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将老师、学生都禁锢在家,空中课堂在互联网的加持之下如火如萘地展开。教师在家备课、在线集备,利用在线+离线授课方式推进教学进度,学生居家上课、移动学习,只能依靠自觉跟上学习进度。学生在这种脱离学伴推促、脱离老师监督的情形下学习,自学能力核心素养是其有效学习的保障。本文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利用互联网+校本教研提升集体备课的目的性,研究有针对地利用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校本教研 移动学习 自学能力
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来,各地加大了对教育的信息化硬件投入,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以图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冠疫情把教育信息化推向了更纵深的发展,除了发现教育信息化投入的短板——如居家备课、居家学习情形下,疫情期间堆放在封闭学校的高尖精设备帮不上忙,如空中课堂的有效开展更多依赖的是商业化硬件、软件的普及,与互联网公司合作采用云数据社会服务的方式比学校构建完备的硬件软件资源更靠谱;还能发现老生常谈的问题——如老师的集体备课比各自为战更有效,针对特殊情况的备课需求更为迫切,学生的自控力、自学能力等核心素养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所在。
一、国家基建投入使移动学习方式的推广具备良好的硬件条件和社会条件
历经数轮基建投资后,我国在互联网基础设施提量提质,村村通电话(移动网络覆盖)基本达成。带宽提速降费政策导向使4G网络覆盖到了乡镇,5G时代指日可待。带宽的跃升、移动设备的普及使教学教育手段和学习方发生了变化。智能手机和平板的各项功能已经趋同于便携式计算机,在线视频会议服务的实时传播功能日趋完善,以抖音和哔哩哔哩等为代表的移动视频服务提供多元化视频资源,受众越来越年轻化、低龄化,互联网+移动学习方式在教育领域逐渐崭露头角。
在这种大环境下,一味地抵制互联网、禁绝中小学生接触网络和移动设备是不可能的任务,甚至容易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就像电子媒体与纸质媒体之间的互补发展一样,电媒的便捷传播不能完全取代纸媒成为传世经典,纸媒的厚重深度也不会不自觉妨碍电媒直达人心。有见地的教育者(包括家长和教师)应当考虑构建安全的移动学习环境,通过家庭、学校协力教育因势利导,对青少年进行适时、正面的引导,合理利用移动设备进行互联网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二、互联网+移动学习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优势互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互联网突破了空间、地域、时间的限制,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反馈更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推送。学生的预、学、复三部曲更为自由,学习效率有可能得以提高,学习者从云端知识吸取营养以拓展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技能储备。教师在互联网上能获取更多教学资源,能根据对学习者的大数据分析,知晓学生的薄弱环节,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
家长在开放的互联网课堂形式下,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只要有意愿也可以成为“学生”补足自身教育知识的短板,成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与孩子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互联网+教育海量资源、多种交互、精准反馈等特点更有好地促进家校教育互通。
目前市场上各种优秀的网络教育资源库和APP资源丰富、技术成熟,使用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但使用的决定权和引导孩子的职责还是要落在家庭和学校身上。利用互联网+移动学习方式,利用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特点创设自主学习途径,促成孩子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冲动往创造方向使力,把老师家长要我学转变成我要找方法学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网络学习中常见的微课的设计理念为“时短精准”,大多用视频讲解、动画演示等方式精讲一个知识点或者思维点,时长不超过十分钟,有效照顾到青春期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帮助孩子们对知识进行深度读解。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学模式,通过有趣的教学方式、精准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实现了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如果师长在学习过程中加以引导,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他们的自行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
三、校本教研在互联网加持下更能照顾学科特点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目标
移动学习方式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其引领权更多的还要由教育工作者把持。准确地说,教师要负起引导孩子使用移动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责任,利用互联网罗织独立学习能力培养的网络,为提升孩子的独立学习核心素养提供助力和护航。不能将“孩子自控力低”、“互联网学习效率低”等作为禁绝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借口,同时也不应该将“智能化学习”、“大数据推送”等作为不监管学生学习行为的理由。比如教师在构建网络课程的时候,多考虑知识导入的合理性,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得到提高;在教学互动方面,少一些预设性教学行为,设计多种教学互动方式,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维护;在教学测评环节,除了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情况,还要考虑学生的受肯定的需求,多一些个性化的赞赏、表扬,使用生的学习热情得以维持。
移动学习与传统的面授学习在可持续育人功能方面或许有独到之处,比如碎片化学习适合学生灵活化安排学习时间,在线化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自行选择学习进度。但如何提高移动学习教学方式的教学有效性,还要围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这个核心目标之上,并且移动学习方式更多要考虑如何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核心素养之上,才不会使互联网宽松到散漫、自由到茫然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在互联网环境下,提高在线课堂的实施效率,教师的课前有效备课、课后反思改进等教师自省行为更为方便。集体备课从线下转到线上,考虑学科核心素养在大数据加持下更能保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互联网+移动学习方式强调自由自主的个性化学习,值得使用各方进行有益于学习者核心素养提升的探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育的参与者体验了互联网+移动学习方式苦和乐。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有效的教学研究,围绕提升学生的自学核心素养,使移动学习方式更好地助力学生的成长;家长以信任作为基调,加强对孩子的学习行为监管,为孩子营造自主发展的环境;学生自觉提高自控能力,在师长引导下主动利用包括移动学习在内的各种学习手段,使自身的学习技能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