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抗疫趣事多童心防疫学有获 ——疫情下居家学习时间管理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周丹丹
[导读] 在全面推进在线教育的今天,我认为针对疫情视角下家庭教育居家学习时间管理进行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在全面推进在线教育的今天,我认为针对疫情视角下家庭教育居家学习时间管理进行分析与对策研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时间管理习惯尤为重要。通过项目实施形成适合疫情期间,有助学生学习的亲子互动系列活动。研究发挥农村家长特长,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关键词】居家学习  时间管理  玩中乐学

       
【研究背景】

        在疫情刚开始阶段,全民启动“宅”。一部分家庭,觉得宅在家里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充实,每日醒来不知道这一天要干什么,又或者缺乏计划,感到生活空虚,困在这弹丸之地,活动范围又十分狭小,朋友圈流传很多令人捧腹大笑的事情,比如下面这张抗疫表:
        很多网友觉得这是疫情刚开始阶段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这类家庭把孩子学习作为第一要务,头等大事。甚至有的妈妈把孩子作为生活的全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学习几乎是妈妈说了算,也是妈妈在操心而爸爸往往成了甩手掌柜,家庭内部开始出现矛盾。但总体来讲,起码这类家庭是有意识宅家教育的,只是方法不得当,缺乏计划,家庭成员之间还没有达成思想统一。
        一场在线教育掀起风潮。网课成了疫情中学习的急救手段,在全民在线教育的实验背后,改变了所有“宅”爸妈,“宅”娃的生活节奏。对于有这个难得的机会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们,在线教育意味着更多的监督责任。所有参与这次在线教育的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一段适应期,调整生活节奏。面对疫情,教育绝对仅仅是老师、学校一方面的事。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校、教师的工作也绝对不是孤立的,要实现和家长、和社会的纵向联合,才能让教育充满实效性、艺术性和专业性。为此,在全面推进在线教育的今天,我认为化干戈为玉帛,针对疫情视角下家庭教育居家学习时间管理进行分析与对策研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时间管理习惯尤为重要。
        虽然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早就受到社会、学校的关注,但仍然存在着以下几大问题和偏差:
①观念陈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不高,没有能力参与教育工作活动,对教育无信心。有的家长缺乏参与教育的主人翁意识,潜意识还是认为替孩子安排好吃喝拉撒睡就好。老师方面,害怕家长参与过多学校活动,对自己的权威产生威胁,认为家长是在监督,挑毛病。
②活动无序。在实际工作中,时间管理开展缺乏计划性、互动性、连贯性等系列问题。学校虽然已有时间管理方面的制度,但在充分挖掘家校共育资源等方面共育意识不强。
③时间冲突。疫情后期,很多父母都回到岗位工作,孩子无人照顾,对教育发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这些都是学校难以控制的。

【研究过程】

一、前期准备 
        前期,我们学校曾通过钉钉软件开展家长会直播,传达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专项会议精神,为确保学校正常开学打下坚实基础。直播时长46分钟,全校教职工、家长1523人参加本次会议。针对当前特殊情况,会议采用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家长参与动员活动,受到好评不断。
        由于学校公众号关注人群也较广泛,这让我看到了契机,顺应教育局空中课堂的学习,响应停课不停学号召,结合班级活动开展童心战“疫”宣传,研究疫情下适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模式,制定时间管理计划,让学生宅家里也依旧过得充实。
         
         
         
         
二、项目实施
①制定计划  寻觅项目  宅中阅读
        根据学校大队部的活动,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学习计划表。孩子们的学习安排表内容全面丰富,有阅读、上网课、生活安排、体育锻炼等内容。如此,一份有创意的学习计划表时刻督促着孩子,生活要有规律,学习不能放松。孩子们的打卡成果、习惯养成的心得体会、读书笔记、学习美篇等都是我们留下的最珍贵记忆。
        这期间,我们班级通过“阅读打卡人”活动,坚持每天半小时阅读,老师在“嗨阅读”、微信程序“阅读打卡”等处对孩子们进行监督和鼓舞,坚持阅读行为,培养阅读习惯。此外,钉钉里的“空中播音员”也是深受孩子喜欢的模式,我寻找有趣的古诗讲解,从多角度分析古诗,带领孩子领略古诗的魅力。有的孩子通过各种APP,给绘本配音,讲故事等,这些方法有效提高孩子的阅读量和阅读速度,增加识字量。
       
       
       

②家校合一  多元互动   宅家有趣
        结合学校大队部的活动,我们通过寻找简单易学的抖音短视频发布到班级群,教孩子们制作创意口罩,设计防疫宣传画。家长通过钉钉软件上传学生作业,老师对孩子的作品一一点评,鼓舞孩子。这一系列师生的互动,打破时空限制,拉近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学习防止病毒传染的相关知识,动手操作,设计防疫宣传画,以手抄报等形式悄无声息传递正能量,真正行动起来,让孩子做一名防疫卫士。最后通过公众号整理编辑、在朋友圈展示成果、发布抖音等多渠道方法,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宣传给更多的人。孩子们前期的互动,充满兴趣。交上来的作品让人刮目相看。
       
③地域结合  挖掘特长 宅玩运动
        我们的家长对孩子智力和特长的培养越来越重视,但却忽视了对孩子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居家隔离,我们要杜绝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毛病,不剥夺孩子在生活中学习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培养孩子责任心。为此,我号召孩子收拾自己的书籍,整理后分门别类地放在书架上;参与打扫厨房,家长在班级群纷纷上传孩子美丽一瞬间。另外和家人一起动手自制食物,我们开展战“疫”美食家,战“疫”运动员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挖掘家长的特长,利用这段亲密的时光,和孩子一起做美食,研究各种食物,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同时,孩子还能在参与中学会欣赏、崇拜自己的父母,一举两得。
        运动是对健康的保险,生命在运动中延续,健康在锻炼中加固!居家隔离,和家人运动也是研究的一方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我通过和娃一起运动,拍跳绳、拍球的抖音短视频,身体力行,号召家长们也这样做。通过亲子合作的系列展示活动,增加孩子对疫情的了解,养成良好运动卫生习惯,培养亲子感情,树立抵抗病毒的信心。

④亲子合作 公众传播  亮出成果
         班级公众号给我们的传播提供了平台,我将班级群里家长发的精彩瞬间整理起来,整理成篇章,一一发布在公众号上,让更多的人看到,心动就会有行动,为居家学习提供动力。
三、反思成长
        从项目执行以来,两个多月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们惊喜地看到了孩子的变化:有孩子在假期背完了古诗80首,有孩子不停运动的同时,个儿长了不少。而爸爸妈妈们也感慨颇多,有的孩子不用催促就能自觉去完成学习任务,孩子心态上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被动变主动。那些能坚持按照计划表执行任务的孩子,居家学习时间空余出来也能有更多时间去安排自己喜欢的事。
        在全面推进在线教育的今天,针对疫情视角下居家学习时间管理进行分析与对策研究,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运用相关理论,联系学生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总结,才能发挥班主任的最佳作用,从而构建和谐学校、和谐家庭,实现和谐教育。小学生能做好时间管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我们值得研究的。
       
【参考文献】
[1]周政.家校合作,共谋教育新天地——如何做好家校合作之我见〔J〕.《语文课内外》,2018年,9期
[2]岳开建.中小学家校共育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 2017年,8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