了融水县货场迁至浮石站、永乐街站、大路底站等选址方案,通过工程投资、铁路吸引力、城市规划及土地利用等角度,对各选址方案综合比选分析,推荐采用融水货场迁建至焦柳铁路大路底站方案。在此基础上,根据货场与车站相对关系研究了5个车站布置方案,经工程投资、公路货流等方面的比选,推荐车站第3象限布置方案,即大路底站站房对侧新设到发线1条,货场走行线自3道出岔,货物线平行焦柳线布置。
        参考文献
        [1]中铁四院集团南宁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融水站货场迁建工程说明书[R].南宁,2018.
        [2]TB10099-2017.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S].
        [3]朱俊彦.宁波北货场搬迁选址及布局方案研究[J].铁道货运, 2017(9).
        [4]柳影,彭少兵,王花兰.韶关铁路地区黄岗货场改扩建方案研究  [J]. 铁道货运, 2016(12):25-31,44共8页.
        [5]吴晓玲.福州江阴港铁路货场布局研究[J].铁道货运, 2016(2):31-34,共4页.
        作者简介
        李杰潞(1992—),女,助理工程师,2018年毕业于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工学硕士,主要从事铁路线路与站场设计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