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贾朋超4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张春成1 赵小丽2 林伟强3 贾朋超4
[导读]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化建设进程也不断加快,因此建筑行业获得极大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先进的建设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设计施工的效率,还能够促进建设资源得到合理分配.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必须对 BIM 技术给予有效应用,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对建筑行业绿色、节能、环保的建设要求,同时实现装配式建筑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促进建筑行业获得健康长远发展。
        1.身份证号码:13063119850620xxxx   2.身份证号码:13063319871020xxxx   
        3.身份证号码:13018519900920xxxx   4.身份证号码:13012819901205xxxx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化建设进程也不断加快,因此建筑行业获得极大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先进的建设模式,不仅能够提高设计施工的效率,还能够促进建设资源得到合理分配.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必须对 BIM 技术给予有效应用,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对建筑行业绿色、节能、环保的建设要求,同时实现装配式建筑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促进建筑行业获得健康长远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转配式建筑;应用;价值分析
        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高耗能的行业之一,因其资源消耗大,使用率低、浪费率高而频频受到舆论的谴责,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建筑行业。与此同时,装配式建筑由于它的消音减噪、绿色环保、资源利用率高、结构精度高等优点日益备受关注。BIM 技术集成了数据库和三维模型,有着良好的可视化效果、较高的协调性、良好的优化效果等优点〔1〕。BIM 概念源自于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的查克伊士曼博士,随之该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尤其是在建筑工程领域。21 世纪初,我国开始引入 BIM 技术,但是研究效果并不理想,进步迟缓。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十三五”规划时期,BIM 技术已经受到各方的热切关注。
        一、BIM 技术概述
        BIM 技术的全称为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能够全面整合建筑工程中各个阶段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利用,从而提高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各环节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实践应用中,工作人员可以利用BIM 技术采集建筑工程项目的数据信息,然后结合这些信息建立仿真的三维建筑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现实需要任意调整参数,然后在模型中模拟现实施工的效果,从而评估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此降低设计和施工的风险,使各项建设资源得到合理配置。BIM 技术能够以仿真模型的方式展示建筑效果,并且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给予测试,以此保障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方案中隐藏的风险,从而对方案给予针对性的调整.例如在现实施工中,工作人员可以调整模型参数,对不同的日 照模式、热传导效果等进行测试,从而使建设方案得到优化.
        二、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一)BIM 在设计时期的应用价值
        1、提升设计效率。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因为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预处理,所以各个部门各个专业之间的人员需要紧密地联系与配合。装配式建筑基于 BIM技术进行构建设计平台建筑工程项目中各个部门各个专业之间的人员可以及时有效地传达出自己所设计的信息,具有较好的协调性与同步性。通过 BIM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各个部门各个专业之间的人员可以把自己所设计构建BIM 模型通过互联网上传到 BIM 设计平台,系统通过自身的功能排查并找出不同部门不同专业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或者设计隐患,帮助各个部门各个专业之间的人员及时地调整纠错。建筑行业的业内人士都清楚预制构件不但种类繁杂,而且出图的数量也是相当多,针对这一特点,BIM 技术可以发挥其自身的协同作用,打个比方说,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某个部门或者某一设计人员对工程项目中某一环节进行了修改调整,那么修改之处可以及时地上传到 BIM 设计平台之上,其他相关的设计人员看见有调整之后,短时间内及时有效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计效率,减少了设计时间,节省了设计人员的精力。


        2、有利于进行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BIM 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后,能够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建筑工程项目的快速响应。各个部门各个专业之间的人员可以把自己所设计的方案上传到建筑工程项目的云服务器上,设计平台将各种方案进行资源整合。另外,将所有预制构件按其相似性进行分类,构建相应的数据库。伴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累积,数据库也必将越来越完备,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后,进行优化,使之成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标准件。数据库有利于预制构件标准化、统一化。预制构件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有利于设计人员节约设计时间,可以分配更多的时间进行建筑格局的多样化布局设计,增加了能够满足业主对建筑的多样化需求的可能性。
        (二)BIM 在生产时期的应用价值
        1、改进预制构件生产流程。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生产周期中的一个关键部分,构件生产流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即承接设计阶段以及过渡到施工阶段。为了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预制构件在生产阶段所获取到的加工信息的准确度,它的生产厂商可以十分便捷地从 BIM模型中直接调用到所需预制构件的标准信息,从而能够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可行性生产方案。与此同时,还能够向建筑项目的施工承包方时刻传送构件的生产进度。为了实时跟进了解预制构件以及装配式建筑质量情况,生产厂家可以选择在其生产阶段,将包含有构件材料、尺寸、外形等相关信息的具有识别功能的芯片安装到预制构件之中,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对相应的预制构件进行有效的物流管理,提升实时管理效率和增强运输的水平。
        2、缩短装配式建筑 BIM 模型研制进度 。为了保证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完成后,建筑施工项目的设计人员与预制构件的生产厂家两者之间实现 BIM 模型数据库中的构件信息共享,生产厂家可以随时根据设计人员的要求找出产品的相关信息,数据库所有的标准化参数都能快速而有效地转变成建筑施工项目的加工参数,实现装配式建筑 BIM 模型中的预制构件标准化参数信息和相应的生产系统直接交互连接,省去了一些繁琐的中间环节,间接地提升了装配式建筑自动化能力和大幅度地缩短了生产时间,有效地改善了生产效率。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制造技术,譬如 3D 打印,把装配式建筑 BIM 模型打印成实物,依据打印出来的产品,探讨方案的可行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装配式建筑施工项目的研制进度。基于 BI 技术与射频识别技术,组建装配式建筑息交互管理平台,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开发出针对于预制构件以及运行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云系统。例如,基于 BIM 技术进行设备与资料的管理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就应对突发事件而言,倘若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发生突如其来火灾的时候,消防人员可以借助于装配式建筑信息交互管理平台,快速而有效地查找出起火地点的准确方位,而且能够发现在火灾起火地点附近堆放的设备种类或者构件的材料属性。
        结语: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具有消音减噪、绿色环保、资源利用率高、结构精度高等优势点。BIM技术,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高新科学技术,是未来的热门研究课题,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将 BIM技术应用到现代装配式建筑中,潜力巨大,是现代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从设计、生产、施工、运行维护等四个时期,探讨了 BIM 在现代装配式建筑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希望可以给之后的研究人员以借鉴。
        参考文献:
        [1]吴大江.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一体化集成应用[J].建筑结构,2019,49(24):98-101+97.
        [2]丛俊华.浅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217.
        [3]潘德宝,张宇.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农家参谋,2019(23):127.
        [4]张玉林,董知恩,张婷婷,薛伟.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98.
        [5]陈伟,张守相.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