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及质量通病防治思路 王雪静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王雪静
[导读] 摘要:市政给排水管道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生产与城市正常运行。
        身份证号码:13018519891122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市政给排水管道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生产与城市正常运行。市政给排水系统属于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设施,其渗透于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当中,所以设计出与之相匹配的给排水管道系统,对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无论是设计环节还是施工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认真考虑实际情况进行,以促进市政给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为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质量通病;防治思路
        引言
        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规划以及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有效性,甚至关系着整座城市的发展。现阶段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经常会出现路面塌陷、水涝、污水横流等问题,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甚至影响一座城市的形象。为此必须对出现的水渗漏、水涝等问题进行研究,然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本文将在分析当前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的基础上,结合给排水工程施工要求谈谈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思路。
        1、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
        1.1污水管设计
        在污水管线出口设格栅城市污水中有许多塑料、纤维等漂浮物,增加了市政给排水管道疏通与清理难度。大量漂浮物被拦截在抽升泵站的格栅间,部分体积较小的漂浮物可经由格栅流入泵房内部,这是堵塞与损坏水泵叶轮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一再地缩小格栅间距,但由漂浮物造成的堵塞问题却一直未得到解决。因此在设计污水管道时,建议设计师将简易拦污格栅设置在小区污水管道入口部位,并由相关工作人员负责定期清理,从源头上对城市污水中的漂浮物进行控制,以免其进入市政管网,从而减少市政管网维护管理工作量。
        1.2污水处理能力设计
        污水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比较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排放污水是污水产生问题的直接原因。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未能达到100%的污水处理率。而在对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环境综合治理能力进行衡量的过程中,污水处理率又是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污水管道时要对污水处理效率、处理能力进行综合考虑,以此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系统集污能力、服务范围的进一步提升。针对雨水管道与污水管道的设计,做好截流、分流设计非常重要;而在设计污水处理厂城市河道下游的排放口时,尽可能利用河流对污水进行稀释,从整体上降低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
        2、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常见问题
        2.1管道存放问题
        在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中,很容易因为放置弃管的不规范引发问题,如管道轴线与实际规定范围存在偏差、管道埋设深度不足,或者埋设在冻土层引发漏水,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得不到有效发挥,继而引起连接口破裂、接触不严,填料不达标等情况。
        2.2给排水系统落后
        当前,给排水系统无法跟上城市发展的脚步,供水管道的质量和结构较差,给城市的给排水建设带来不安全发展因素,系统建设的滞后性阻碍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2.3城市雨水利用效率低
        我国城市道路大多数是柏油路,道路平坦加速了雨水的流动速度,不利于雨水的循环流通和下渗,最终造成城市地下水资源短缺;雨水蓄积技术落后,给排水系统不完备,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雨水的循环使用。
        2.4缺乏必要的设施维护
        市政部门不重视对雨水蓄积、供水系统的检修和维护,甚至雨水和废水排放共用一个管道,忽视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管理,缺乏必要的维护,管理工作不规范,制约了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整体发展。


        3、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及质量通病防治的措施
        3.1强化给排水系统建设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给排水建设均不符合国家城市建设的标准,一些地区由于建设资金匮乏,就大幅度降低市政建设资金投入,严重弱化了给排水建设的初衷,使城市整体的生态防御系统效果下降。基于此,城市建设部门应当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结合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强化城市给排水建设,修复老化管道和结构,引进先进技术,更新给排水系统,完善水资源处理、雨水蓄积、排涝和防水等功能;增加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建设生态公园、绿化景观等,强化城市地下管道系统建设,建立雨水储存、利用和污水排放系统,提高地下设施的承载能力,保证强降雨天气出现时,不会出现洪涝灾害,进而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2施工验收的技术分析
        当给排水管理工程项目竣工以后,相关人员还应当进行闭水试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对其施工水平进行检验。在实际试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遵循从下游向上游的原则进行试验,直到该工作完毕以后方可把水排入到下游中,继而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在具体试验期间,相关人员应当依据井距做好分割管段工作,倘若当上游试验段的水头不大于管顶内壁的情况下,那么这个时候可按照管顶内部加2m的方法进行计算。假如满水浸泡的时间已经超出24h,那么相关人员应当以最快的速度对管道的具体渗水量进行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障水头依然可以处于恒定不变的状态,当管道的渗水量小于正常范围时,则表示该工程的施工质量已满足施工要求。
        3.3树立管理意识
        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树立管理意识,不仅可以实现社会价值,而且对于提高市政给排水施工的管理力度也有所帮助。在实际施工的各阶段中,管理人员要重视工程施工阶段的实际管理,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明确自己的管理职责,将管理工作内容落实到实际的施工中去,严格管理每一个施工环节。比如以管理部门的施工方案为基础,科学合理地分配施工人员,然后对于施工现场的每一道程序都要做到实时跟踪。因此,在施工过程的管理上可以采用交替战略,使每一位团队管理人员都能参与其中,进而树立管理意识,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市政给排水施工的稳定性。另外施工单位应重视对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施工管理队伍,从而为市政给排水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
        3.4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制度
        市政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根据相关的规范标准,结合工程实际建设情况,不断的完善施工管理规范制度,保证施工管理规范制度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发挥作用,同时应将施工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到给排水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出现质量不达标的情况。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通过正当的手段去投标以及签署合同等,并且要保证相关档案、资质以及设计等符合相关要求,注重市政给排水施工管理的全面性,进而提高给排水施工的整体质量。
        3.5井盖变形问题及防治
        井盖材质问题、安装施工问题是造成井盖变形的两大主要原因。在施工前需要对井的垫层、基层进行认真检查,严格控制好井的高度、井口中心位置,以防井体变形。在安装井盖与底座时,则要确保二者配套,并且对铁门的安装误差进行严格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系统属于当前城市发展的主要设施,其渗透于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当中,所以设计出与之相匹配的给排水管道系统,对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旨在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何巍.试述市政给排水设计中节能技术的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 (11):30+32.
        [2]靳晓瑜.市政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8 (05):181-182.
        [3]刘中平.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 2017(23):164-165.
        [4]郭娟.市政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合理性建议[J].山西建筑, 2014,40(26):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