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郭文波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郭文波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是我国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能够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建筑工程行业受到更多重视与关注。
        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建筑工程是我国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能够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因此,建筑工程行业受到更多重视与关注。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使得施工工作能够顺利展开,同时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的需求,通常会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将建筑工程中的裂缝问题以及断裂问题等更好解决。所以,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1后浇带技术概述
        后浇带技术指的就是一种处理临时施工缝,防止钢筋混凝土因为混凝土出现裂缝,而使其结构变形的一项技术。实践中通过对建筑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发现,可在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及收缩后浇带的配合作用下,优化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功能,实现对其应用中开裂问题的有效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2目前后浇带施工普遍作法及弊端
        2.1留设后浇带未考虑底板钢筋导致混凝土断开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技术流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小于混凝土粗骨料粒径,后浇带仅用隔断钢丝网将此处混凝土断开,这样的情况下,实际浇筑混凝土时,就会受到振捣作用影响,使周边的砂浆流失,过多的集中粗骨料,后期拆模以后就会出现大量的蜂窝麻面,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同时,也会在这些区域出现渗漏的问题,整体受力不均还会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大量钢筋在长时间的渗漏作用下,还会出现锈蚀的情况,严重影响到了建筑的质量,埋下安全隐患。所以说,需要在后浇带封闭前全面做好相关的作业,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剔除,降低施工整体成本,提高建筑安全性,满足工期要求。
        2.2止水钢板设置及上下混凝土断开
        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在底面钢筋及顶部钢筋将安装完毕时进行,对止水钢板进行处理,一般是通过电焊焊接的方式,把上下层钢筋焊接上,在止水钢板上下连接桩用钢丝网隔断。这种方法不利于施工,施工过程中,其空间过小,隔断设置是否满足标准需要,还不可知,整体质量得不到控制,同时,后期的检查验收难度加大,不能确保施工质量。止水钢板焊接在受力钢筋上,容易对钢筋力学性能产生较大的破坏,无法保证整体安全,实施浇筑施工,剔凿时间长并影响结构。
        2.3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处理施工
        施工的前期工期紧,所有工序非常繁多,要想全面保证施工进度与质量,则需要提前做好技术处理,凿毛剔打工序是进行封闭前的主要工序,要全面展开,才能跟上进度需要。如果建筑工期长,就需要适当延后后浇带封闭的时间,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损失,保证施工质量。如果前后时间间隔长,难免会出现水接触的现象,建筑物长期处在潮湿环境中,就会造成隔断钢丝网锈蚀,不利于后期施工。进行封闭沉降后浇带时钢丝网要全面做好处理,对腐蚀的用风镐剔除。
        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运用
        3.1后浇带的施工设计
        在建筑工程中选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后浇带施工工艺设计要着重考量下列几个层面:①后浇带处模板支撑系统具有一定独立性,可与主体模板并列设计。此外,还要保障模板工作的独立性。施工人员要提前在相关位置预留清扫口。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拼接质量,不能存有缝隙,可应用有关材料加强模板间的密实程度,如此能有效减少漏浆、胀模情况的发生。②展开二侧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提前设计挡板,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模板拆除和清洁工作。③为进一步加强后浇带施工质量,要保障整体结构的密封程度。可应用砌筑挡水台的方式展开工作。
        3.2后浇带施工材料选用
        建筑施工中之所以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是因为后浇带施工可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性能。

后浇带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注重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品质良好才可保障后浇带施工质量。在实际建筑工程开展过程中,为进一步加强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应采购质量合格经济成本较低的建筑材料。后浇带施工前必须进行准备工作,施工人员要处理建筑结构中的缝隙,减少水分流入施工缝的情况发生。后浇带施工技术开展前,施工人员要根据施工特性选用拥有膨胀性能的施工材料。为进一步加强混凝土强度浇筑完成后会展开振捣工作,此时为加强振捣工作效率可加入减水剂,减少混凝土收缩膨胀等情况。
        3.3后浇带详细施工流程
        后浇带浇筑之前,先对其两侧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待达到后浇带的浇筑条件之后,方可开始后浇带的浇筑工作。浇筑过程中,要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逐层浇筑。每进行一次浇筑工作施工人员就须展开相应的清理工作,若后浇带内部结构中有碎石、碎渣、钢筋头等施工人员要展开细致的清洁工作。若混凝土中有凿毛,则需用有关工具剔除并用高压气吹扫。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要展开淋水湿润,湿润部分大都是后浇带侧面。接下来,施工人员要检测后浇带处架体,一般是对其进行加固和检验。此外,施工人员要保障混凝土材料质量并对其展开充分搅拌。后浇带施工是在热胀冷缩的基础上进行,受温度所限。只有温度达到标准后才可展开施工。
        3.4垂直形式的施工缝
        后浇带施工时,垂直形式的施工缝有着更为苛刻的处理标准,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要对其展开加固工作,减少混凝土漏浆、胀模等情况的发生。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施工人员要展开仔细的观察,初次凝固要应用压力水展开冲洗工作直到露出骨料,接下来需要清洗钢丝网。在上述工作中,为有效把控最佳冲洗时间,施工单位需要派遣技术人员展开实时观察,进而有效把控混凝土凝固时间,保障施工正常进行。
        3.5选择合适温度
        为了使新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结合程度,在使用后浇带技术施工的过程中,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温度。因为后浇带与混凝土所具备的收缩膨胀特性直接相关。根据多次实验结果并结合热力学原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温度为10℃的条件下,建筑工程后浇带具备良好的效果。为了使新老混凝土具备良好的结合程度,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干裂现象,需要在完成浇筑后第二天的早晨或者傍晚,做好后浇带浇筑后的收尾工作。
        3.6保护后浇带
        在实施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时,应当对后浇带进行充分保护,以为后浇带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对于底板式后浇带,可以于其两侧设置挡水砖墙,砖墙的高度要高于底板,可在砖墙的墙壁上涂抹防水砂浆,以避免后浇带出现积水状况。完成后浇带施工工作后,需要清理其表面,并将表面进行封盖,于后浇带四周做好保护。可将盖板放置于承台上,地下室的后浇带可进行砖砌保护。
        结束语: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带动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现如今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对建筑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筑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的质量,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因为后浇带技术能够解决建筑中常出现的混凝土收缩以及沉降两种情况,为建筑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为了是我国房屋建设更加完善,要求相关企业在进行房屋建筑中,要重视后浇带技术对施工的影响,并积极运用在建筑当中来,提升我国建筑质量,保证我国建筑行业对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涛,孙智慧,姚锡伟.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9,26(01):110-112.
        [2]高如霞.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161-162.
        [3]魏光伟.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4(02):71+74.
        [4]武伟谦.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7):174-176.
        [5]况勋华.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01):4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