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运行技术 陶小松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陶小松
[导读] 摘要:正是由于煤矿井下作业中所应用的机电设备尤其是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对整个煤矿井下安全生产运营起到重要作用,这就需要针对目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以及运输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来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通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加强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确保设备功能的顺利发挥,实现煤矿生产安全性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
        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省神木市  719300
        摘要:正是由于煤矿井下作业中所应用的机电设备尤其是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对整个煤矿井下安全生产运营起到重要作用,这就需要针对目前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以及运输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来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通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加强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确保设备功能的顺利发挥,实现煤矿生产安全性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运行技术。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运行
        1、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概述
        1.1运输系统呈现出动态性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范围较为广泛,矿区地质条件复杂,煤炭企业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矿区更换,以保证煤炭资源开采的持续性。这就要求煤矿机电运输系统适当的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往往需要结合实际,合理选择煤矿机电设备的类型、技术参数,确保机电运输系统的环境适应能力,满足煤炭资源开采、运输、人员、设备调配需求,因此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使用需求,灵活调整设备组成,优化技术方案,确保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稳定运行。
        1.2运行环境较为恶劣
        与其产业部门不同,煤矿开采环境较为恶劣,各类机电运输设备,长期暴露在粉尘、瓦斯环境中,复杂的运行环境,导致煤矿机电运输相关设备极易发生各类故障,影响了运输整体质量,无形之中增加了机电设备故障发生机率,导致整个煤炭资源生产成本的增加。从实际情况来看,煤炭机电运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为适应恶劣性的运行环境,煤炭企业往往组织人员,对机电运输设备设置必要的保护机制,例如针对性地采取低压馈电开关漏电保护、过电保护以及接地保护,确保整个运输系统的用电安全。
        1.3运输系统具有网络型
        现阶段我国煤炭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考虑到煤层分布特点,普遍采用矿井开采的方式,以实现煤炭资源的有序开采。从开采角度来看,矿井开采主要包括掘进、开采、运输以及升级等若干环节,各个环节在运行过程中,均需要机电运输设备的有效参与,以实现煤炭资源、锚杆、锚索等生产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的定向输送。考虑到煤炭资源开采难度较高,机电运输系统在设计、运行、管理过程中,往往进行必要的设备调控,将各个运输设备衔接起来,相互配合,实现机电运输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而使得煤矿机电运输系统呈现出明显的网格型特征,为保证实际的运输质效,要求技术人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机电运输系统的调试工作,并对运输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评估。
        2、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运输现状
        2.1煤矿机电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安全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危害首先作用于人,究其根本,反应出的却是事在人为。煤矿作业中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薄弱,导致其忽视施工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企业管理人员把更多的精力和目光放在眼前的产值和收益上,忽视了对企业生产安全的管理和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安全普及;与设备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往往文化素质水平有限,对相关的安全操作系数、事故隐患和危险警惕不敏感甚至知之甚少,事故的发生往往是操作不当和隐患发现不及时导致的。
        2.2运输设备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煤矿机电生产设备长期处于湿度较高、灰尘较大的环境中作业,这对设备的使用质量本身就有很大的影响;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或个别机组的突然憋停,势必会影响整个生产流程中设备的正常使用。再加上设备处于长期轮转状态,机器配置的供电动力系统不及时维护;设备的保养和更新换代上管理不及时,企业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都压缩在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因此对设备的检修维护力度根本不够,由于设备的更新换代快,施工人员的维护水平已经满足不了维修需求,一旦维修操作不当,造成的后果不堪想象。


        2.3煤矿机电运输系统不成熟
        矿井的供电系统、排水系统、和设备安全是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井开采的地下网络复杂,这无疑加大了供电系统的压力,供电范围大使供电呈超负荷状态,而电线电缆的老化也威胁着煤矿机电的用电安全;排水系统的不合理,设施不齐全对井下运输设备、供电系统存在严重威胁;运输系统部件老化,设备灵敏度差以及运输信息不流通也会造成事故发生。
        2.4缺乏健全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机制
        我国煤矿机电行业的发展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安全事故的产生也逐年递增,除硬件设施原因外,不完善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机制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大型煤矿机电企业对于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有较强的认知,积极制定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大企业规模大,管理的上传下达效果差;生产模式合作形式也较多,导致管理制度与发展真实情况不符。
        3、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运行技术的运用措施
        3.1增强煤矿机电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加强煤矿机电企业的安全意识,首先要增强企业管理层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顺应以人为先的管理原则,在企业中树立安全第一的企业文化。各级管理人员在执行领导层管理任务时应做加法,积极利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个环节上的安全管理,对员工进行的安全教育和并严格考核,使安全规则落于实处,不流于形式。身为企业员工的一员要加强自身的约束和学习能力,加强责任感遵守企业安全规章制度,施工作业要按流程规范操作,对于发现的隐患问题,员工有责任和义务对上级报告,并配合机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牢记安全第一的准则,切勿因为工作上的斤斤计较,不报或瞒报隐患,此种行为害人害己。
        3.2加强运输设备安全性
        提高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性,首先应对作业中的设备进行全面统一的排查检修,对老旧隐患大的机器设备,可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更新换代,引进安全系数高的设备进行生产作业。其次,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的管理力度,在这里可通过组织操作工设备使用操作规范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并制定相应的操作处罚机制,以此来对工作人员操作严格管理。最后加大对机器设备的监管力度,增设专门的检修部门,实现生产和检修的分岗定责。生产岗位只负责设备的使用以及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反馈和报修。
        3.3充分应用机电一体化
        由于矿井下施工环境恶劣,安全隐患难以避免,事故风险可以说无处不在,极其发生瓦斯爆炸或粉尘爆炸,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对相关人员造成的伤害,可充分应用机电一体化,降低井下工作人员数量,提高煤矿机电机械化和智能化,但这同时也意味着煤矿要求较高的自动化系统,应兼具防爆、防尘、防腐蚀等性能。通过实现煤矿机电一体化,不仅可实现煤矿机电运输管理水平提高,还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加强机电运输设备的日常管理
        机电运输设备的使用环境均对设备的寿命、性能等方面具有某种程度的破坏性,长期使用设备必将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设备维护工作人员需高度重视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测工作,对运行环境造成的设备磨损、性能低下等现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避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对此,维护人员需在检修工作中做好记录工作,将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所出现的问题等情况清晰记录,以便于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维护后期也可以参考记录进行后续的维护处理。
        总之,煤矿机电企业安全意识的薄弱,过度追求经济效益通常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安全第一”的生产准绳下,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并通过从制度完善、硬件配置、人员管理、技术投入上给危险拷上牢固的枷锁,确保安全生产,助推煤矿机电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飞.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运行的技术保障措施[J].内燃机与配件,2017(16):78-79.
        [2]李智.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运行的技术保障措施[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05):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