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建筑混凝土技术应用及质量把控分析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刘晓洁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猛速的发展,而在现代建筑中,混凝土材料是运用最广的材料之一,社会对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建筑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探索优化混凝土质量的配合之比,努力完善浇注的技术,提高养护混凝土的方式方法等,在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加强现场勘察,及时的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加强过程管理。
        身份证号码:44512119900912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猛速的发展,而在现代建筑中,混凝土材料是运用最广的材料之一,社会对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建筑工作者,我们要不断探索优化混凝土质量的配合之比,努力完善浇注的技术,提高养护混凝土的方式方法等,在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加强现场勘察,及时的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加强过程管理。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管理;措施
        一、大型建筑混凝土的主要特点
        大型建筑混凝土一般体形较大且复杂,其中的配筋较密,施工的工序以及组织等比较复杂,同时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较高。由于水泥的单方用量相对较多,导致其中的水化热作用比较明显,因此大型建筑混凝土一般除了需要满足其整体性、强度与刚度以及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之外,它还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以避免裂缝的形成与发育。基于上面这些原因,导致大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尤其是再施工条件以及施工原材料各异的情况下,施工的复杂性进一步提高。
        二、大型建筑混凝土技术应用
        2.1混凝土浇筑前期准备工作
        2.1.1设计规划混凝土原材料
        对于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混凝土来说,其基本构成材料包括砂石、水泥和钢筋等,因此对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原材料级别、规格和合格证明等进行全面审查,并且症状检查和管理各类原材料。为了确保混凝土原材料满足相关标准,避免其出现质量问题,应当全面控制材料稳固性和强度,并且通过有效措施解决和处理质量问题。此外,施工管理人员应当确保混凝土原材料各项因素满足相应标准,严重控制材料的供应质量和使用量,确保其与施工设计图纸上的相关要求一致。对于入场材料来说,则必须满足检验标准之后才能够应用在工程建筑当中。
        2.1.2拌制混凝土
        在完成原材料质量检验之后就可以开始拌制混凝土,在此期间应当合理分配砂石与水泥的配比,并且按照工程特点适当添加掺合剂和外加剂等。在拌制过程中应当对搅拌时间和浇筑时间进行严格规定。然而对于混凝土材料来说,不同混凝土应当采取针对的拌制方法,严禁将不同性能和品种的混凝土拌制在一起,避免对混凝土硬化速度和强度造成影响。一般情况下,在拌制混凝土时需要在晴朗天气下进行,然而若必须在雨水天气下拌制,首先需要增加检测次数,及时调节和控制水和骨料配比,确保配置质量。在搅拌期间保证均匀性,严格控制外加剂使用量,避免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在拌制混凝土期间也应当控制粉煤灰使用量和质量,确保匀质性。
        2.2在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模板技术主要分为模板设计与制作、支撑架的设计与搭设、模板拼装固定与拆模三个方面,必须极其重视每个流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够确保对混凝土的浇筑安全性与成型质量进行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有效的避免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同时相关的施工人员需要详细的掌握大型建筑的结构,确保能够对施工荷载等关键参数进行准确的记录,而且通过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结合相关的计算结果,确保有效的设计模板与支撑架,从而对大型建筑支持体系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在对模板进行拼装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做好消防、水电、电梯等其他预埋预留工作,不断对各个结构预埋的全面性进行大幅度的增加,从而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顺利开展。
        2.3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2.3.1分层处理
        在浇筑混凝土期间可以采用分层施工技术,确保其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在此种分层方式下开展浇筑施工时,首先需要控制结构平面的尺寸,并且按照两端向中间浇筑,之后由中间向两端延伸原则。
        2.3.2分段分层处理
        在施工期间如果使用全面分层方案,具有较大的浇筑强度。若混凝土搅拌机和运输机无法达到施工要求,则应当使用分段分层方案。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需要从底层开始,在明确距离之后再进行第二层浇筑,按照此种浇筑顺序向前浇筑各层。对于长度较大或者厚度较小的结构则可以采用分段分层浇筑方案。


        2.3.3余面分层
