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杨立刚
[导读] 摘要:在机械工程中对机电一体化加以应用,可以使机械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基于此,相关人员应将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作为研究重点,保证机械使用质效得到显著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当代社会对机械工程提出的要求,希望上文中讨论的内容可以在某些方面给人以帮助。
        身份证号码:13018219870726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在机械工程中对机电一体化加以应用,可以使机械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基于此,相关人员应将智能化自动化技术作为研究重点,保证机械使用质效得到显著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当代社会对机械工程提出的要求,希望上文中讨论的内容可以在某些方面给人以帮助。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工程;应用
        引言
        现阶段,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科技方面。国家科研力量的不断强大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意义,并促进科学技术良好的循环,这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工程方面,我国花费了大量人力以及物力在机械工程技术方面。此时就需要在机械工程当中应用技术强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应用中,机电一体化占据了比较大的优势,它可以给机械工程发展带来更大便利,进而提升工程工作的效率,不断推动我国机械工程持续健康的发展。
        1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的概述
        作为一门电子学科而存在的机电一体化,融合了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多门学科,在综合性、功能性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在我国,最早对机电一体化加以应用的领域为电力生产,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水平,使设备故障检测、设备自动化和机械智能化领域的发展速度变得更快,合理应用机电一体化,可以使集成化管理机械的设想成为现实,相关人员只需要通过终端机械,就可以控制并操作不同设备,完成交流、沟通等工作。近几年,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方向,不再局限于电力生产,而是向以机械工程为代表的生活、生产领域进行延伸,将机械工程与机电一体化进行结合,可以使机械工程具有的价值得到应有的实现,相关行业自然也拥有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优势
        2.1有利于机械调试与养护
        把机电一体化技术运用到机械制造业中,不但可以实现对机械工程进行精细操作,而且还能够在不改变配件和添加设备的基础上,只需要把程序代码输入到处理器中就能够进行自动或者半自动控制。机电化系统也能够按照机械设备的功能和需求不同设置不同的系统程序,就能够顺利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并大幅提升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除此之外,把机械一体化技术运用到机械制造业中,有利于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如果正在运转中的机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提示故障位置,这样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故障原因,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2.2提高机械使用性能
        在机械制造中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出的机械产品会具备监控、警报以及提示等实用性强的功能。与传统的机械制造设备相比,加入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品无论是在安全性和功能性上都具有明显优势。除了可以自行检测故障情况和提示故障位置以外,还可以用警报来减少机械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机电一体化技术把各种先进的技术融为一体且操作简便,只需要通过工作台上的按键就可以对机械进行操作,不但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同时生产流程也变得更加简洁,机械设备的功能也变得更全面、完善,因此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3.1数控技术的应用
        对当前现代化的社会中,在数控科技的发展进步中已经大范围的对机电一体化展开了运用,并且也已经逐步发展到了机床操控体系中,例如多功能数控机床、经济型数控机床和火焰切数控机床等。另外,数控科技还能经过可以控制的编程方式衍生出流程型的智能科技,其能通过主轴箱的口令任务来完成机械化的旋转科技技术和换切科技技术等。

在进行机床操作期间,数控科技还能完成科学型、讯息型、口令递进型的转变,例如比较多见的CJK6153型号的数控机床,重点是用CAD口令为主体来实现各类流程的机床操控。另外,通过对数控科技的不断应用还能更好地确定CAM科技和CAD科技的目的明确性,同时提升其现实运用中的全面成效,并且还完成了数控科技的直观性操控,不但更好地实现了拓展数据模型,还有效地完成了智能化的不断进步。
        3.2监控系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通过针对现代化工程机械发展中机电一体化科技的运用实施解析,机电一体化科技于监控领域的运用成效也是比较成功的,对现代化工程机械发展中监控程序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其更需要受到更有效的改良,这更呈现了机电一体化的运用价值。在监控程序领域通过对机电一体化科技的应用,能更好地促进工程机械项目得到全面生产流程上的有效监控,重点体现在液压体系、制动体系和传动体系等重要部分,还能实现更有效的监管收益,实时监督各个体系在运转期间有可能发生的显著不良反映,从而进行有时效、有目标性的预警,同时自主运用合理的方案与方式对其进行处置,把不良反应造成的亏损降至最小。在监控领域中对机电一体化科技的运用还应当促进其拥有更有效的自主检修和预防保护成效,针对目前现代化工程机械生产期间存有的较高的发展难题和繁杂性特性,把控好监控成效的改良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时还必须提升人力资源的投放,促进相关管控工作者可以对机电一体化预警后的操控实施远程操作,以最有效的方式来确保运行中的牢靠性与安全性。
        3.3节能优化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以往的机械生产与发展以人力为主,其优势在于灵便性比较强,但是一旦处于大批量、连续性、与固化性的生产运行期间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目前对机电一体化科技的运用,不但没有失去灵便性,还提升了生产运行的安稳性与连续性,从而为公司在运营过程中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传统的企业车间工人过多,而现代化的机电一体化科技的运行车间内只需要很少的操作工人来操作生产程序和营运体系,再通过系统来控制机械,实现了只通过几个人或者一个人于操控台进行操作便能完成全面机械的运行和生产。另外,除去可以节省人工成本以外,还能有效节约时间成本。在以往的机械生产运行中,每个环节之间都存在链接不够周密的情况,持续工作性不强,而机电一体化科技则可以使得生产流程变得整体化,生产流程和运行流程能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达到有效衔接,减少了工作的时长,提升了生产的周期。另外,在系统化的运行中和生产中,其中一个部分发生情况,很可能全面流程需要一起暂停运行,以往的检修形式是人工进行排查检修,从全面化的运行程序中由始至终进行一一排查,在寻找状况同时排除状况的这些时间里,运行和生产都没办法继续。而机电一体化则能实时的排检出状况发生的所在环节同时进行预警,与传统的人力排查相比更为有效地节省了时间成本。
        3.4柔性制造系统中的应用
        柔性制造系统的含义是:通过现代智能微电脑的技术应用,机械设备能够产生自动化技术操纵的工作性能、自动化技术与数控技术的有机结合,对机械产品的加工、运行状态下的管理以及对信息技术系统的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影响,它是技术相结合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优化各种技术障碍的一个智能终端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对机械的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的监控工作状态,提高机械的工作效能的同时也为生产空间的限制产生有利的技术支持。提升了机械的生产能力,也为运输系统提供了管理的平台效应,控制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生产企业的效益。
        结束语
        在机械工程领域中运用机电一体化的系统设备,实现了机械与新技术完美的结合,突破了传统机械技术的进步局限,实现了机械中自动化的应用,完成了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一直进步,给人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提升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在机械工程中使用的浪费,可见机电一体化系统给机械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袁思远.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7(23):143-144.
        [2]徐军,魏华.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2):219-220.
        [3]杨凤双.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5(33):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