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用砂石料矿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郭琳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郭琳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了对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材资源。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了对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材资源。该砂石料矿矿区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是区内外建筑用砂的主要来源,是较好的普通建筑用砂石料,目前市场用量较大,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材料,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加之附近城镇的大规模建设,砂石料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地质普查;砂石料矿;储量估算
        1 自然地理
        矿区海拔在2290—4080m之间,年平均气温2℃左右,年平均降水量350mm左右,相对无霜期130余天,大部分为庄浪河两岸阶地浅山地。矿区地势西高东低,区内大部分被第四系黄土覆盖。根据《中国地震反映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矿区一带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
        2 区域地质
        区域内出露的主要地层有奥陶系上中统、志留系下统马营沟组、泥盆系上统沙流水群、石炭系、二迭系上统窑沟群、第四系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1)奥陶系上中统(O2-3)
        灰绿色为主的安山凝灰岩、英安凝灰岩、安山玢岩、硅质岩、板岩、灰岩及细砂岩、千枚岩。北部夹中酸性及中基性的火山岩。
        (2)志留系下统马营沟组(S1m)
        灰绿色、黄灰色变质石英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千枚岩,其次为凝灰质砂岩,千枚状粉砂岩及板岩。 在北部夹少量变玄武岩、变安山岩、凝灰岩、片岩及结晶灰岩。
        (3)泥盆系上统沙流水群(D3sh)
        紫色中粗粒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互层,底部为不稳定砾岩。
        (4)石炭系(C)
        石炭系下统臭牛沟组(C1c):深灰色厚层灰岩,底部含透镜状石膏,上部为砂页岩。
        石炭系中统羊虎沟组(C2y):灰色及深灰色中细粒砂岩夹泥岩及页岩。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深灰色砂岩、页岩夹灰岩、粉砂岩,含薄煤层。
        (5)二迭系上统窑沟群(P2yg)
        紫色中粗粒砂岩为主夹同色泥岩,粉砂岩。
        (6)第四系
        主要分布在庄浪河两岸及丘陵地带,由中上更新统成因不明黄土(Q2-3pr)、上更新统冲积物(Q3al)和全新统疏松砂砾夹亚砂土(Q4pl-al)组成。
        3 矿区地质
        普查区内地层较为简单,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及第四系全新统(Q4)。根据岩性特征,简述如下:
        3.1第四系上更新统(Q3)
        出露于整个矿区范围中,根据开采断面揭露情况,该地层矿体主要由浅灰-浅灰褐色砂、土、砾石等组成,厚度34m(未见底),砾石磨圆度较差,多为次棱角状,粒径最大10cm。弱胶结—胶结,胶结物以沙质为主,构成了区内建筑用砂石料矿;该套地层略具水平层理。
        3.2第四系全新统(Q4)
        分布于矿区大部分区域,主要为风成黄土,覆盖于矿体之上,通过采坑断面观测,该层厚度多为0.3—10m,覆盖厚度较大。
        4 矿床地质
        4.1矿体特征
        依据最新国家标准《建筑卵石、碎石》的工业指标,通过地表工程控制,圈出砂石料矿体1个。矿体的构成主要为砂、砾石和泥,总体呈水平厚层状产出,矿区内矿体长890m,宽200~530m,根据采坑断面推断,矿体最大厚度70m,平均厚度23m,上部被第四系黄土层覆盖,厚度0.3—10m。矿体赋存标高2568m-2484m。
        4.2矿石质量
        矿体的构成主要为砂、砾石和泥,其中砂占54%,砾石占40%,泥占6.0%,云母含量0.1%,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0.37%。砂主要为中细粒—中粒长石石英砂岩、硬砂岩,砾石主要为花岗岩、辉绿岩和碎屑岩组成,属特粗砂。矿石堆积密度1610kg/m3,表观密度2720kg/m3,含泥量6.0%,紧密密度1720kg/m3。根据普通建筑用砂工业指标,其物理特性指标均可满足混凝土搅拌站的用料要求,含泥量高于工业要求,但经水洗可满足工业要求,属质量较好的天然建筑用骨料原料。
        5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
        5.1砂石料矿资源形势分析
        区内砂石料用途广泛,是较好的普通建筑用砂石料,目前市场用量较大,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材料,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该区域内砂石料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5.2外部建设条件
        (1)随着近些年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步伐加快,矿产资源开发的生产加工业在该区悄然兴起,直接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促进了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
        (2)矿区交通便利,东部有国道经过,农村道路可直达矿区。
        (3)区内水系发育,矿山用水由临近村庄供给,能够满足生活及生产需要。附近有输电线路,完全满足矿山电力供应。
        (4)矿区矿体处于山坡之上,矿山充水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5)矿体顶、底板围岩的稳定性较好,普查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5.3开采方法、选矿指标
        普查区目前选用露天开采,挖掘机装矿,自卸汽车运输。
        根据矿石的可选性试验结果,矿石选矿工艺流程为:开采—筛分-洗矿—筛分。
        5.4矿山生产规模、服务年限
        资源量估算范围内建筑用砂石矿控制的(332)类保有资源量891.19×104 m3。用筛洗选矿法进行技术加工后即可销售。考虑设计损失量为68.02×104 m3,回采率90%,该矿山可采(332)类资源量为740.85×104m3,本矿山开采、加工技术简单,推荐年处理矿石量30×104m3。矿山服务年限达24.7年。
        5.5矿床开发经济效益分析
 
        该矿山年产值7275000元、年利润3663000元,年净利润2244175元,总利润82957785元,投资利润率61.20%,静态回收期2.05 年,矿山服务年限24.7年。由此可见,该矿开发投资利润率、投资收益率前景好,如能通过设备更新、工艺改造等措施,进一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投资前景看好。
        6 结语
        (1)由于矿区成矿时代较新,本次仅作了地表工作,在没有深部工程控制时尚难确定,有必要在开采过程中做进一步勘查工作。同时加强对矿床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建立成矿模式,指导外围及区域找矿工作。
        (2)由于矿区勘查程度较低,应陆续开展比较系统的勘查工作,对矿体进行深部工程控制。
        (3)建议将矿区剥离表土选择合适场地集中堆放,以便矿山闭坑后用作土地复垦填土,降低矿山成本。
        参考文献
        [1]工程砂石料中黄金的回收[J]. 郑渝生.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1983(02).
        [2]砂石料系统中矿山机械综述[J]. 陈文龙,龚友良,刘敏,薛文生. 矿山机械. 2002(04).
        [3]湖北省砂石料供需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J]. 彭兴华,张晋,裴明松.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