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中提高植物成活率方法简析 刘林清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刘林清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园林化的生活环境成了城市居民的第一选择。
        诚邦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8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园林化的生活环境成了城市居民的第一选择。城市绿化管理是现代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使城市居民在美观舒适的环境下生活,又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还能满足城市居民对美的追求。本文探讨了园林绿化工作中植物种植与养护管理的要点与措施,进而提升植物自身的成活率。
        关键词:园林施工;植物;成活率;方法
        1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管理原则
        1.1创新设计理念,严格技术标准
        园林工作者要充分了解不同植物的功能、性质,以乡土树种为主,通过对乔木、灌木、草本、地被等的合理优化与配置,形成贴近白然的园林艺术景观是打造地方特色园林的要点。在种养过程中应严格制定并执行操作规范与技术标准,为园林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充分发挥出绿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质量。
        1.2肥力配置,合理灌溉
        园林绿化植物生长过程中,对水肥的要求很高,掌握好不同植物的生长规律与需求,合理进行水分和肥力的补充。对一些开花品种,适时适量施肥能够控制花期,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合理灌溉则要考虑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特性、土壤水分变化等情况,结合当地近期气候变化等因素区别对待,保证灌溉效果节约用水。
        1.3种植与养护机械化
        在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各施工环节实现机械化,比如起苗机、白动喷灌机、割草机、绿篱修剪机等,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实现施工效率的提升,还能最大限度减少园林绿化植物养护成本。
        1.4园林绿化栽植原则
        园林绿化栽植原则分为2条:一是了解植物生长特性。避免因为环境因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尤其是反季节植物的种植,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二是种植植物一定要适时适地。园林绿化种植时按照不同环境选择不同植物,因地制宜。按照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植物才能呈现出美观的园林绿化效果,要科学合理种植,尽可能减少损失。
        2提升植物成活率措施
        2.1做好植物的检疫工作
        在建设园林景观时,难免会使用一些外来的植物种类,因此需要做好外来植物的检疫工作,避免其携带一些病虫害进入园林景观中,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当然在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过程中,本土植物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工作,尽可能排除一些携带较大危害性病虫害的植物,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当植物进行移植时,很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增加病虫害交叉扩散的风险,因此需要注意从植物移栽、运输到城市景观建设整个过程的检疫工作,降低病虫害跟随植物移植扩散的风险。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完善检疫措施,在植物进入园林景观建设之前完成检疫,排除病虫害,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2.2采取综合的防治手段
        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不能一味地注重防治的结果,还应当综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病虫害的具体特点、生态平衡等各方面的因素,明确防治过程的合理性,避免防治措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我国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一般采用的是化学药物,防治措施比较单一。化学防治虽然取得的效果十分良好,但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且这一措施没有秉承生态、绿色、环保理念,因此制定防治措施时应当尽可能地减少化学防治手段的使用。

园林工作人员应当重视生态平衡,防治手段也应当坚持因地制宜,尽可能地采用生物防治手段,即在园林景观中加入病虫害的天敌。在植物配置时需要充分考虑植物种类的适宜性,培育高质量的品种,合理混交,清除病源,定期修剪树枝,逐步提高植物自身的免疫能力,降低病虫害的防治难度,尽可能将化学药物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2.3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这一因素,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尽可能地选择本土植物。对外来植物的使用,也应当做好防御工作,充分考虑植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包括土壤、阳光、水分、气候等,设计人员应当考虑到这些因素,合理地选择一些本土植物加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尽可能地减少园林景观中的植物种类,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在满足城市景观美观化的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对当地一些危害性较大的病虫害种类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其喜欢的植物种类,尽可能地减少该类植物的种植,以减少病虫害的生存条件和食物来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应当充分考虑一些生态防治手段的实施,种植一些害虫天敌赖以生存的植物,吸引害虫天敌进入园林景观中。此外,设计人员还应当重视园林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通过植物配置构建一个层次分明、互相共存的园林景观,加剧物种之间的限制,有效地抵御病虫害的侵入。
        2.4对园林绿化施工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进行具体的种植施工前,一定要对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察,在了解设计所要达到的整体效果后,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既要保障所种植的植物都能够健康稳定的生长,同时还会更好的提高整个的园林绿色效果。此外,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够更好的降低后期养护工作的烦琐性,保证植物能够快速的适应实际情况,对于整体的绿色效果能够做到进一步的提升,保证既能够体现出良好的应用价值,同时还会产生一定的视觉艺术价值。
        2.5提升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水平,做好日常的养护管理
        需要重视园林景观植物的栽培技术,提高水平,有效地预防一些病虫害的侵入。首先,在植物种类种植方面,应当避免同种类植物的大面积种植。此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传播范围。其次,需要注重日常的养护工作,浇水、施肥、加入适当比例的无机肥料,并确保植物全面吸收肥料中的无机元素。此外,要定期清理枯草、枯枝,做好消毒和防护工作。在日常的养护管理工作中,需要科学地施肥、浇水,记录好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定期清理杂草、修剪树枝,确保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在种植区域,可加入一些简易的防治手段捕杀害虫,避免其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2.6园林绿化工程对植物做好树形管理
        园林植物不会按照特定的环境进行生长,大部分的情况都是任意自由的进行生长。但是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树形往往对整体的美观性都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就需要后期养护,工作人员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设计需求进行适当的修剪处理,结合相关的艺术元素让整体的树型效果能够做出进一步的提升,保证修建完成之后的植物具有良好的层次感和分明性。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特定的环境需求修剪出不同的形状以及个性化的文字,以此能够达到更具观赏性的目的。但是在具体的修剪过程中,一定要切记不能够对树木的主树干进行修正处理,如若树干遭受破坏,那么将会导致植物不能够健康的生长。
        结语
        城市园林化是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个系统工程,在进行园林绿化时,要有全盘的管护规划,做好种植与养护技术管理工作,提升植物成活率吧,才能有效提升园林绿化效果,从而为人们营造出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史向东.探讨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子科技,2019,37(12):120,122.
        [2]黄春玲.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其应用方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01):114-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