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余良开
[导读]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获得了巨大成功和发展
        【摘要】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社会已经获得了巨大成功和发展,在社会全面发展的情况下,下一代人的教育问题也成为了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城乡结构也随之产生巨变,农村就业机会的减少导致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外流,“留守儿童”成为近年来社会不断探讨的议题,在当今数量众多的留守儿童当中,很多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也是他们人生中产生自我认知的关键时刻,他们的教育教学又该何去何从,本文将通过现实的走访调查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现状进行论述,并对现状问题给出个人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家庭 留守儿童 思想价值 现状研究 策略途径
       
        留守儿童现今已经成为了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社会问题,他们的生存情况关系着我国小康社会的进程,也关系着我国下一代的整体发展教育情况。2012年9月,相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已经达到了2200万。近年来不断发生的恶性事件都在提醒着我们,面对“留守儿童”这样的特殊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探究现象背后的产生原因和如何才能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一、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现状
        1.1道德认知缺失
        道德认知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形成的思想观念之一,它对我们个人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意义,正确的道德认知能够束缚我们的行为,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道德底线。它包括对道德原则、道德现象、道德关系等方面的认识,与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不可分割。但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相关方面的调查中显示,当前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没有对一些恶劣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以至于他们无法较好得规范自身行为。
        1.2价值观念模糊
        价值观是决定人们道德行为表现,是人们思想观念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形成好的价值观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评判事物的价值,也能让人们明白如何才能创造价值,但错误的价值观可能会让人们误入歧途。事实表明,缺乏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们普遍存在拜金主义价值观、功利主义价值观等,认为金钱是一切的来源,任何事物都可以用钱解决,一切行为的目的也只是为了钱。除此之外,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也是他们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也正是由于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他们不听老师管教,普遍学习成绩较差,没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和目标,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
        1.3心理问题显著
        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但由于缺乏外界的帮助,他们常常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些心理问题,任由问题日益严重,最终酿成大错。笔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有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刚刚进入青春期,生理的发育也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不少农村留守儿童表示自己有着很强的自卑心理,不善于跟人沟通甚至厌恶交际,拒绝和他人交流。还有十分悲观,对于一件事物难以产生期待和行动力。


        二、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有效策略
        2.1为家庭教育创造条件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所产生的思想道德问题,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家庭的缺失,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导致缺乏陪伴和引导,有的即使在家,由于心智尚未成熟,根本不懂怎样去教育孩子,更主要的是缺乏担当,没有责任感,只顾自己快活,在家和不在家一个样。更有甚者,抛下孩子就走了,不知去向何处,根本不管孩子的死活,好像孩子跟他无关。所以我们要尽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强对家庭的思想教育。对于缺少和父母相处机会的孩子,我们要最大程度创造条件让他们相处,在家庭的温暖中塑造健全的人格。在相处过程中,其父母及相关监护人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情况。
        2.2发挥学校的重要作用
        除家庭外,学校则是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而学校又有着身边的同学、老师等,是进行人际交往教育的绝佳场合。所以我们要发挥学校的重要作用,让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及时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状况,对于一些存在问题,需要帮助的孩子及时给予温暖。需要注意的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们除了文化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德行及其他常识的教育,以及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教师要在这方面多做功课,尽量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对于一些生理健康知识也要以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帮助他们更好地树立理想目标。
        2.3加强政府和媒体的支持
        “留守儿童”不是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个群体的现象,而是我们整个社会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解决途径上同样需要我们所有人贡献一份力量。在这其中,应当加强政府重视,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生育知识的宣传,避免早育现象的发生,从源头上遏制孩子教育孩子,不懂教育这一恶性循环。对这些留守孩子给予保护和鼓励,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美好乡村”的建设。此外,还要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对这一问题的宣传,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引导更多的人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道德问题进行思考,开展相关志愿实践活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结语】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出现问题,我们应当积极解决,加快社会转型,向社会主义理想目标努力前进。大多数留守孩子刚步入青春发育的时期,在整个农村留守儿童中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笔者在本文论点的阐释中,可能还存在一些不全面的地方,今后将进一步深入探究,不断完善和优化这方面的解决手段。

        【参考文献】
        [1]吴广繁.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242-243.
        [2]董有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11.
        [3]季彩君. 留守儿童的教育支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