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卵石地层浅埋暗挖法仰坡开挖施工关键技术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陈悦
[导读] 摘要:北京地铁14号线丰台北路出入口通道穿越砂卵石地层,存在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塌落现象。
        中方元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35
        摘要:北京地铁14号线丰台北路出入口通道穿越砂卵石地层,存在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塌落现象。其中,5号、6号出入口存在30°的仰坡段,仰坡通道因场地限制,施工采取由下向上爬坡暗挖施工工法。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改进小导管设计参数,提出卵石层仰坡暗挖施工要点,施工效果较好,总结成一套施工关键技术。
        关键词:砂卵石地层、浅埋暗挖法、仰坡开挖、核心土保护
        一、依托工程情况
        1、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14号线丰台北路站为三层叠落式车站,位于丰台北路万丰桥北侧,与地铁9号线丰台北路站形成T型换乘。5号、6号出入口分别下穿万丰桥,采用暗挖法施工。暗挖通道为拱顶直墙结构断面。标准段采用暗挖CD法施工,楼扶梯爬坡段结构采用暗挖CRD法施工。
        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1)地质条件:根据勘测资料,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第四纪沉积层、第三纪沉积岩层四大类。暗挖通道主要为第四纪沉积层。(2)水文地质条件:暗挖出入口通道最深处底标高24.28m,地下水在通道底板下3.6m,对暗挖施工无影响。(3)周边环境:丰台北路东-西走向为城市快速路;与之相交的万丰路南-北走向,路口南侧交通流量大,路口北侧交通流量一般。
        (4)工程风险1)暗挖通道顶部以卵砾石地层为主,围岩稳定性差,易发生塌落现象。2)结构顶板以上为人工填土与新近沉积层,暗挖通道穿越桥桩区距离较近、风险程度高。 3)暗挖通道斜坡段在砂卵石地层,超前小导管或注浆孔时的成孔难度大,地层成拱性差,超挖量较大,工作面稳定性难以保证。
        二、暗挖通道施工
        1、地面注浆加固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图纸,地面注浆加固主要采用地表垂直后退式注浆,洞内超前深孔注浆采用TGRM前进式注浆工艺,注浆材料为TGRM加固水泥单液浆。地面注浆采用垂直向下后退式注浆,在钻杆顶部连接注浆管,钻杆边向上提升边注浆,直至达到设计注浆厚度。
        2、洞内超前深孔注浆加固施工方法
        本工程实际情况采用TGRM前进式分段深孔注浆工艺,具体过程是:首先采用地质钻机成孔后,安装孔口管,在孔口管内分段向前钻注施工。每一循环进尺控制在2-3m,成孔后退出钻杆,安装法兰盘及注浆管进行注浆,待浆液凝固后拆除法兰盘,再进行钻孔如此循环,直到钻进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3、暗挖通道施工方法
        暗挖通道采用CD法和CRD法施工,严格执行浅埋暗挖法“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十八字施工原则外,还应遵循砂卵石地层中十八字施工原则,即“早封面”、“管细短”、“少扰动”、“快凝固”、“固拱脚”、“中拉槽”。
        三、仰坡开挖施工关键技术
        1、CRD工法
        超前深孔注浆加固地层,施作超前小导管。开挖完成后,施作斜坡段衬砌混凝土,完成衬砌作业。施工程序如下:
        第一:1、测量放线。2、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地层。3、开挖左上洞室,保留核心土.4、架立钢格栅,锁脚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及时进行初衬背后注浆。5、核心土与开挖面距离保持2~3m。
        第二:1、左上洞室超前10-15m时,台阶法开挖左下洞室,留核心土。2、施作初期支护。3、核心土与开挖面距离保持2~3m。
        第三:1、左下洞室超前5-8m时,超前小导管注浆预加固。2、开挖右上洞室,保留核心土。3、架立钢格栅,锁脚锚杆加固,挂网喷射混凝土。4、及时进行初衬背后注浆。5、核心土与开挖面距离保持2~3m。
