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示范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李蔚蔚
[导读] 安徽省图书馆通过“盲人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示范应用”项目的开展
        [摘  要] 安徽省图书馆通过“盲人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示范应用”项目的开展,通过品牌阅读活动的推广、视障和助盲人员的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提升了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助残水平,也为文化助盲活动的开展带来启迪。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视障读者 阅读推广 文化助残
Research on Reading Promotion of Blind People and Demonstrative Applica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Li Wei-wei
(Anhui Provincial Library, Hefei, Anhui 230001, China)
Abstract:The Anhui Provincial Library has achieved good social effects and promoted public libraries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the "Blind Reading Promo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 project, the promotion of brand reading activities, the training of visually impaired and blind persons The level of cultural assistance for the disabled also enlighten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ssistance activities for the blind.
Keywords:public library, visually impaired readers, reading promotion,cultural disability,blind

[中图分类号] G258.2

        安徽省图书馆是国家标准《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GB/T 36719-2018)的起草单位之一,一直致力于获取服务资源、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为全省79.2万名盲人提供信息和文化服务。2016年,安徽省图书馆成功申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中国视障文化资讯服务中心的“盲人阅读推广和社会教育示范应用”项目,通过量化指标考核带动安徽省图书馆视障服务水平的提升,为安徽省公共图书馆培养了一批视障服务馆员和志愿人员,形成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品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盲人走进图书馆和利用图书馆。“盲人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示范应用”项目已经顺利通过验收,回顾建设历程,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把盲人阅读推广活动持续开展下去并覆盖更广泛的地区和更多的人群,是该项目的出发点,也是公共图书馆应尽的责任。

1 盲人阅读和社会教育活动回顾
    在“盲人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示范应用”项目实施过程中,安徽省图书馆在中国盲文图书馆的资助和支持下,着力于三个方面的工作:盲人阅读和听书活动、盲人心理和设备使用培训、视障服务馆员和志愿者的培训。
1.1打造品牌活动:“残障人士读书文化日”和“视障读者看电影”
        “残障人士读书文化日”是安徽省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品牌活动,在残障人士中有良好的口碑。针对视障人群,安徽省图书馆举办了六期专场活动,360多名视障读者参加。活动包括:历史文化知识视障读者系列专场讲座、“欢度国庆 喜迎十九大”视障读者座谈会、“宣传十九大,讴歌新时代”残障读者专场讲座、“用爱倾听  敬业前行”刘芳报告会和“书香致远,文化助残”读书沙龙。
        专场讲座的主讲人都深受视障读者喜爱,如“新安百姓讲堂”最受听众欢迎主讲人高贵和老师、盲协副主席石巍、安徽残疾人论坛创建人陈红燕、“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刘芳,等。专家们通过报告讲座,鼓励视障人士跟紧新时代步伐,自立自强,实现人生价值[1],刘芳的报告会和沙龙更是吸引了很多外地的残障读者自费来到现场与刘芳老师交流互动[2]。
        “残障人士读书文化日”专场活动的开展,增强了视障读者的学习、写作和交流能力。在中国盲文图书馆2017年“书香承载梦想,阅读点亮人生——全国优秀盲人读者”评选活动中,安徽省图书馆推荐的视障读者刘春红获得“优秀盲人读者”称号,赵淑芳、陈文娟、曹宇辰获得“阅读达人”称号。她们的获奖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效益,激励了更多的视障读者参与各种活动。
        盲人获取信息依赖于视觉、听觉和触觉,除了阅读和讲座,听书、听电影也是深受盲人喜爱的活动。项目实施阶段,共组织“视障读者看电影”9次,服务180人次。为了兼顾视障陪同人员和视障等级较低读者的需求,选择播放的都是音质、影像和故事都广受好评的电影,如《肖申克的救赎》、《集结号》、《疯狂动物城》、《机械公敌》等。
        “视障读者看电影”活动使得视障读者能够与普通读者一样接触影院电影,可以与常人一起探讨影视作品。在视障读者的激励之下,安徽省图书馆对残障活动室进行了扩建改造,以便更多的残障读者能够享受这项服务。
1.2 盲人心理和设备使用培训
        “看不见的世界,我们‘看见’了什么?”,这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合肥特殊教育中心教师张如霞的讲座主题,通过辅导,帮助视障读者树立自信,勇敢面对生活。
        无障碍设备是视障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辅助工具,安徽省图书馆邀请合肥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王培老师为视障读者开展“盲用读屏软件介绍与使用”讲座,现场教授如何下载、安装和使用读屏软件,详细解答视障读者日常使用读屏软件时遇到的问题。
1.3 全省视障服务人员业务培训
        2017年6月,在省文化厅的支持下,安徽省图书馆承办了中国盲文图书馆的“文化助盲志愿者骨干培训班”,50多位来自省内各县市图书馆的负责人和志愿者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5位来自北京的专家老师,从志愿服务的政策导向、志愿精神、工作流程、具体实践、服务技巧等方面作了精彩的授课,参训者学到了文化助盲助残工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在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安徽省图书馆邀请合肥特教中心视障部秦娟为助残志愿者开展“我是你的眼——盲人志愿者服务知识培训”。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应用,不仅能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还能更好地为视障读者提供优质实效的志愿服务,促进“盲人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示范应用”项目踏实有效。
        安徽省图书馆作为安徽省内公共图书馆的龙头馆,具有对市县公共图书馆进行业务辅导的义务和责任。