        对于建筑工程结构长度比厚度高出3倍的情况下则应当确保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到顶,混凝土自然形成斜面,并且坡度比例在1:3,在施工期间需要从下端开始进行振捣,之后再向上移动,全面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来说,由于其具有较大的结构截面,因此容易出现裂缝。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收缩和降温,任何一种降温差包含收缩当量和水化热所导致的温差,之后可以将其分解为非均匀降温差和均匀降温差,其中不均匀降温差会导致内部约束力,容易产生表面裂缝;均匀降温差容易引起外部约束力,产生贯穿性裂缝。因此在施工期间需要对以上两组温差进行严格控制,避免产生较多裂缝。
        2.3.4混凝土振捣要求
        为了便于地下施工,在实际建设期间需要相隔50-100m设置一个综合管沟检查井,可以将井设置在方沟侧。在管沟井中修建折梯,便于上下井。在综合管沟上方对应位置横向设置支管接出口,并且相隔150m修建一座下料口,该下料口需要设置便于开启的混凝土盖,其作用在于为金属管道,电缆和光缆提供进出和更换使用管道。为了便于后期使用便利性,可以将下料口设置在人行步道下方。
        2.3.5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在浇筑混凝土期间,为了避免其出现较多裂缝,要求技术人员对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在此期间可以采用砂表面覆盖或者低温水等方式境地混凝土浇筑温度。其次,在施工期间还应当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并且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在浇筑期间应当逐渐减慢混凝土浇筑速度,这样能够确保内部热量充分散发,推迟水化热情况。
        2.4大型建筑混凝土养护
        大型建筑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和提高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混凝土衬砌结构壁薄,外露面积大的特点,养护工作尤为重要。必须专人负责。最常用的养护方法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湿草帘、湿芦席。一般正常气温下,混凝土浇筑后6~18小时即可养护,根据实用水泥的不同和气温的不同养护的时间也不同,养护要勤洒水,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状态。此外,还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为混凝土提供保温、保湿的环境,从而使混凝土充分得到养护。塑料薄膜必须将混凝土面全部包裹严密,以保证塑料薄膜内的凝结水不被蒸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化学养护剂,在实际工程中已得到的使用,取得很好的效果,还可以节约水资源,降低成本,使用方便。
        三、大型建筑工程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3.1对混凝土施工现场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在大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工作实际的开展期间,施工现场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为了可以从根本上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应该加大施工现场的重视程度。对于施工中的钢筋问题以及混凝土材料问题,相关人员应该加大监管,保证大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关的制度和规定,从而有效的对使用人员自身行为进行约束,提升施工质量。同时,在施工工作开展的时候,相关人员还应该格外注意各种影响因素以及条件的变化。如果在施工中发现不利于施工质量提高的因素,一定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还些因素对施工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从而有效促进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3.2对混凝土比例进行合理配置
        对于大型建筑工程而言,都需要一定比例的混凝土,并且,由于大型建筑物以及建筑结构的不同,其所需要的混凝土比例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为了能够有效避免相关质量问题的发生,在今后大型建筑工程的施工期间,应该以具体的施工情况为依据,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配比设计,保证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的粘结力以及强度。在配比过程中,一方面,应该结合具体的要求,对砂石进行合理的选择,然后严格计算所选砂石是否能吻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保证可以为后期工作提供可靠保证。另一方面,在对混凝土水灰比进行控制的时候,应该以现场对砂石、石料的含水量检验结果为标准,并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要求,再决定是否在混凝土中加入早强剂等,确保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发生几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大型建筑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其操作过程十分复杂,而且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直接影响大型建筑的整体质量。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结合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不断地从各个环节与阶段对施工管理进行强化,不仅能够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进行大幅度的提升,也能够对大型建筑的质量与安全进行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铭.小议大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09(03)
        [2]谈新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