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韩旭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5期   作者:韩旭
[导读]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产品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有力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前进和发展。

        武警工程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产品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有力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前进和发展。而农产品的物流模式和水平也影响着农产品的发展,农民会因为低效的物流运转模式使好的农产品不能及时推销到市场,造成农产品无法实现物尽所值,严重影响了农产品增值和农民的收入提高。要想实现良好的农业产业规模化和正规化,就要采用先进科学合理的农产品物流运输模式。
        关键词:物联网;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
        为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效率,在综合研究国内外农产品物流配送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现状,针对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的农产品物流配送发展现状,探讨了物流技术、电子商务水平、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对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产业发展的制约,以及政策法规的滞后和配送渠道的不健全给农产品物流配送产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后结合我国社会的发展情况,为提高物流配送质量,创新性地提出国家应通过政策扶持,采用“短期培训-技校培养-高校培育”模式,培养农产品专业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鼓励现有组织通过合并重组,建设“双一流”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
        一、传统农产品物流配送面临的挑战
        农产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农产品,对其需求较大,加之农产品存在采摘期短,容易磕碰等特点,在配送方面也对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农产品在运输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果无法保证较好的运输条件和环境,那么就会对其储存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农产品在经过长时间的运输以后,可能会发生变质、损坏、不新鲜等现象,无法达到购买人员的要求,从而出现损耗。不仅对运输过程中的环境以及各项条件等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在配送到目的地以后,还需要进行冷链处理,确保客户能够拿到最为新鲜的农产品。因此可知,农产品对于环境以及温度等各项条件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其配送具有较大的特殊性,而传统的物流配送模式受其条件的制约,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就为新时代下物流配送模式的转变提出了挑战。
        二、物联网下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首先,在农产品生产方面,城乡一体化的物流模式,主要以组织为主体,加上生产基地或者农民散户而形成的系统化组织的供应链两端的运作模式。主要有“加工产地组织与基地或农户”和“连锁销售组织与基地或农户”两种物流运作模式。“加工产地组织与基地或农户”的物流运作模式是指农产品的加工产地组织不经过批发商或中间商这个环节交易售卖,直接将基地的农产品面向需求组织或市场的消费者的运作模式。这种农村物流运作模式提高了从产地到市场的速度,减少了很多的周转流通环节,缩短了物流的运输路程,有效地提高了物流运转的效率与速度。而“连锁销售组织与基地或农户”的物流运作模式则是指作为农产品提供和指挥者的连锁销售组织向农产品的生产基地或产地的直接批发市场进行集中的采购农产品,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将农产品直接运送到城市的小型超市、购物商店或商场的物流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地集中购买农产品,不需要中间的环节,直接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全面流通,能够将农产品各方面的生产产品满足相应的市场需求,加强农产品的品质、加工、产量等系列指标。
        其次,在农产品物流配送方面,农产品物流配送的信息化是要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跟踪、查询、存储进行动态监控,现代化农产品物流配送技术是衡量组织管理水平的关键。


只有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才能把新时期的网络智能技术运用到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将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提供给消费者,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在服务平台综合了各项信息服务业务,加强了对农资信息资源整合,既提供了物联网应用服务和政府服务,还提供了生产应急指挥、病虫害预防以及相应的农业产业相关咨询和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通过智慧农业综合信息平台打造,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以服务平台作为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更好地服务农产品生产、运输和营销。智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既是智慧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同时也能够有力支持农产品现代物流供应链转型升级。
        再次,在农产品运输方面,物联网下的农产品冷链配送通过公路,水路还有铁路来实现,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提前可以预知所要到达路段的路况,精确计算到达目的地所需时间,再将设计好的配送路线及预计到达的时间发送给运输的下一个环节,实现两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农产品物流运输中的温度、湿度的控制是配送运输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运输效率需要合理有效地将网络技术,GPS定位系统、射频识别阅读器,传感器和无线通信设备应用到农产品的配送和运输过程中。当订单转移到电脑时,系统根据同样一个时间的所有订单的要求,例如,运输过程所需的时间,到达的目的地等,将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系统的整合,选择最优配送路径,提高冷链物流的运输效率。现在将GPS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网络GPS技术,可以实现对目标的实时监控,并对目标数据进行合理有效地分析。在送货车上安装GPS定位系统和GIS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的信息,实现对车辆的跟踪定位。利用计算机可以快速制定出运输车辆的最佳路线的,及时的对车辆进行调整,同时可以监督送货驾驶员,防止他们长时间的驾驶,这样就可以监管农产品在途中的安全,及时的交货。如果配送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相关人员应改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确保运输过程中信息能够安全快速的传递,提升整个物流的运行效率,确保农产品安全。
        最后,在农产品智能仓储方面,物联网下的仓储技术采取智能化的设备来代替人工的搬运。智能化自动运输、储存、分类和提取的功能能够大幅度的减少仓库用工量,电脑化信息管理可以减少纸质单据,提升数据准确性,高效利用仓库空间、加快货物存取节奏,提升仓库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实现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智能筛选、配对和智能传输实现分区管理,便于货物的准确定位和提取,增加货物吞吐量的同时,也便于小批量多批次货物的管理。在运输过程中采用积放式设计,更好地调整货物间距和运输速度,通过数据链与ERP无缝对接,实现供应链高效管理减少沟通环节,降低沟通成本和其它隐性成本。
        三、结语
        总之,近年来电子商务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只有用现代化物流配送理念来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配送产业,并通过行业和技术创新,才能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构建新的农产品物流配送发展模式,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组织。
        参考文献
        [1]张梅.欧盟、美国和日本农产品物流追溯体系分析与比较[J].世界农业,2014(4):136-141.
        [2]曾玉英.日本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分析及借鉴[J].农业经济,2015(4): 127-128.
        [3]冷链物流观察者.美国日本等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模式、经验介绍[EB/OL].[2019-03-26].
        [4]周广俊.“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共建农产品现代物流生态圈[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5(24):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