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语写作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最终呈现,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知识点。在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课堂应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之中对英语语言的运用及写作能力得到提升。本文首先对小学英语写作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小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心理特点,并表述了以读促写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最后指出了小学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以期能够为小学英语的写作教学效率提升做出微薄贡献。
关键字:核心素养;教育教学;小学英语;以读促写
引 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有着非一般的重要性,英语的教育在小学教学中也占有很高的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课堂学习是对跨语言学习的启蒙,是学生形成语言思维及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写作的基础。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对在阅读中所学习的英语语言进行借鉴与反思,来促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进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写作的水平。文章以小学生英语写作的学习为基础,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探。
1.小学英语写作的现状
语言基础知识匮乏。语音、词汇、语法是英语语言学习的三个基本要素。英语写作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词汇基础,掌握一定的语法概念。小学生英语语言基础词汇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写作能力。从小学生的英语写作中,不难发现在语言知识方面出现词汇使用不当、频繁出现中式英文句式、文化差异导致的语序错误、缺乏词汇积累、怕写作文、没有写作文的动力。
课堂作文教学方法单一,迫于应试压力,只用简单不变的写作模式应付考试,提高分数。在训练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通常都采用背课文、范文等方法;在仔细分析范文后让学生模仿。而学生往往只靠背范文来学习作文,没有真正学会写作的方法。使得学生只是学习英语知识,并没有得到英语能力的培养。
2.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特点
小学生在刚刚接触英语的时候,会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理解与接受知识的度是有限的,而且注意力也容易被课外事物所吸引,在背诵记忆单词的时候没有耐心,所以,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清楚的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尝试对教学的模式进行调整,来引导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3.小学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的意义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交流语言,要从小进行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既充满好奇又懵懂,在英语课堂中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对学生的语言天赋进行开发,来激发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渴望,从而培养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这对于小学生之后的学习与身心健康的成长都有着很大的益处。
4.小学英语以读促写的实施
4.1 阅读增加生活体验
让孩子读好书,读经典,看画展,听音乐会,丰富他们的生活,能够在他们的头脑中积累很多有趣的故事、话题、新奇的想法,让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4.2 阅读培养文字的敏感性
孩子读了好的文章或读物,在他们理解之后,会有所感受,有所感悟,继而有所感动,逐渐提高审美眼光,自己展开想象,掌握文字奥妙,为未来的写作提供思维训练,审美经历与价值引导。例如将常规机械式抄写改成归类抄写,如通过按词性类别抄写,这就意味着学生首先要分辨所给单词的词性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还是其他类型的词汇,经过大脑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再进行抄写记忆,不仅增添抄写趣味,激发学习动机,还有助于孩子进一步探究所抄单词的意义,建立起自己的词汇框架,促进长期记忆,从而巩固单词的拼写和认知。
4.3 阅读激发写作的兴趣
4.3.1 培养好的写作习惯,激发写作的兴趣
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故事、童话,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将阅读到的好词好句、习惯表达摘抄下来,分类积累,同学之间相互分享或将生活当中经历的有趣的事情表达出来,把心中的所感所想随时记录下来。
4.3.2 点燃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写作的兴趣
给孩子阅读同龄人的优秀作文,了解其他人的生活和学习,这样能够充分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吸引他们探求别人作文写得好的原因,同时产生积极的愿望,来提升自身的写作兴趣。
4.3.3 创设活泼生动的语境,启发写作的兴趣
语言的使用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教师应提供与孩子生活相关的感兴趣的话题以及能够吸引他们的图片,这些提示信息能构成语境,让孩子有足够的写作的养料和多样的语言表述,为他们搭建良好的写作构架,有效激活孩子脑中寄存的语言,产生联想,从而进行新的情节或话题的构思与创造。例如:看图写话,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选择图片、情景时如果能够考虑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所选图片充满思想性和趣味性,吸引孩子们注意,会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
4.3.4 设置恰当评价机制,强化写作兴趣
新课标的评价建议指出: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忽视有效的多元评价框架对学生的写作兴趣所起的积极作用,及时设计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策略等多方面的量化评价,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保持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自信。
4.4 阅读积累写作词汇和素材
语言学习的全过程是输入和输出。学生在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过程中,阅读比写作更优先,学生通过听、说、读获得词汇、句型、书面表达的规范、方法与技巧等资源,为写作创造了条件,阅读过程吸收了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通过思维的逻辑转换,就为写作提供了内容和方式,成为学生能书面表达的语言支架,在语境帮助下,学生借助支架构建新的语言框架,这个过程就是写作的过程。
结 语:综上所述,结合学生自身及学习的特点与英语教学中的规律,积极探索在核心素养下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吸收语言综合能力,英语教师要不断的完善教学模式,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来优化完善以读促写教学模式的课堂应用。
参考文献:
[1]彭绍萍. 小学高年级英语“以读促写”方法的探讨[C]. 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论文集(七).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92-94.
[2]白燕平.小学英语课堂以读促写的有效教学模式探讨[J].海外英语,2019(17):81-82.
[3]黄晓敏.以读促写理念下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探微[J].新课程研究,2019(07):80-81.
[4]徐娟.小学英语课堂以读促写的有效教学模式探讨[J].华夏教师,2018(3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