为提高省内公共图书馆文化助盲志愿服务水平,建立完善文化助盲志愿服务队伍,安徽省图书馆在安庆市图书馆的协助和中国盲文图书馆的支持下,举办了“安徽省公共图书馆文化助盲志愿服务培训班”,中国盲文图书馆文化教育部副主任范兴坤、口述影像项目部主任乌日娜、辅助技术研究所产品经理周玮琪,分别从志愿服务助力盲人阅读推广、无障碍电影讲解与制作、盲用阅听辅助产品介绍及使用等方面为近百名学员做了精彩的授课。培训课程契合盲人文化需求,宣传文化助盲理念,促进文化助盲实践。
       
2 “盲人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示范应用”项目的作用和社会效益
2.1 发挥公共图书馆职能,提高残障服务社会关注度
        对于公共图书馆来说,开展残障服务是其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的要求,也是其自身建设的需要,在促进社会平等、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盲人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示范应用”项目推进过程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视障服务,让更多视障人士走进图书馆,并以此为契机在社会中形成示范效应,吸引社会大众关注视障群体及视障服务。其中“宣传十九大 讴歌新时代”视障读者专场讲座及“用爱倾听 敬业前行”刘芳报告会等活动受到《安徽商报》、合肥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提高了社会大众对于视障服务的认识和关注。
2.2 加强视障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视障服务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助盲服务工作,必须打造专业志愿者队伍。在为视障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于视障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残障室的维护、盲文资料的借阅等基础工作之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盲人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示范应用”项目促进了视障服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增强了馆员视障服务意识,提高了助盲服务水平,为进一步推动视障读者阅读推广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基础。
       
