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探讨 顾岚岚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顾岚岚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中的新技术以及专业人才不断被引入,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为就业提供了渠道和方式。
        江苏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中的新技术以及专业人才不断被引入,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为就业提供了渠道和方式。本文对BIM系统的优点和劣势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BIM系统使用的不足,对排水设计工作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排水设计;BIM技术
        引言
        我国的经济还在加速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建筑设计中的建筑给排水也在不断进步。给排水项目在建筑整体结构的设计中至关重要,设计方案要综合诸多因素进行考察,并且筛选方案的过程十分繁琐。质量合格与否,关系到整个结构的功能使用。因此,给排水项目的设计受到了相关人士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制度和标准进行。
        1、BIM技术的概述
        BIM是建筑信息化模型的简称,是利用基于建筑工程的相关数据信息建立的虚拟模型,操作模拟建筑,最终达到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四个部分共享建筑模型。对于工程可视化,建设精细化有一定的助益,并且可以建立相关的工程信息数据库。从信息库中,可以直观体现出工程元素,物理化学性质之间存在的联系。BIM技术在给排水设计的应用,就是把BIM信息库中保存的工程信息,通过涉及项目内容存在的联系,对数据进行共享。BIM信息库对于给排水系统设计起着巨大作用,可以在系统中查询施工相关数据信息,简化信息收集流程,缩短时间,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在BIM信息库中,通过项目的管理人员可以进行数据的反馈工作,所有项目的相关人员也会产生密切联系,提高建筑设计整体的协调与合作。同时,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建筑行业的更好的发展没并且不断突破获得创新。
        2、BIM技术在建筑排水项目中的应用问题
        2.1 参数很多,调整难度大
        BIM系统在给排水项目中的职责就是保存数据信息,数据来源十分广泛,查询信息十分便利,同时还在工作人员进行设计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介于BIM技术所设计的范围和方面十分广泛,包含预算,安全管理,物业等方面信息,相关数据资源量十分巨大,这些信息进行类别划分,层级过多会导致必须要对大量数据进行细分,工作量巨大。最终整理好的数据调用起来也比较耗时间。
        2.2 协同设计过程繁琐
        建筑信息模型在给排水项目设计中,模型的协同设计主要关注两个重要因素:第一,链接模式,第二是作业集模式。这两类模式都各自具有优点,但也存在劣势。对管道进行整体性的修改,选择链接模式进行工作就会相对困难。在施工中对权限的获得和释放也比较困,过程复杂。另一方面,BIM系统也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筑自身特点进行问题的解决。
        3、BIM技术在给排水项目设计中的运用
        3.1 管道整体设计中的应用
        应用BIM技术可以在管道整体设计中观察监测调整后的给排水管路模型,特别的是依靠信息导入和人力方面的监控进行3D创模,在电脑界面上可以将排水管道真实的反映出来。设计师还可通过匹配模拟系统,结合碰撞问题模型,对碰撞水平进行风险评估,最后在反馈的数据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参数调整和修改,达到给排水项目管道最大程度的发挥效果。【1】
        3.2 模拟卫浴设备设置
        与CAD有所不同,通过BIM系统进行三维设计时,以“族”作为元素代替了CAD的“块”,设计规划和图纸描绘方面因此省略系统图以及线条。卫浴设施的布置要考虑附着要素的具备,指的是楼板以及墙体。在设计功能的特点基础上创建卫浴设施族,借鉴其他项目内容和其他生产商的族,对卫浴设施在三维空间进行安置。一般较为常见的卫浴设施包含洗手池,地漏,坐便器等等。对这些设施进行分析,不断对设施安置设计的方案进行改善,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感,以及更佳的便利。


