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措施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陈丹月
[导读] 摘要:水土流失范围呈不断扩大趋势,治理水土流失工作已经迫在眉捷,水土流失成为阻碍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广西柳州市柳城县柳城华侨管理区  广西柳州  545207
        摘要:水土流失范围呈不断扩大趋势,治理水土流失工作已经迫在眉捷,水土流失成为阻碍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土流失的危害非常大,因此为保证我国林业健康发展,水土治理工作要引起重视。我们要深入分析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科学的林业技术手段,积极主动参与到治理水土流失工作中来。本文主要阐述水土流失工作的危害,并探讨了林业技术的具体应用,以期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水土流失;治理;林业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日益频繁,由此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对我国的农、林及工业化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水土流失问题已被人们广泛关注。在治理水土流失中,尽量采用自然手段,现阶段积极应用林业技术治理水土流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林业技术可以对水土起到保护作用,降低水土流失,有效改善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使社会和自然二者和谐发展。因此林业部门要加强水土涵养,采用合理的措施开展相关水土保持工作。
        1、水土流失原因
        首先部分不法人员为谋取钱财,过度砍伐树木,破坏了森林生态体系,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最终出现了水土流失现象。还有部分地区烧山造林、森林资源开发混乱等原因也会造成水土流失。其次没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随着大量农业用地开垦,使用了很多化肥等,破坏了原有的土壤成分,甚至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也限制了植被的生产,造成水土流失现象[1]。人们在生活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日常生产、生活中各类垃圾、废弃物随意排放严重,也严重污染了土壤和水源,也造成了自然中各类生物的减少,最终形成了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危害
        水土流失已成为当前严重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的危害有很多,而且带来的危害层次多,范围广,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很大。水土流失会破坏当地原有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也有很多的安全隐患[2]。随着水土流失面积增大,当地土壤层结构破坏严重,会造成交通和河流等堵塞,出现大片淤泥,阻碍自然循环。水土流失也会对水利工程等造成破坏,对建筑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水土流失如果严重还会使农业产量减产,降低粮食供应量。同时水土流失还造成森林覆盖率降低,影响到大气循环,影响到人类和动植物生存。水土流失会破坏现有生态循环系统,使当地气候恶化、植被覆盖率降低等严重后果。
        3、林业技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性及作用
        经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林业的产出成果,但水土流失的加剧会造成土壤严重破坏,土地减产。为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土壤要充分利用,保证不被破坏。当前阶段采用林业技术可以实现土壤的有效保护,进一步降低水土流失的冲击,使土壤更耐受。因此要充分利用好林业技术,使土地资源充分利用,也促进我国的水土治理工作稳定开展。
        林业发展离不开森林土壤,可以供给森林大部分养分,采取林业防止水土流失,有一些草木根系较浅,无法很好地保护土壤。但林木生产自身需要很大的水资源,且扎根范围远大于普通绿植,能吸及更多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3]。林木可称为可再生资源,长期可以利用,有利于保护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在处理水土流失时,我们要慎重选植被种类,要结合当地情况,选择适宜防治水土流失的林木。
        林业技术造林可以更好地保护水资源,深植的植被根系更好地保护水源,在遇到暴雨时避免被冲刷走,减少水土流失,水土保护凝固性,也起到防风固沙功效。林业资源与水资源二者是相互支撑的,对林业技术的发展要提高重视度。林木对土壤优势不仅在于加固土壤稳定,还对土壤起到滋养作用,使土壤更加湿润,还增大对恶劣环境抵抗性。林木种植气候来说,林木种类对当地气候改善会有些作用,林木的光合作用会吸取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有益的氧气,提升空气质量,也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当地土壤。


        4、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的应用措施
        4.1造林绿化
        在治理水土流失时,林业技术将造林绿化工作应用进来,通过建设水源涵养林、固沟林等,在水土流失地区的山坡涵养水源,可以有效阻滞、分散及吸收地表径流。造林绿化时,也尽量减小径流流速和流量,避免侵蚀沟扩大,发挥改善气候和有效利用土地的作用。营造固沟林时一般处在坡度大、保水性差区域,在这种区域种植林木很难存活[3]。采用林业技术在林草间种植方法,减少地表的侵蚀。中坡、缓坡处营造经济林等,保障植被将地表覆盖,这样最大程度减缓雨水对土壤的冲击,发挥固土作用,有效治理水土流失。
        4.2在有坡度土壤处林业种植
        土壤中水土流失,是因为地势原因,没有起到保护土壤作用。地势不能有效保护土壤,经过水流冲击后,就会造成水土流失,如果这个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土壤会变得贫瘠,影响农作物生产,可用的土地面积会更少。因此在有坡度的土壤处林业种植,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现象,使土地得到固结,防止更多的水土流失现象。
        4.3水源边区合理种植林业
        林木生产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分,我们可以根据各地情况进行不同的育林,林木生产时根据自身生长需求处有水土的地方延伸,使水源周边土壤得到有效保护,离水源近也更有利于林木生产,使土壤更加固结,通过在水源边种植林木,已普遍应用,是目前治理水土流失最有效方式,且改善效果显著。
        4.4沟边营造防护林
        治理水土流失方法中在沟边营造防护林也是较为常见,通过防护林可以阻断拦截该区域的地下径流,避免径流直接流入水土严重地区[4]。林业部门在应用林业技术时要在沟边种植防护林,以及耐涝灌木植被,这样可以在水土流失沟边建立起双重保障,使该区域避免径流的二次侵蚀造成水土流失加剧。
        4.5沟底建设防护林
        在洼地密集区域也可用应用林业技术,特别是在较为凹陷地区,可以在沟底建设防护林,起到阻止降水出现的泥沙卷到河流去。沟底防护林还能防止河道堵塞情况出现,防护效果显著,尽可能减少水流速度对水土的侵蚀。同时沟底防护林对于生态环境改善也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最大程度控制水土流失。
        4.6建防风林
        水土流失受到风力侵蚀,因此在治理水土流失时通过林业技术建设防风林,能够有效治理水土流失。风水岭位置过风最为集中,一般情况下这个区域还有地表径流,在水土流失范围内长时间就容易导致这地方土壤被侵蚀,最终出现水土流失[5]。在风水岭建设防风林,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风力作用,还能引导地表径流,改善当地气候,有效阻挡强风和水土流失,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林业技术治理水土流失的优势和作用。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性很强,我国目前的水土流失情况很严重,危害也很大。水土流失比较难解决,我们要结合对林业相关知识的认识,采用科学的措施,确保林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问题,要找到根本原因,制定解决方案,并合理规划林业技术措施,以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大伟.现代林业技术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37(11):147-148.
        [2]邓娜,杨昊.水土流失治理中林业技术措施的应用[J].种子科技,2019,37(6):25.
        [3]黄麟,邵全琴,刘纪远,等.基于样带农户调查的江西省山江湖林业工程生态成效分析[J].生态学报,2010,30(19):5346-5354.
        [4]刘新池.湖北长江经济带林业生态建设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7,46(1):1-6.
        [5]过珍元.国家级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6(2):14-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