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还处于懵懂学识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教育对他们的人生发展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明确其重要性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重点把握好小学时期的思政教育,将我们的思政教育工作尽快的延伸到我们的小学教育过程之中。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就目前情境下小学思政教育的教育现状以及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小学思政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中小学思政教育;现状;改革策略
前言:
中小学阶段对于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孩子们而言是举足轻重的,同时也应该作为我们思想教育的黄金阶段。但是在现如今情况下,学校对于中小学生的思政教育系统尚不完善,中小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意识也较为薄弱,所以当前情境下我们作为中小学教师就应该以当前学校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为基础,针对性设置一系列比较强的对抗策略,帮助改善目前思政教育现状,促进学校思政教育的顺利进行。
一、新时期小学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存在重智轻德的思想
虽然在新课改之后,我们国家的教育系统强调要重视品德教育,但是在实际中,我们的小学生面临着升初中的压力,初中生又面临着升高中的压力,高中生面临着考大学的压力,每个阶段的学生都需要承载着升学的压力,在这个压力之下学校都纷纷将升学率作为最大的学校办学成果比拼标准,即使是我们国家要求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但是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还是存在着一定重智轻德的思想,而我们也知道,老师是很难运用适当的方法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评估的,所以我们大部分学校还是仅仅将学习成绩当成学生评估的最大标准。即使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发展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我们当前的实际情况中,学生们的智力开发和其品德教育还是没有处于平衡的发展状态之中。
(二)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完善
由于教学资源相对缺乏,很多学校还是让教师们兼任多个科目教学工作。很多学校的思政老师都只是由其他科目的老师兼任,思政课堂也仅仅只是对本宣科,对于学生的教育效果并不强烈,在这其中我们还是应该早日窥见思政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术业有专攻,一个老师不可能真正的把这么多的专业知识技能都加以掌握,而当我们的思政教学老师自己都对思政教育知识掌握能力较低的时候,我们的思政课堂就会变成单纯的教材解读,学生也将得不到更深层次的思想道德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尽快完善我们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增强我们的师资力量,让思政教育从源头上走得更加长远。
(三)思政教育的渠道比较单一
从各个学校思政教育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我们思政教育的教育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大多的思政教育课只是单纯的照本宣科,将思政教育课本内容直接讲解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并没有凸显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地位。而我们学校对于思政课程的考评也大多只是将考试成绩作为最终标准,这都使得我们的思政教育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二、小学思政教育改革策略分析
(一)对思政教育目标进行明确并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虽然在近些年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国家不断的强调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我们思政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是需要进一步的加以转变。我们教师需要加强素质教育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在注重学生们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强调道德教育的发展。在各个方面上帮助学生们提高个人品德素质,帮助国家培养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人才。我们思政教师应该运用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明确思政教育过程中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引领学生们进一步的落实公民道德规范,提高个人素质。
(二)将思政教育评价系统进行全面的完善
我们要想思政教育获得更高水平的发展,就需要建立健全思政教育评价体系。思政教师们也应该选用科学的思政教育成果评价方式,多方面的掌握学生们的道德发展情况,将多种评价方式科学的应用到思政评价体系之中,这个评价体系在传统的笔试考核课程教材内容基础之上,还可以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各个科任教师的客观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等等。思政教师的课程内容也必须与时代相结合,在正确的把握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含义的基础之上,以学生的道德教育为最终目标,充分满足学生们的道德发展需求,让学生们充分的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限魅力,切实的明白诚信守法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拓宽对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
目前情境下我们思政教育的渠道还是比较单一的,就此而言,我们应该扩展思政隐性教育渠道,重视隐性教育的重要作用。首先,我们的思政老师一定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隐性教育的重要性。全方位的理解。思政教育的本质和其最终目标。充分的发挥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让我们能够通过隐性思政教育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的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当前的思政教育不仅存在着重智轻德的思想问题,而且我们思政教育的评价体系还尚未完善,思政教育的教育渠道还比较单一。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对中小学的思政教育目标进行明确,并充分的转变教师们的思政教育观念,进一步的完善我们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扩宽我们的思政教育渠道,帮助我们的学生更深层次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我们的思政教育顺利发展进行。
参考文献:
[1]李保红.新时期中小学思政教育现状与改革策略探析[J].新智慧,2020,(4):59.
[2]教育部等五部门发文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J].广西教育(教育时政),2019,(11):26.
[3]文朝贵.巧用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8):499-500.
[4]武莹.基于教师角度的高校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J].科学咨询,2018,(50):15. DOI:10.3969/j.issn.1671-4822.2018.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