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职业环境卫生检测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陈春红
[导读] 摘要:职业环境卫生检测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职业环境卫生检测工作进行体系的完善,是为职业工作人员创造和谐的环境,保证工作人员正常的工作。
        浙江新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职业环境卫生检测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职业环境卫生检测工作进行体系的完善,是为职业工作人员创造和谐的环境,保证工作人员正常的工作。本文针对职业环境卫生检测工作中存在的质控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职业卫生;检测评价;质控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的职业环境卫生现场检测工作存在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急需我们解决,我国职业环境卫生检测工作依据的法律为《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该法律是在2002年颁布的,自从该法律颁布以来,我国职业卫生工作迅速发展,但是在迅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问题,这些问题中就包括了许多的质控问题,我国在职业环境卫生现场检测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质控问题,这些问题有待解决,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便会导致检测工作无法完成。
        1.职业环境卫生检测及评价的必要性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作为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可以有效降低劳动者患上职业病的风险。职业环境卫生是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为了贯彻落实职业环境卫生各项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提升职业环境卫生技术服务水平,需要严格按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职业环境卫生检测评价工作。
        2.职业环境卫生现场检测工作的质控问题
        我国法律规定,在职业卫生现场检查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检测的标准,特别是在专业人员采样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采样工作中的安全性以及标准性,除此之外,对采样仪器进行严格的控制也十分重要。检测人员在现场采样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我国行业规定中,明确表示现场采样过程中检测人员要严格控制自身操作规范,但是大多数检测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例如如果要对空气中的有毒物质进行检测,首先便是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检验,有些检测过程中需要向样品中加入吸收液,且剂量要达到,这种做法有着原则性的错误,因为我们所说的吸收液是属于烯酸,而虽然说纳氏的试剂是属于碱性的,但是该试剂的碱性不明显,在其中加入了吸收液后,整体上溶液还是呈现酸性的,而我们的检测方法需要在碱性环境中才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这就是我们所述的原则性错误。正是因为行业中存在着这些原则性的问题,很多新入门的工作人员,不清楚其中的缘由,完全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便会出现很多错误。
        3.职业环境卫生检测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1职业环境卫生检测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采样问题。在职业环境卫生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影响采样效果的因素众多,如采样地点、时间、流量、方式以及样品空白等。并且在实际采样过程中,经常会因为采样人员专业能力不够,或者是操作技能熟练度低等因素,影响采样行为的规范性。如常见的重复使用未经处理的滤膜盒、现场空白样品处理不规范以及现场气象条件记录不全等,均会对采样质量造成影響。
        (2)检测设备问题。职业环境卫生检测过程中的检测设备是影响样品检测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逐渐有更多新型的采样检测仪器被应用到职业环境卫生检测中,但是因为缺乏对其管理的认识,导致仪器在购买、运输、安装、使用、维护、检定以及保养等环节工作不到位,对设备的应用精确度造成一定影响。
        3.2职业卫生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基础资料。职业卫生评价时,经常碰到过用人单位的职业环境卫生基础资料互相抄袭的现象,这主要由于用人单位职业环境卫生管理人员所具有的职业环境卫生专业知识匮乏,并且专业知识的缺乏造成职业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缺失,导致制定的本单位职业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不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问题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是开展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职业病评价过程中,对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不全面主要有以下原因:对《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掌握不够细致;对用人单位的废渣或辅料中的化学物质不够重视,造成疏漏;对特殊或紧急情况下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考虑不周;对用人单位辅助生产系统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重视不足,造成遗漏。
        (3)评价建议问题。
        职业卫生评价过程中,按照规定,报告应针对用人单位职业环境卫生方面的不足提出整改建议,但许多评价报告中的建议往往“大而不细”,缺乏具体的整改方案,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主要是评价人员对防护设施及其适用性了解不够,对评价建议不够重视,缺乏优质服务的理念。
        4.职业卫生检测工作中存在的质检问题的对策
        (1)加强操作过程的规范性
        我们上文所提,在检测工作中,很多检测人员出现原则性的错误,这也与行业的相关规定有关系,如果在行业规定中出现了错误,没有经过合理的改正,那么以后入行的新人就会走很多的弯路,根据行业规定进行操作,造成检测工作的错误。所以应该由专家对行业的一些规定、操作内容进行规范,研究与探讨在操作内容方面的错误,将其改正过来。
        (2)加强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
        虽然说在检测工作的人员很多是非卫生系统专业的人员,但是很多非本专业的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即在入职前对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引进多学科的人员,达到多学科融合,促进专业发展。
        (3)对检测仪器进行定期保养
        首先,要加强对仪器的资金投入,购买一些先进的检测仪器,对已有仪器进行维护与保养,由专业的人员对仪器进行看护,落实到责任个人制,如果仪器出现问题,那么就需惩罚个人,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4.1职业卫生评价问题的对策分析
        (1)提高服务意识。在职业卫生评价工作中,需要坚持优质服务的理念,并且技术服务机构应建立健全职业环境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文件应覆盖评价的全部作业活动,满足有效控制职业环境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的要求,并具有可操作性。使技术服务人员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扶持用人单位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职业环境卫生管理体系。
        (2)职业卫生评价建议需要具体化。在职业卫生评价工作中,评价报告的建议需要结合用人单位超标岗位和关键控制点提出有针对性、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建议。建议还应从生产工艺、防护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几个层次来分层解析,逐层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结语
        职业环境卫生检测工作是我国卫生监测一个重要的部分,而卫生监测已经成为了我国卫生标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职业环境卫生检测中,有很多的检测方法已经出现过时的情况,但是在检测标准中还在使用中,而很多较为合适的检测方法却没有被收录到标准中,这就导致了检测人员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情况,所以有关部门需要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解决相关问题,使得我们的职业环境卫生监测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振,等.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中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5(2).
        [2]王玲,等.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原始记录规范化探讨[J].化工管理,2015(02).
        [3]孟亚丽,等.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中如何做好职业卫生现场检测[J].临床医药,2017(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