3 开展“盲人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示范应用”项目的意义
        本项目的开展,是安徽省图书馆第一次尝试使用社会资金和专项资金、面向特定读者人群进行服务能力的升级,不仅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得到了提高,锻炼了服务队伍,也为图书馆以后各项服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意义。
        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是以书刊借阅为中心的,以全面、快捷、方便为服务要点,而针对视障读者的服务,是以人(视障读者)为中心。这种转变需要图书馆充分了解视障读者的需求,用看电影、听讲座等方式,吸引视障读者走进图书馆、走进社会,与普通人一样享受交流的乐趣。
        “以书刊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不仅是思想意识上的转变,也给馆员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支充满活力的助残服务队伍是图书馆做好视障读者服务的基本保障。本项目的实施,图书馆馆员志愿者充分协作,从各项活动的筹划、设计到项目的实施和保障,从了解到理解,从体力到知识,真正在人文层面上给予视障读者关心,才能换来视障读者的参与和好评。
        重新定义图书馆的资源。传统的图书馆馆藏资源主要是文献,当我们把视野聚焦于视障读者等特定的人群时,我们发现有更多类型的资源需要补充,如盲文读物、视障读者服务场地、盲用阅读设备,等等。正是借着本项目的开展,安徽省图书馆的盲用资源从无到有,逐步丰富起来,服务场地得以了扩建和改造,到馆的视障读者人数和人次都逐步增加。

4 “盲人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示范应用”项目的启示
        “盲人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示范应用”项目的实施为公共图书馆的视障读者服务提供了经费、资源和业务支持,为公共图书馆积累了大量的助盲服务经验;同时把阅读推广活动和座谈会相结合,视障读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暴露出存在的不足:人员编制不足、无障碍设施不完善、助盲服务不全面等。“盲人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示范应用”项目虽然已经结项,但它带给公共图书馆文化助盲活动的长期开展很多启示。
4.1 重视服务品牌的作用,扩大服务品牌的影响力
        文化助残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的一项服务品牌,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图书馆要在硬件设施、环境布局、业务能力和组织文化上长期努力,保持和发扬服务优势。活动形式要更加丰富,通过组织展览、讲座、参观、读者活动等,把党的政策与盲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真正了解盲人的特殊困难,真正走进盲人的内心世界,切实满足盲人的实际需求[3],才能激发视障读者走进图书馆和利用图书馆。
4.2 提高志愿者队伍素质,保障文化助残志愿服务长期健康发展
        文化助残志愿服务具有特殊性,服务的形式、内容、组织都需要精心策划和安排,对志愿者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积极奉献,热情主动,具有较强的社交和协作能力,具备一定的服务专长……配备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是保障文化助残志愿服务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
4.3 寻求合作,共谋发展
        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由于经费、人员编制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各级图书馆普遍存在视障服务人员专业性不强、业务水平不高,甚至没有配备专职视障服务人员等现象。残障服务专职人员的匮乏,就会导致大型残障活动中人力资源不足。今后,图书馆应积极促进与省、市残联和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交流合作,争取中国残联和中国盲文图书馆的支持,整合馆内外各种资源,壮大助盲志愿服务队伍,促使服务效益最大化。
       
        2017年9月13日,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国残联联合在京启动“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利用“一个平台,两个渠道”,向盲人提供精准并可定制化的信息资源,帮助盲人更好地学习科技文化和专业技能。“盲人阅读推广与社会教育示范应用”项目和“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都是解决盲人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系统性文化惠民服务[4],要满足盲人的阅读和文献信息需求,不仅需要图书馆通过创新阅读活动形式激活盲人的阅读需求,更需要社会各界和图书馆之间的协同服务和持续努力,才能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让更广泛的视障人士享受知识。
       
[1] “宣传十九大 讴歌新时代”省图残障读者专场讲座举行[EB/OL]. http://news.wehefei.com/system/2017/12/01/011156257.shtml (2017-12-07)
[2] 为“做一个好老师”的信念坚守24年 “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来合肥作励志报告[EB/OL]. http://news.wehefei.com/system/2017/12/11/011162251.shtml (2017-12-11)
[3] 李红,郝淑红.新时代文化助盲服务探索与实践——以山西省图书馆为例[J].晋图学刊,2018(04):16-19.
[4] 方燕云,田珈宁,吴晓红.公共图书馆助推盲人数字阅读实现途径研究[J].图书馆界,2018(05):82-85.

作者简介
李蔚蔚(1970-),女,河南滑县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和读者服务,主导的图书馆残障读者服务多次获得政府和行业奖励。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