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治理视角下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孙静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孙静
[导读] 摘要:近年来,国家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心力和资金。恢复和治理水环境、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功能是提升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选择,也是提升人们生活舒适度的关键。
        新疆阿勒泰市自然资源局  新疆阿勒泰  836500
        摘要:近年来,国家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心力和资金。恢复和治理水环境、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功能是提升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选择,也是提升人们生活舒适度的关键。水利工程建设中因为大量人员参与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等,会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生态环境治理视角下水利工程的环保管理,能够有效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治理;水利工程管理;水污染;环保巡查
        引言
        前些年,雾霾天气将人们“封”在家里,沙尘暴天气更是将路上的可见度降低到几米之内,全球变暖严重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提升和富足的同时,生活和居住环境却一再恶化,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被垃圾“包围”的荒诞局面。环境污染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严峻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水利工程项目作为耗时长、工程量大且对周边环境有着根本性改变的大工程,理应承担起生态保护的责任,在生态环境治理视角下利用有效的管理手段来推进环保工作。
        一、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水污染问题严重
        水利工程建设中水污染问题比较严重,一方面是来自施工人员居住区的生活污水,一方面是来自机械设备冲洗产生的污水以及施工过程中的㓊室废水。水利工程建设周期相对较长,施工人员也在施工现场附近建立了相应的居住区,由于施工人员环保意识不足以及生活习惯较为随意,导致大量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污染周边水环境以及地下水环境。与此同时,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使用到大量混凝土等材料,机械设备上沾染的混凝土同样需要利用大量水资源进行冲洗,这一过程中就会导致含有混凝土物质的污水排放到周边水环境中,导致水环境污染。不仅如此,水利工程开挖过程中还会因为地下水位高于作业面,出现㓊室废水问题,加剧水污染问题。
        (二)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对周边土地资源的占用
        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对周边土地资源的占用也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附近长期居住,会产生大量的塑料垃圾和厨余垃圾等,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不仅如此,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因为没有合适的存放位置,也会堆放在施工场地周边,甚至形成“垃圾山”,占用了土地资源。久而久之,固体废弃物的大量出现还会导致周边植物多样性受到影响,间接影响到动物栖息环境,不符合生态环境治理的客观要求。
        (三)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以及动物生活
        噪声污染也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容忽视的污染问题,因为很多水利工程建设都是依托地势落差形成的水的势能条件,所以施工地周边地形地势都相对比较复杂,大多都需要进行土石方的爆破操作。爆破工作以及大型机械施工会产生大量噪音,这不仅给周边民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影响,更是会影响施工地周边动物的生存和迁徙等,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二、生态环境治理视角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一)忽视环保治理问题
        相对于经济效益而言,生态环保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所受到的关注度相对较低。水利工程建设是为了造福群众,给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服务。受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的影响,人们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更为注重对工程量的管理以及工程造价控制等,都在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及成本支出最小化。这就导致水利工程管理中忽视了环保治理问题,施工工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更是无心收拾以及处理居住区的生活垃圾,最终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愈发严重。


        (二)监管不力,环保制度流于形式
        监管不力导致环保制度流于形式,也是导致当前局面的关键性问题。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国家也发布了《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地方政府也颁布了相应的环保制度,但是这些制度和规则对于水利工程管理的约束力不足,环保巡查部门的巡查力度不足,导致很多水利工程项目抱着侥幸心理,应付检查,最终影响了环保制度的落实,让其成为“纸上谈兵”。环保制度流于形式,使得水利工程管理中越发不顾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导致水利工程中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陷入恶性且无效率的循环中。
        三、生态环境治理视角下水利工程管理发展方向
        (一)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全面推进环保教育培训,增强环保意识
        增强环保意识,是生态环境治理视角下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意识对物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精神层面提升环保意识,能够逐渐引导人们的环保行为。因此,需要全面推进环保教育培训,从上而下贯彻落实环保教育和环保意识的培养。首先,可以组织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观看相应的视频资料,让其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给予其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其次,结合国内外水利工程建设环保管理案例,组织管理人员集中探讨具体项目的环保策略,探讨兼顾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管理方案。最后,管理人员需要负责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培训,采用分组进行和循环进行的模式,推进环保教育培训的常态化,不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生态环境治理理念和环保意识。
        (二)利用无人机航拍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环保巡查监管
        落实环保制度,切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做好环保巡查监管,水利工程管理中需要提升自觉意识,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做好监管工作。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远程监管提供了可能性,政府环保部门可以利用无人机航拍以及大数据技术等对整个水利工程管理进行远程监督。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也可以依托无人机航拍影像进行自查自纠,全面覆盖环保操作的落实和管理。通过在电脑终端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环节的监督和管理,能够及时发现不符合生态环境治理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同时也需要让施工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了解到无人机航拍监督的存在,自觉遵守环保施工要求。这样一来,能够有效杜绝违规操作以及随意排放废水污水的问题,有效保护水利工程建设周边环境。
        (三)邀请专家制定环保方案,落实水利工程管理中的环保处理技术
        生态环境治理视角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方向将会趋向于环保化和专业化。很多水利工程建设都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山区,人类活动会对原本居住在这里的动物造成严重影响。基于生态环境治理视角,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行动对动物的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需要邀请专家来协助制定环保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和环保施工材料。基于当地生态环境以及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合理处理噪声污染、水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问题,减少污染排放,能够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治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根据专业的环保方案,引入废水处理系统和隔噪音设备,增加资金投入,选择环保节能材料。这样一来,能够利用有效的环保处理技术来降低生态环境污染和影响,对于恢复和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治理是当前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问题,没有“青山绿水”也就没有了“金山银山”。水利工程管理中缺乏环保意识和难以落实环保制度的问题是导致其污染严重的关键,在生态环境治理视角下需要加强环保教育培训,利用好无人机航拍等现代信息技术,监督落实环保法律法规,切实推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参考文献
        [1]樊昆澎,李铭华,曹国俊,孙明辉.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居舍,2020(03):46.
        [2]高福红.基于生态水利工程下河道规划设计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8,38(20):70.
        [3]黄宸. 城市水生态网络化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