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的分析 颜丽华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颜丽华
[导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公路建设项目的增多。
        湖南省衡南县公路建设养护中心 湖南省  421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公路建设项目的增多。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延缓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在抢进度抓安全的同时,必须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将施工技术管理与养护工作做具体、做到位、做扎实,以树立工程质量标杆,为国家和人民贡献更多的优质工程与精品工程。本文就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养护
        引言
        当前我国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汽车作为人们必不可少日常生活必需品。为了提高人们日常出行安全,需要充分重视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不断的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以及公路养护工作,实际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1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1.1路基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路基作为公路的基础施工环节,对整个公路建设项目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施工技术管理要点主要包括施工测量、土方填筑以及基础压实。施工测量主要针对导线、中线、水准点进行复测,尤其在测量放线时,应将误差值降到最低点,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的精度。同时,在施工前,施工企业应事先对地下管线进行仔细排查,以免破坏管线,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在路基土填筑时应遵循分层填筑的原则,当上一层压实后,方可填压下一层。在分段施工时,对于先填地段应按照1:1坡分层预留台阶,如果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采取分层相互交叠衔接的方式,其中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路基基底的稳定层厚度控制在20cm~30cm之间。路基碾压时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碾压前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整成2%~4%的横坡,在碾压过程中,保证前后两次的碾压轮迹重叠12cm~20cm,并予以均匀压实,避免发生路基深陷事故。
        1.2路面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1)路面垫层施工技术管理。路面垫层处在公路工程路基和基层之间,需要严格控制垫层施工技术管控。首先要强化针对施工材料质量性能方面的管控力度,保障砂石等施工材料的级配与含水率与设计标准相符,另外,全方位监测砂石路的纯净度。在针对垫层施工的过程之中,要及时将表面的灰尘与杂物予以清理,并实施必要的整平工作。在进行摊铺施工的时候,要运用分层作业方式来实施,且严格将每一层的松铺厚度合理的控制在15~20cm之间。在完成以上每一层的摊铺施工之后,都要实施必要的平整。碾压施工的遍数要确保在4遍之上,且还要将轮距搭接距离合理的控制在50cm以上。针对难以使用机械碾压的转角或者是边缘部位,可以选择运用人工作业的方式来予以夯实。(2)面层施工技术管理。在路基面层施工中,要全面检验基层施工质量,及时将表面的灰尘与杂物予以清理,提升基层和沥青之间的黏合性。运用微量的水来喷洒湿润基层表面,保障喷嘴与有关输油管道等的顺畅性,最终确保施工得以井然有序实施。在均匀撒步集料之后,运用压路机等设备来实施碾压施工,在碾压的时候要运用1/3左右轮宽部分予以重叠,进而确保压实的宽度与压实度达标。
        1.3桥梁施工技术要点
        在箱梁浇筑时,应采用C50的商品混凝土分为两次进行浇筑,浇筑顺序是先底板和腹板,然后当钢筋绑扎完毕后,对顶板与翼板进行浇筑。振捣时,尽量选择插入式振捣器与插钎振捣的方式,同时,保证振捣密实度。在桥梁预应力施工时,为了防止钢绞线缠成团的情况发生,应采取钢筋的冷拉工艺,有效控制冷拉率。当张拉完毕后,应马上进入到灌浆工序,施工人员应做好充足准备,不能拖延灌浆时间。对于路面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通常情况下在桥上设置搭板或者采取回填的方法。为了防止桥头跳车,也可以采用排水固结以及过载预加载的方法,以确保路桥连接处的平整度,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公路工程养护措施
        2.1提高公路施工质量,做好检查工作
        在开展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时,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做好公路施工跟踪检查工作,针对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养护问题,工作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有效的保障公路养护质量。施工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防止公路在投入使用后出现质量问题,降低施工人员在进行公路养护时的压力。管理人员应做好公路养护跟踪检查工作,完善公路养护细节,避免“公路病”的发生,提高公路使用安全性,有效的防止出现安全事故,确保公路整体质量。
        2.2分级养护
        在公路养护的管理过程之中,实施分级养护管理方式,要求统一实现调配、标准与实施,保障公路工程养护管理得以全方位落实。例如在选择运用养护机械的时候,来降低公路所出现的病害问题。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以薄膜敷设的方法来予以保湿,在没有达到设计强度的情况下不允许通车。在施工的过程之中,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疏导工作,在施工期间要实施严格化的交通管制,避免影响到面层的结构。
        2.3预防性养护
        2.3.1翻浆处理的养护措施
        公路工程投入到使用以后,由于其地基长时间受到地下水的侵蚀,有可能会出现翻浆的问题,很容易导致路面结构出现破损,还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对于交通运输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面对这样的问题,在养护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方式就是换头发,在养护过程中首先需要由工作人员开挖一般的路基,将外道的基底层开挖到两米深的位置以后铲除翻浆土,然后使用天然砂砾进行换填。在这一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分层填筑和压实的方式进行,保证路基的压实程度符合要求,要想切实提高路基的密实程度,其上层0.5m的回填土可以选择80%的沙粒和20%的粘土,经过充分的搅拌,使用这样的材料就能够提高公路项目路面的压实程度。
        2.3.2开裂病害的养护措施
        开裂是公路路面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施工企业应根据裂缝的宽度来选择维修方法,当路面裂缝的宽度小于10mm时,应采取热沥青灌注或者乳化沥青灌注的方法,在灌注之前,施工人员必须将裂缝中的空气排除,再进行灌注作业,这样能够防止沥青产生气泡,如果裂缝的宽度超过10mm,应选择粒径小于15mm的热拌沥青或者乳化沥青混合料,这样能够保证较好的填筑效果。
        2.3.3波浪处理的养护措施
        如果在公路中出现过大的波峰或者波谷,很有可能会对驾驶人员产生巨大的影响,降低驾驶过程中的舒适度,还会对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所以,养护工作人员对这一问题进行养护的时候,首先需要按照行车的方向将突出的部分削平,如果比实际的路面要低,可以等到整平以后使用热沥青进行喷洒,然后进行沥青的压实和摊铺工作;如果出现波浪的面积比较大,首先需要挖除,然后进行填铺,可以选择可塑性的粘土作为填充材料,还能够将其加入一些拆除的材料,这样就能够有效提高路基的硬度以及压实程度,使其和面层之间保持足够的稳定性,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经济水平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得到了质的飞跃,由于公路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性,施工企业应加强对于施工技术以及公路养护的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使用完善的养护措施,延长公路项目的使用寿命,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的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胡春明.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2):29.
        [2]崔海燕.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0):124-125.
        [3]吴海荣.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研究[J].交通世界,2018(19):160-161.
        [4]陈海燕.公路工程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J].四川水泥,2018(6):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