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教研组的研究与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杨蕊
[导读] 教师备课与专业性培养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龙头
        摘要:教师备课与专业性培养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龙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研工作必须前行。联合教研组可以有效的加强教师的校本研修,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提升。联合教研组通过以课题研讨为切入点,大小教研组双线运行的方式,提升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联合教研组的管理方面,学校要坚持培训先行的原则,以规范的制度引领,并形成有效的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的质量。
关键词:联合教研组;研究;管理

前言:新课改推行过程中,给众多学科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任务都从重视成绩转为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从最初单纯的“讲课”到“说课”再到“磨课”,教学行为的转变更加灵活多样,教师开始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主学习,让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中发掘知识的魅力,实现基本的教学目标。这就被教师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挑战。
一 联合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分析
(一)以课题研讨为切入点
        联合教研组在进行教研的过程中,要以课题研讨为切入点。因为研讨组的教研目标主要是针对某种教学方式,通过研讨将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和适合的课程类型进行总结,这样单纯的以课本的具体内容为切入点就很难全面的展现教研的优势,也没有太多的实践价值。只有课题研讨为切入点,才能够充分的调动教师的教研积极性,从专业学科的角度提出建议和意见,丰富教学方式,从而更好的服务课堂。
(二)大小教研组双线运行
        在组织联合教研组教研活动时,学校应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对备课进行细分,相对成绩不高的班级应该更侧重于基础型大组教研备课方式,让教师在教研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基础知识内容,研讨更适宜于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这种大组备课活动。而相对来说成绩较好的班级,可以组织教师进行高阶型小组备课活动。让教师在教研过程中侧重于知识的应用与拓展,在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更注重对知识的应用。这种层次划分,可以提升联合教研组的效率,更符合学生的利益。
以化学学科的联合教研组为例,在讲解氯气的过程中,联合教研组可以进行大小双线分层次教研。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学生的情况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明确氯气溶于水,掌握跟水的反应,了解氯水的相关特性,通过讲解化学方程式及现实中的氯水的应用,了解认识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如果班中的学生学习能力强,对课本的基本知识掌握速度较快,教师就可以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方式,通过氯气跟水的反应,氯水的漂白,氯气跟碱的反应等实验,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炼出应掌握的知识点[1]。
二 联合教研组教研活动的价值
(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对课堂教学而言,整个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教研组的规划,教研组要和教师的教学实际紧密结合,让整个教学实际和教研组的发展相适应。教研活动可以突破教师自身的局限,集思广益,丰富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通过教研组内的积极研讨,确定当前学生关心的热点与兴趣点,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通过师生良好的互动。从而不断提高教研组的教研水平,激发教研组在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的活力,使教研组的教研能力不断提升。


(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联合教研组的教师要深入地学习,不仅仅是对本学科相关教学方面的学习,还要学习教学理念和教学发展中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对相关教育方针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在学习过程中展开讨论,并通过讨论来提升整个学科的教学水平,从而使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除此之外,教研组进行不断强化的职业道德建设,把新课程改革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摆到首位,使整个教研组沿着一个学习型的目标迈进[2]。
三 加强联合教研组的管理原则
(一)培训先行的原则
        联合教研组与普通教研活动不同,联合教研组成员往往涉及到多个学科的教师,甚至是多个学校的教师联合,时间成本高,管理容易出现松散的情况,因此联合教研组的首要任务不是让各位教师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教学经验,而是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素质培训与职业道德建设培训,通过联合教研组的管理和培训,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且开阔教师的眼界,促进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培训环节结束后,教师根据教研组的课题安排,在进行有效的课题教研活动,这是联合教研组的工作模式和原则。
(二)规范制度引领
        联合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涉及的学校多,教师多,甚至有些联合教研活动还涉及到不同的地区,同时各个学校自身的教研活动就很多,因此要在既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组织联合教研活动是项非常繁杂的活动。任何活动不能缺少制度的规范,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管理,就容易造成效率低下,教研成果少,联合教研过程流于形式等多种问题。因此必须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参与联合教研的人员到场,并且能够有准备的参与相关的教研活动。
(三)形成评价体系
联合教研活动本身是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主观行为,在根据课题进行教研讨论的过程中,很难通过确定的标准对教师的教研活动进行评判,但是为了推动教师联合教研成果的推陈出新,建立必要的评价体系还是非常重要的。在对教师的教研活动进行考核的时候,一定要从多维度进行判断,而不能单纯的以知识含量,课堂气氛为主要维度,还应该考虑到整堂课程教师的设计与安排的合理性,对学生引导力度,以及学生对课堂基本知识的把握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将教师的课堂立体化,而不是单一的,平面化的考核。
还是以化学教研为例,在讲解甲烷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会采用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带动学生对甲烷的认识,并且认识到其应用价值。有的教师则更倾向于通过电子式与结构式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可燃性,稳定性等性质,更深刻的认识甲烷。这些方式都是比较有效的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提升讲课效率的很好的方式,是联合教研的成果,都应该得到认可。

结语:联合教研组教研活动是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必然环节,也是让学生得到高质量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应该提高认识,积极践行联合组教研,创新授课模式,改进考核制度,对备课活动进行深化细分,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 赫秀辉. 区域联合教研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市海淀区东片区域教研联合体为例[J]. 中国教师, 2016(8).
[2] 韩义燕. 新课程下的新课堂——记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历史研讨会有感[J]. 考试周刊, 2016(21):112-112.
[3] 陈薇, 杨琴琴. 研修共同体在多样化教研培训中的成长[J]. 动漫界:幼教365, 2016(8):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