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初探 张积先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张积先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市政建筑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规模日益扩大,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受到普遍关注。
        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3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市政建筑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规模日益扩大,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受到普遍关注。地基施工是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环节,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加强地基工程的施工技术控制,保障地基施工质量,为整个市政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基础。
        关键词: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伴随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中不断出现大规模的工程,这些工程对地基有着较高要求,地基质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及使用寿命,因此得到社会普遍关注。建筑施工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施工技术,并做好技术质量控制工作。
        1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特点
        1.1施工条件差且工期紧张
        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位置的特殊性,意味着其施工条件比较差。市政建筑工程地基的施工会面对不同的地质条件,同时要长期进行露天施工。同时,为了尽快发挥工程的公共服务功能,同时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城市运转的影响,市政建筑工程建设工期一般都比较紧张。尤其是处于居民区、学校、医院、写字楼等附近的建筑工程,对施工单位的噪音、扬尘控制水平要求较高,很多工程甚至只能夜间施工,更导致了地基施工工期的紧张。
        1.2影响因素众多
        对市政建筑工程而言,其施工地点多处于城市地区,而地基施工涉及到土方开挖、地下施工等。一方面,多数城市地区地下遍布各类公共工程设施,如电缆、给排水系统、燃气管道等,这些地下设施的存在,会给地基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多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位于居民区、闹市区等,市民出行、城市交通都会与工程地基施工互相影响。也就是说,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需要和相关单位接洽,规避地下设施影响,还要做好现场管理。
        1.3事故处理难度大
        地基不同于建筑本身,其位于地下,常常较为隐蔽,受土体、岩体等地质环境因素影响很大,一旦出现事故,在对事故进行分析和制定解决方案时,难度较大。同时,地基一旦出现问题,位于地基之上的建筑的质量也不免会受到影响,如果建筑物位于人流密集的区域,对周围的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种种因素决定了地基质量事故处理的复杂性,对其事故处理的难度较大。
        2市政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2.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
        根据不同的打桩方法,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施工方法有锤击沉桩法、振动法和静力压桩法等,其中静力压桩法和锤击沉桩法应用最为广泛。锤击沉桩法主要是通过桩锤在下落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冲击力来克服对桩的阻力,在整个过程当中,需要对桩下沉的具体深度进行仔细的测量和计算。施工程序:确定桩位和沉桩顺序→桩机就位→吊桩喂桩→校正→锤击沉桩→接桩→再锤击沉桩→送桩→收锤→切割桩头。对工程桩进行测量定位时,需要严格的根据设计图纸展开施工,在打桩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确保轴线控制点不会受到影响,从而确保整个地基施工的控制点在标准的范围之内。明确地基基础工程当中的沉桩顺序,如果处于密集桩群之中,一定要从两边对称施打或者是从中间开始分头向四周施工。对基础标高不一的桩,宜先深后浅;对不同规格的桩,宜先长后短、先大后小,可使土层挤密均匀,以防止位移或偏斜。
        2.2钻孔灌注桩技术
        钻孔灌注桩技术是地基施工中比较常用的技术,从现场平整放线、浇垫层,到桩身混凝土浇筑,整个工艺流程具备很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在人工开挖孔桩前,需要在施工现场合适的位置对成孔工艺进行试验,主要看孔内是否出现坍塌、变形的现象。正式开挖时,要按照设计的顺序进行作业,针对相邻位置孔桩的开挖,需要确保附近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60%以上,再进行,避免影响混凝土凝结。在人工开挖过程中,应当按照从中间到四周的顺序施工,并且要做好护壁厚度和长度的控制。一般情况下,在首节护壁安装之后,要专门配置护壁钢筋,再对混凝土进行校准。需要保证护壁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5MPa,才能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人工开挖完成之后,制作钢筋笼,钢筋笼的制作安装需要注意将主筋接头错开约50%左右,然后按照1.5m的间距进行焊接,再以2m的间距增加颈箍装置。在市政建筑工程地基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图纸严格把控施工工艺,尤其注意控制施工误差。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对钢筋骨架、保护层厚度及中心平面位置等部分的误差都有严格标准,需要在施工中进行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进行及时处理。载能力。目前比较先进的换土层地基施工技术主要采用的是粉煤灰吹填方法,主要是采用透水性很好的粉煤灰作为重要的换填材料,将其和淤泥按照科学配比混合之后进行吹填,用以改善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加速吹填土凝固,还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2.3振捣加固施工技术要点
        地基施工振捣技术主要是通过振动、挤压来缩小地基土层空隙,提高土层强度,满足地基处理目的和效果。目前地基施工中使用较多的振捣加固措施为强夯法,这种方法尤其适合软弱地基加固,利用夯锤从一定的高度下落,借助下落的冲击力达到夯实土壤的效果。强夯法处理过的地基强度和抗振动性都非常突出。此外,振捣加固还有表层压实、重锤夯实、振冲挤密、土桩等方法,在选择加固方法时需要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
        3市政建筑地基基础技术优化策略
        3.1注重工程地质勘探的准确度
        在市政建筑地基施工前,必须做好地基的勘察工作。在勘察作业中,对地基施工场地的特点、水文条件及地质类型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为制定地基施工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化。在当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中,制定施工作业方案与实行相应的解决或管理措施,均要参考地质勘探的结果。尤其是在较为复杂或软弱的地基施工中,对地质勘察的要求更高,必须详细认真勘察地基基础施工场地的水文环境与地质情况,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在市政建筑的地基施工中,需要根据勘察数据确定钻孔的深度与位置。若勘察数据准确度较低或未达到工程实际的建设标准,其钻孔的深度与位置的合理性不能得到保障,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也给市政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3.2优化地基施工技术方案
        通过建立基础改进地基加固注浆技术,可以有效达到灌浆加固的最终目的,对施工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确保建筑物地基的稳定。在施工方案当中引进静压力桩加固技术,通过利用建筑物重力的反作用,将静力压桩预制桩分节压入土中,最终实现对建筑物地基的加固。引进软土地基真空预压加固法,通过特制的真空设备抽至真空,使密封膜下砂垫层内和土体中垂直排水通道内形成负压力。制定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的市政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方案,经过一系列的审核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通过调整建筑方案来减少对施工周围居民的影响。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物和建筑废物,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降低这些工程建筑废物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为了节能和安全正常运转,还需要安装自动控制、记录系统。
        结语
        综上所述,地基作为市政建筑的基础与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其施工技术质量具有现实意义。必须高度重视地基施工,加强对其各施工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基于其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与相关的解决措施,确保地基基础施工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周腾飞.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1):234.
        [2]李然.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建设中的运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121.
        [3]康井枞.建筑工程中地基加固技术应用研究[J].河南建材,2018(4):310-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