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促成长——浅谈班主任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姚彩霞
[导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和核心。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是育人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基础教育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
关键词:“礼”促成长: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前言: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作为人基本的素质,是社会立足之本。而学生身为祖国的未来,也是传承与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德的主力军,是新时代道德的模范代表,学生的道德品质代表着社会形象。为此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良好道德规范培养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礼”促成长——将探析班主任如何在日常班级管理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与品德建设。
一、注重榜样的力量,了解文明礼仪养成基本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是生活的地方也是教育的地方。文明礼仪是通过社会交往进行的。学生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丰富多彩,他们的文明礼仪培养来自各方面,在学校就是老师进行文明礼仪的教授,在校外就是社会人群的教授,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所以要从身边观察起,发现榜样的力量,以学校为中心全方面的进行文明礼仪的培养。文明礼仪的基本素养就是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学校教育的关键,要对父母,长辈,同学,客人进行问好,班主任要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日常规范进行学习,对学生品德观念、文明礼仪的谆谆教导与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升国旗的时候,要知道国旗代表着国家的形象,爱祖国首先要尊重国旗,为此就要求规范升旗仪式,立正,肃穆。此外,公共社会礼仪也会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比如主动排队,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去看戏要进行鼓掌谢幕。一些很小的细节都代表着文明礼仪的基本素养,因此,我们要学习榜样的力量,文明礼仪的教育和爱国主义以及传统美德教育一起构成了文明素质。
        班主任还可以在班会上、文艺联欢会上,定期举办一次以“讲文明、懂礼貌,争做中华好少年”的主题会,让学生们去查找讲文明,树新风,懂礼貌的名人或者是身边的人,然后让他们在班会上到讲台上朗读或者表演出来。组织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变的,比如说让学生各自成立小组,进行角色分工,然后排练情境表演,也可以通过写作文、朗读、图片讲解等形式来向同学们传达名人榜样的事迹,从而给学生们潜移默化的熏陶讲文明懂礼貌的观念。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班级里、走廊里张贴尊老爱幼、有序排队、互相帮助、使用礼貌用语等图画,讲文明懂礼貌的学习环境就营造成功了。
        学生时代是很容易和同学发生口角矛盾的,教师既要让他们清楚自己不对的地方,也要教他们学会如何正确的沟通。比如甲学生在画画的时候,乙学生不小心碰了一下他,画笔一歪,让快要完成的画横加无来由的一笔。因此甲学生非常生气,转头就道:“你没长眼睛啊?”,乙学生本来挺愧疚的,一听这句话,也跟甲学生杠上了。
        班主任遇到这种事情,首先要了解事情经过,然后告诉他们:“老师听清楚了,乙学生并不是故意的,如果他是故意的,这件事的主要责任就是他。但是他是无意碰的你,本来挺愧疚的,但是因为你骂了他,他是不是就生气了?结果两个人都生气了,吵来吵去,画也没恢复原样,有什么结果呢?”
