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13019880915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我国已初步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在机械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业的生产效率,而且生产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地优化。科技的发展,无形中扩大了机电一体化所适用的领域,围绕这一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讨论,使它所起的积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机械工程乃至整个社会都是非常有利的。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机械工程;技术应用;措施
前言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加强施工质量监督是新时期工程建设工作的主线。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混凝土施工是建筑主体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其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机电一体化的概述
作为机电一体化是一门电子学科,融合了机械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多门学科,在综合性、功能性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在我国,最早对机电一体化加以应用的领域为电力生产,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水平,使设备故障检测、设备自动化和机械智能化领域的发展速度变得更快,合理应用机电一体化,可以使集成化管理机械的设想成为现实,相关人员只需要通过终端机械,就可以控制并操作不同设备,完成交流、沟通等工作。近几年,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方向,不再局限于电力生产,而是向以机械工程为代表的生活、生产领域进行延伸,将机械工程与机电一体化进行结合,可以使机械工程具有的价值得到应有的实现,相关行业自然也拥有了更加强劲地发展动力。
2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现状
我们所说的机械制造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大脑,运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预测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自主决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而实现生产的高度机械化,从而对整个生产过程形成极为精确的控制。与传统的人工控制生产过程相比,机器具有较大的存储空间,能综合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效信息,达到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精度水平,犯错的概率较低,且基本不需要休息,因此成本也较低。用此项技术生产出的各类产品,合格率较高,各项性能、质量标准比较统一,竞争力较强。如今的机械制造技术,也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比如在一些工资水平高的地区,可以实现无人作业,从而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又如对一些高精尖零件的生产,对熟练工人的培养是很困难的,而采用这项技术,则可让机器稳定操作,减少失误率,达到较高的生产要求。另外,在工业生产中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高风险的生产环节,利用这项技术来更换工人,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实现安全生产。
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实践与运用
3.1数控技术
数控技术是在机械制造中使用得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中的重要环节,此项技术能够借助信息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手段,降低生产的成本,完善产品的质量,改进生产的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业生产的速度和效率。举例来说,在未使用此项技术之前,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风险,可能只能通过经验丰富的工人等进行模糊的处理,而使用了这项技术后,完全可以借助多项数据,对生产过程实现全面地反映和模拟,进而提高产品生产的高质量。再比如,很多大型生产事故其实是一次次小的失误积累的结果,人的感知能力有限,不容易防微杜渐,而数控技术则能快速识别异常数据,及时把控生产中的危险环节,极大地提高生产的安全程度。总而言之,数控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机械化的精准度,实现高水平的机械制造。
3.2控制施工精度
由于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成功地引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工作推向了高精度、低强度的层次。从而使机械的运转效果得到了相对较大的提升。然而电子控制系统在当前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不但可以有效地促进测量的精度,同时还大大地降低了由人工测量所带来的误差。此外电子自动测量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其测量的精准度,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节约了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大大地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实现了高效、高速、快捷的施工目标。
3.3机电一体化的监控作用
当前,在工程机械当中,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否得到有效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影响着设备系统运营时的电子监控。在实际的机械运营过程中,一旦相关的机械出现系统性故障,其设备电子监控将会及时地发出警报,从而提醒相关工作人员。然而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在此基础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当系统出行故障时,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对其系统故障进行自动排除,并且对系统进行及时的修复,从而保障系统正常运转。机电一体化的自动排除、修复的功能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系统故障,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与影响。
3.4机械机器人
所谓机械机器人,是通过模拟人体某种功能,来实现机器生产无人化的一种较为高级的机器。比如,可以通过模仿人的手臂,借助对信息的操控,实现一定程度的机械化生产。机械机器人的设计,需要结合各种高精尖技术,综合多个学科的领域,因而算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高级应用,也是大规模进行机械制造必不可少的技术。相比于普通工人,机器人进行相关操作时准确率更高,发生失误的可能性更小,对于复杂、困难的生产工序可以迅速掌握,使用成本比起大批量地培养熟练工人的成本更低,因而可以在诸多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是工业企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智能机器人主要运用于一些较危险或对生产精确度要求较高的生产环节中,在军事方面使用得相对广泛。
4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4.1微型化发展趋势
在未来机电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在一体化领域应用更为广泛,从而促使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朝着微型化趋势发展。然而微型化电子设备的共性特点即电子机械,以及尺寸都表现得相对较小。此外为了有效的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工程机械企业在今后生产过程中,会陆续生产出体积相对较小的机械零件。未来微型化机械一体化系统,与当前的系统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其体积相对变小、对于能源的消耗有所较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特征。
4.2智能化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地进步发展,以及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出现,从而促进我国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的趋势进行发展。例如工程机械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相关的科研人员不断研制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不并且将其有效地与人工智能化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这对于工程机械的发展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此外在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依托,从而促进工程机械向智能化方向前进。然而工程机械的智能化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工程机械企业的相关机械设备的高效率,低能耗的生产成效。
结语
总而言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实际生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使用价值也在不断有所提升。然而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能源,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能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齐涛.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的运用[J/OL].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10):107[2019-05-30].
[2]邹海峰.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具体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1):88.
[3]张卫卫.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程机械中的发展运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21):176-177.
[4]杨丽.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17(0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