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制动盘表面剥离现象分析 李春生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李春生 刘晓琴 王大臣
[导读] 摘要:某动车所进行一级修作业时发现多个制动盘表面上存在有略微凹陷的灰白色斑痕,采用宏观检查、成分分析、微观检测分析等方法对该制动盘进行分析。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质量保证部  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某动车所进行一级修作业时发现多个制动盘表面上存在有略微凹陷的灰白色斑痕,采用宏观检查、成分分析、微观检测分析等方法对该制动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制动盘因其硬度低,组织形态为柱状晶,且存在与摩擦表面相贯通的铸造缩孔缺陷,经反复摩擦后产生灰白色斑痕甚至是剥离。
        关键词:制动盘;剥离;柱状晶;铸造缩孔
        某动车所进行一级修作业时发现多个制动盘表面上存在有略微凹陷的灰白色斑痕,该动车组运行里程638686KM,璇修后运营里程10108KM。
        1. 宏观检查
        (1)制动盘摩擦表面上灰白色斑痕的宏观形貌见图1。


        4.结果分析与讨论
        (1)该制动盘的硬度检测结果低于TJ/CL310-2014 《动车组制动盘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
        (2)该制动盘基体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网状回火屈氏体,低倍组织形态呈柱状晶分布。
        (3)该制动盘都存在与摩擦表面相贯通的铸造缩孔缺陷,在距离摩擦表面不足1mm处也都存在铸造缩孔缺陷,TJ/CL310-2014 《动车组制动盘暂行技术条件》中规定制动盘盘体距摩擦面8mm厚度范围内不应存在缩松缺陷,由此可见这两件制动盘存在的铸造缩孔缺陷不满足标准要求。
        (4)该制动盘硬度低,组织形态为柱状晶,存在与摩擦表面相贯通的铸造缩孔缺陷,使其在反复制动工作状态下,制动盘表面产生磨损,形成灰白色斑痕;其磨损脱落的金属物质又附着在制动盘表面,甚至挤压进基体和与表面贯通的铸造缩孔缺陷中,而慢慢的产生剥离裂纹。
        5.结论
        这两件制动盘因其硬度低,组织形态为柱状晶,且存在与摩擦表面相贯通的铸造缩孔缺陷,经反复摩擦后产生灰白色斑痕甚至是剥离。
        参考文献
        [1]金属破断分析方法 中国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学院 1981年.
        [2]TJ/CL310-2014 《动车组制动盘暂行技术条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