        3.3 衔接卫生设备和管道结构
        对卫生设施和管道结构的衔接工作,要做到物理上的合理,并且还要做到逻辑上的合理。在实际施工中,要实现变径管件在设施和管道的物理方面的衔接,同时需要兼顾已经导入异径管件族的衔接。而在逻辑上,将设施和管道分别划分为不同的系统,指责也不相同。卫生设施和管道是同一种系统,给排水管路以及水龙头划为给水系统,而地漏和排水管则划为排水结构。物理衔接在软件里可以形成一个整体,对移动或是修改进行同步,不会影响到对应位置。而衔接在逻辑上则是重视两者的内在联系,能够在复杂多样的模型里选出有逻辑关联的系统,计算或进行统计时会非常便利,同时可以自行编制相关的信息表格,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时间大大缩短。
        3.4 管道结构碰撞模拟
        基于BIM系统的协同性,可视化的特点,对给排水项目进行设计时可以简化繁杂的步骤程序,对管道的状态情况可以直观的表示出来,比如管道结构碰撞,管道交叉,以及净空高度,等等方面都有着直观体现。在出现问题时。可以根据碰撞模拟,产生相关的信息报表,提供设计师研究和分析的数据资料,从而可以对整体有着直观上判断,可以进行全方面的调整,不断完善方案,最终达到项目设计符合给排水项目的要求。【2】
        3.5 项目量统计
        BIM通过管理系统,以及其他有关插件,可以对设施所需材料以及项目数量进行清点和统计,例如管径管路的长度,给水系统所需的阀门数量以及其它参数,地漏的数量,种类以及其它参数。BIM还可以用来进行独立或部分的统计,以及统计信息和范围方面的限定。对于特殊功能的部件,也可通过逻辑上的联系创建相关的统计,最后形成数据较为完整的报表。
        3.6 协同设计
        通过CAD对给排水进行设计时,较为复杂的设计重点无法实现全部加载,相互引用的CAD相关方法最终实现了设计,但面对调整过图上内容,无法做到相应的体现。如果引用较大的模块,则比较细小的信息就无法体现出来。这会导致在数据传递上出现一定阻碍,而且在设计结束后CAD图才能形成相应的电负荷。建筑信息模型可以简化设计流程步骤,数据的共享较为便利,而且可以根据不同方面的数据进行沟通。利用创建的数据模型,采集大量有关给排水系统的信息,同时利用所有项目的内容信息,对水泵的数量大小等等方面进行准确的分析,最终确定数据。BIM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在专业领域开展相关检测,保证标准的流程和操作,尽可能对建筑设计目标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项目施工的整体和协调性。在使用BIM时,所有的设计师都应该共同协作,共同参与,协调设计方案的调整,保证工程施工效率提高。
        3.7 给排水系统的可视化设计
        设计师在传统的给排水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对三方面进行数据收集,包含平面图,剖面图,立体图。因为在建筑中排水系统地位较高,要求十分严格,因此设计结束后还需进行检查,根据建筑项目以及图集的现实情况进行优化调整,设计结束后还对整体结构进行复原。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做出相应调整,完善内部结构,对梁高部位进行修改。施工周期较短是传统的设计和数据模型的一大优势,同时这也是一大缺陷。项目工程的结构在传统设计模式下非常繁杂,数据的流动较为闭塞,因此常常会出现和实际相差过大的情况,影响建筑整体结构以及功能。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且精准读取相关数据,避免了数据传递中的失真以及缺失现象,保证项目数据的真实完整以及共享性。为了实现整体结构的完善,需要对给排水设计内部进行独立优化,促进项目整体的协调和统一。【3】
        结束语
        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科学合理使用BIM技术,迅速搜集项目所需数据,并且将大量数据进行共享,利用模型对相应问题及时做出判断,并且提出相应对策。可以节省设计流程时间,简化相应的工作,对工程整体有很好的把握,并且可以对结构进行整体协调和完善。未来BIM技术将不断完善优化,更好的服务建筑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佳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J]. 江西建材 ,201 8(1 0):76-77.
        [2]石玲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应用 [J]. 建筑技术开发 ,201 8,45(1 4):6-7.
        [3]姚远,张磊.BIM技术港口给排水建构筑物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 8(1 3):1 51 -1 52+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