        第四:1、右上洞室超前10-15m时,台阶法开挖右下洞室,留核心土。2、施作初期支护。3、核心土与开挖面距离保持2~3m。
        第五:根据监测情况,4-6m一段截断临时中隔壁,施作仰拱防水层,浇筑仰拱二衬,预留钢筋、防水板接头。


        第六:根据施工监测,4-6m一段截断剩余中隔壁和临时仰拱,施作拱部、边墙防水层,浇筑二衬结构,封闭成环,及时进行二次衬砌背后注浆。
        2、超前深孔注浆技术
        通过数值模拟,为保证掌子面稳定,对上半掌子面侧墙和拱顶外侧采用前进式深孔注浆,注浆超前长度14m。当开挖面至注浆体端部2m时封闭掌子面,再次进行超前深孔注浆,如此递进,直至整个通道贯通。
        3、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
        换乘通道仰挖段主要处在砂卵石地层,在仰挖隧道时,为保证掌子面的稳定,拱顶超前预加固采用双排注浆小导管支护,小导管采用Φ25mm热轧钢管L=2.0m,钢管前端呈尖锥状,中间梅花形布置Ф8mm溢浆孔,间距100~200mm,末端焊Ф6环形箍筋。小导管沿拱部环向布置,钢管与衬砌中心线平行以10°~15°外插角环向间距300mm打入顶部土体(每间隔一排小导管角度以30°~45°打入),搭接长度为1.0m。每打完一排钢管后,立即注浆。
        4、核心土保护
        经过方案比对,采用洞内台阶法开挖,预留核心土,核心土的尺寸为2m×2m×2m,并在下台阶正面增设临时钢板作为挡板抑制其下滑。在CRD洞室内采用留设核心土并在下台阶正面增加临时钢板。挡板的两端固定在已经完成的初衬上,形成稳定的支撑体系。
        5、初期支护
        (1)格栅钢架安装:格栅钢架挂网安装在开挖后及时进行,用角钢螺栓连接,格栅间Φ22纵向连接筋相连,内外环向间距为1m,形成纵向连接体系,格栅钢架、钢筋网片与锁脚锚管连成一个整体。
        (2)钢筋网安装:钢筋网采用φ8的钢筋在场外加工成片状,网格间距150mm,搭接长度150mm。
        (3)喷射混凝土施工:喷射混凝土采用干喷工艺。严格控制配比,分段、分层由下而上依次进行,每次喷射厚度为50~100mm,保证初衬厚度。
        (4)锁脚锚管施工:在拱脚打入锁脚锚管,有效减少初衬拱顶下沉,减小地表沉降量。锁脚锚管采用φ32钢管,长度3m。用锚管钻机成孔后将锚管插入锚孔,注浆泵通过锚管注浆;
        6、初衬背后注浆:为减小地表沉降,及时对初衬背后采用Ф32钢管进行注浆。注浆管在拱顶和两侧墙各设一根,采用水泥浆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注浆压力0.2 MPa,稳压10min后停止;二次补浆稳压压力达到0.3 MPa,保证填充效果。
        7、衬砌施工:由于通道断面大,二衬施工前要拆除中隔壁和中隔板,会造成应力重新分布。先拆除下部中隔壁,施作防水层,并构筑二次衬砌,拆除进尺不大于5m。然后拆除上部中隔壁和中隔板,施作防水层,构筑二次衬砌。当二次衬砌强度达到80%后,拆除模板。
        8、施工效果分析
        (1)双排注浆小导管技术比单排注浆小导管加固效果更明显,可以加强预支护的效果,
        (2)大角度仰坡开挖,对核心土的保护至关重要。本工程采用在下台阶处增设挡板的措施,保护台阶和核心土,施工安全系数高,土层沉降数值小。
        (3)在拱脚部位打入两根锚管并注浆,有效减少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从而减小地表沉降量。
        (4)通过监测数据,仰挖通道施工时,地表沉降最大值为9.27mm,未超过控制值25mm,沉降增长速率未超过控制值2.0mm/d;通道拱顶下沉最大值为8.21mm,未超过控制值10mm。净空收敛最大值为10.4mm,均未超过控制值15mm。
        四、结论
        本文针对暗挖隧道大角度仰坡开挖施工技术研究,实现了综合创新,总结出一套适于砂卵石地层仰坡暗挖施工关键技术。这项技术满足安全、快速、经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明.砂卵石地层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关键技术 [J].市政技术,2011,29(2):82-83,86.
        [2] 刘魁刚,王文正,裴书锋.砂卵石地层浅埋暗挖法快速施工技术[J].现代隧道技术, 2011,48(5):115-120.
        作者简介:陈悦(1973.1-),男,汉族,北京,大学专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隧道施工、市政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