        然后教师接着说:“老师平日就耳提面命说凡事要多使用礼貌用语,我们现在来试试用礼貌用语说话,你们还会吵架么?”甲、乙方同学按照教师的建议,又重新对话了一遍:
        乙同学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甲同学说:“没关系,就是刚画好的画弄脏了。。。”
  乙同学说:“实在对不起,我帮你看看吧,看看怎么才能恢复。”
经过这一番对话,也让两个学生设身处地的知道了礼貌用语对于矛盾的化解作用,乙同学也努力帮甲同学将画恢复好,两个人之间的嫌隙也就烟消云散了。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不应该只教书,更应该教人做人,学生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人生之道的学习。”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最多的,因此教学环境也是教育学生最好的场地,如果连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忽视了文明礼仪的熏陶与引导,那么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不不利的。文明礼仪教育可以锻炼他们说话的语言文明,举止风度、态度谦和等。比如在平常上课、下课的时候应当让学生学习尊重老师的礼仪,比如向老师问好,对老师说辛苦了,上下课说老师好,同时为了要求规范上课秩序,老师让学生在发言前要学会先举手,发言的时候身体不能七扭八扭,要举止大方。还要注意规范秩序遵守规则,教师要当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发现一些不适举当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指正。课堂上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礼仪的学习。
二、注重实践的作用,丰富文明礼仪养成内涵
    俗话说:“实践与理论要相结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文明礼仪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付诸实践,文明礼仪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以练习与学习,比如说过马路要遵守红绿灯交通规则,不能随地扔垃圾等,实践时一切的出发点。
        要对学生进行礼仪指导首先就要进行实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摘掉怎么去引导,比如下达明确且具体的指令,比如说将垃圾扔到指定的地方等,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做。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与孩子的矛盾很容易产生,教师要引导尊重长辈的礼貌教育时,可以下达如下的明确的标准。比如长辈进行讲话的时候,不打断,认真听讲,不要心不在焉。接受长辈训话的时候,如果被冤枉了想要解释的时候,要学会先聆听在解释,这样让学生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在平日见到老师的时候,学生们都要向老师问好,像同学借东西要说谢谢,如果谁没有说谢谢,就可以来告诉班主任,然后让他当着这位学生说十遍谢谢。文明礼仪需要通过反复训练来加强记忆,这也需要长时间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因此帮助人要有耐心,提高在日常接触中的练习,从而帮助他们养出好心态。
        其次,小学生正是比较贪玩的年级,对什么东西都比较新奇,因此如果教师的文明礼仪太过枯燥无聊,就会让他们感觉厌倦,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教学的趣味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比如说练习生活中需要说谢谢的场景的时候,可以通过递东西来进行,让学生在边演边说的情境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比如可以通过唱歌、编舞、演小品等形式来练习文明语言。比如可以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现代文明少年,一组是国风文明少年,让他们用属于规定时代的文明礼仪的方式来问好、聊天与化解冲突。这样也可以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文明礼仪的传统文化知识。
三、注重家校的互动,升华文明礼仪养成主题
        学生在家中也需要注意。在学校有教师监督,可以通过制定文明礼仪规范学生自己,比如把值日活动,升旗仪式都作为规范日常检查,要让学生们亲身行动。还要设置一些不文明规范的规范角,只要有学生听到脏话,就把小纸条放入规范角内,每周都进行统计。都说“言传身教”,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不能自己当着学生面抽烟、说脏话,这是不允许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才可以领导学生,比如每周定期开班会,要夸奖和小物质奖励一些品德、行为文明礼貌的学生,同时还可以开展说文明用语,做礼貌学生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能够备受鼓舞,让他们各自畅所欲言。
        教师还要关注到一些没有做到文明礼貌的学生,不能够只关注优秀的学生,教师在平日与他们相处的时候要多使用文明用语,只有做到爱学生,关怀学生才能够和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第一,学校注重传统的“读书工程”,图书馆内藏书几万册,在有自动化的图书借读功能,每个班级设置图书角,使得硬件设施齐全,从而让学生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都可以受到文明礼仪的感染。第二,在作息时间上进行改变,每天养成早读的习惯,早读文明礼仪的古代优秀文化故事,班级内举行班级大会比赛,对于文明礼仪进行评比,让学生学会审视自己的行为,形成反思习惯。第三。让孩子在游戏中学文明礼仪,比如,小白菜学礼仪,唱谢谢歌等,才能实现自我警醒。每个月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学习,申请,评奖等给每一个孩子对于文明礼仪的表现进行褒奖。评选文明礼仪小天使的称号。
结语:
        最后,以学校为中心全方面的进行文明礼仪的培养。文明礼仪的基本素养就是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班主任要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日常规范进行教学。教师的任务不止是教书,先育人后教书,因此班主任对于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要放在第一位,要坚持不懈,有信心,让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云芳. 教师应该育人教书——浅谈班主任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J]. 科教文汇, 2013(23):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