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学有效性策略诌议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4期   作者:赵志刚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是技工院校电工类专业一门实践性、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身份证号码:41012119770220XXXX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是技工院校电工类专业一门实践性、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其内容需要学生理解的部分多,动手操作项目多,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如何使学生更快、更容易、更轻松地学好这门课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章探讨分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教学的现状,并提出教学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电力拖动;教学方法;探索
        引言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以下简称“电拖”)是技工院校电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电工中级工考核的核心内容,是高级工、技师段学习时掌握的核心知识与技能,也是电气从业人员需具备的核心技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在现实教学中电拖课效果到底如何,是否有更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呢?
        1技工院校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电拖教学的现状,笔者对学校电气专业高二近200位学生通过问卷、询问、测试的方式进行了调研。发现能分析线路(难度对应教学进度要求)原理,并能安装与调试的学生仅占20%左右;不会分析线路原理,能按图安装线路的占50%左右;不会分析线路原理,看不懂电气符号,也不会独自进行线路安装的占30%左右。由此看来,整体教学质量堪忧。出现这些问题,有生源差的原因,但关键还是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师资与设备及教学手段和方法存在问题。
        1.1“一体化”教师素养不高
        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师主要来源于本科院校和技工院校自己培养的毕业生,前者专业理论知识较扎实,但实际动手能力差,后者刚好相反。所以在进行一体化教学时,都有点力不从心,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一般。
        1.2没有开展真正的一体化教学,违背教育教学内在规律
        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人为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裂开来,主要表现为重技能,轻理论。主要原因是,有部分教师自身理论水平低,对相关知识点讲不清楚,导致上课讲解理论部分内容时,教学效果差,学生纪律差,管理难度大。而上实训课无论在学生管理上还是备课准备上都会更省力,由此导致理论学习时间被大大压缩,课堂教学经常是重复的、简单的、低效率的技能训练,学生的理论知识学得不扎实。这种方式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1.3缺乏合理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是否合理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态度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但不少学校依旧采用结果评价方式,注重期中、期末考试,忽视过程评价,重视技能考核,忽视理论考核。这种评价方式既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最终影响学习效果。
        2提升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2.1以项目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
        目前常见的电拖教材把知识内容分为三块,分别为常用低压电器,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和常见机床控制线路。理论系统性强,前后连贯紧密,也注重技能训练。但从教学对象认知规律去分析,其内容先后顺序的安排、知识呈现的形式等都值得商榷。教材第一部分低压电器是第二部分控制电路学习的基础,如果低压电器脱离了控制电路,就像一根导线离开电路,将变得毫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将近半个学期的时间里,学习相关的低压电器知识,感受不到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用处,其学习的兴趣必将大大降低,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带来困难。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想可以以项目为载体,整合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从课程知识体系分析,要达到教学目标,关键是第二部分基本控制线路的教学,为此,笔者对基本控制线路和低压电器的内容进行整合,以项目为载体开展教学,每个项目中插入必需的低压电器内容、理论知识及技能训练规范要求等相关知识。

项目由易到难,整体难度适中,让学生能及时体会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2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
        所谓一体化教学方法,就是整理和融合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单独制订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教学的“只说不练,只讲不做”的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理论基础部分各知识点的讲解要讲透讲清楚,不遗漏;其次对于基本技能的教学要循序渐进逐项练习。理论授课与实践训练交替进行,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的衔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影像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形象生动地传递课程知识。在电力拖动课中有很多复杂的电路图和接线图,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直观生动地理解其知识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电力拖动课程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问题形象化,通过模拟动画及视频微课,能够形象地将控制线路的工作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完整清晰的动态模型图像,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其知识点和技能点。
        2.4创新考核评价方式,检验教学质量
        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一方面能正确检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能激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积极性。创新考核评价方式,应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评价要体现公平、公正,要对检测的数据作合理仔细的分析与排序,要从起点看变化。根据各课程的先后顺序和关联度,对电拖课程来说,应对学生的电工基础和电工基本技能进行摸底测试,对结果评价时充分考虑学生基础,合理作出评价,做到赏罚分明。二是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采用一体化教学,学校要积极组织力量开发项目式一体化教材,保障一体化教学所需场所。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技能考核,也应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因为只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的支撑,技能才能入脑、入心。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知其然而所以然,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水平,为今后成为“大国工匠”奠定扎实的基础。二是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淡化期中期末考试。把每个项目的过关考核及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三是要采用“动态”评价方式,由于生源差异性大,对学生的评价更应从起点看变化,采用“动态”的评价方式用学生的相对分,学习增量来评定每位学生的成绩。即某一项目考核是参考上一项目考核成绩,设立成绩进步明显奖励分,给后进生机会与信心。实践证明,此评价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优化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方法,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效的衔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敬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4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张永滨.浅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的有效教学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45.
        [3]卢兴梅.目标教学法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9).
        [4]谢志平.技工院校“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C].《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中册)》,2013.
        [5]施俊杰.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PLC“二合一”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20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