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用典为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提供强大理念支撑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岳国雷
[导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摘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提高高中生核心素养。结合习近平用典,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无疑是一条光明大道。

关键词:习近平用典      核心素养

引言:环球同此凉热,扁舟共济与君同。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蔓延,面对全球战“疫”的严峻形势,中国与其他国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些温暖人心的诗句,正是中国与多国携手抗疫的写照,中国坚定支持国际抗疫斗争践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一、顺时应势,与时俱进——结合习近平用典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中西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相互激荡,各国围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因此,教育界围绕培养人才核心素养的研究深入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处于前列,为我国开展此项研究提供了借鉴。
        面对我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我们应顺势而为,开拓创新。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2017年教育部制定颁行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众所周知,高中生处于人生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养成必备品格、锻炼关键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中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难免受到社会各方面消极因素的影响,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个重要课题。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我国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辽宁省实行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习近平用典,以经典名句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势在必行。



二、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结合习近平用典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可行性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著作,最为深切的感受就是,他善于引经据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习近平用典对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特别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和必备品格具有深远意义。
        习近平用典覆盖面广,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这就需要我们结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征,从中精心筛选出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经典名句,由此推开门,迈开步。比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修养浩然正气:“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治学笃行:“腹有诗书气自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坚定报国信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发扬创新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树立法治理念:“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培养辩证思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如此金句,不胜枚举。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主持的辽宁省教育学会立项课题《结合习近平用典培养高中学段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课题组正在开展研究,已取得积极进展。近朱者赤,什么样的文化环境,熏陶什么样的人。我校齐爱民校长、包华主任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课题研究。着力发展历史、语文、外语等重点人文学科,加强对教师的学习培训,运用网络信息平台,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见缝插针地植入经典名句。通过诗词竞赛、板报、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播经典名句,塑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习近平同志说过:“圣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圣人”,就是告诉我们: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就一定能达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用典》第一、二辑,人民日报评论部编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2014年9月出版。
3.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