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孔园园
[导读] 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布置作业的形式单一
        摘要: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布置作业的形式单一,不同的学生,做相同内容、相同标准、相同要求的作业,并非“量体裁衣”,这种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学困生“消化不了”,学优生“吃不饱”的现象,降低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而,教师应该就 “如何更好地把握新课程标准,如何端正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如何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对数学作业做出分层设计。
关键词: 数学作业;  分层;  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创新的意识已经深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新课程标准对作业练习设计提出了要求:一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重视基础性,增加选择性,体现时代性。二要优化练习作业的结构与组合,注意加强整合,加强选择,强调均衡等。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作业个性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学习机会”。
        下面是我关于在八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分层作业的点滴体会。
一、确定研究目标和方案
         我根据研究方案开展调查工作,最后确定主要研究目标班级及确定学生分组。主要针对我校八年级(1)班35名学生按七下数学期末成绩首次分好小组,本班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其中学困生有16人(60分以下),中等水平的有10人(60~85分),学优生有9人(85~100分),对此次研究具有代表性。把学生分层是实施作业分层的基础,遵循“多维性、自愿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并且我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等方面,使作业分层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和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数学作业分成A、B、C三个层次,在此过程中,我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并且鼓励学生暂时的分组是为了大家的进步,而且每次测验后会有新的分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良性竞争,培养良好的学习气氛。
         我主要实施俩项任务,课内练习分层和课外作业弹性布置。因此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要精心设计编排课堂练习,或重组教科书中的练习,对低、中层学生要求紧扣课本,低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基础巩固性练习,并通过学生评价,来反馈数学作业的“量”和“质”是否科学、合理。


学生分类标准及作业设计形式
级别    学生特点    作业设计形式
A    基础知识薄弱、行为习惯差    概念回顾、基础练习题
B    学习态度良好、基础知识一般    增加综合性习题
C    学习态度积极、基础知识扎实、有上进心、爱动脑喜爱钻研    开放型试题、思维拓展型试题并进行数学竞赛评比、
        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采用滚动式,在每次测试之后对学生重新分组,这样既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斗志,对学生起到减负增效,缩短书面作业的时间,拓展优秀生的能力,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相互合作等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能力。
二、作业分层设计的类型(根据课题的特点)
①设计分层化作业---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分层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让每个学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完成并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②设计实践性作业---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调查式、动手操作式、解决生活问题等实践性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
③设计趣味化的作业---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的爱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设计趣味化的作业,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④设计开放化的作业--拓展学生的思路,拓展学习的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分层作业的实施
        评价分层: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即评价分层。对于A层同学的些许进步应采用激励评价,鼓励他们努力坚持,并在B级中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成为师徒关系,互帮互助学习。对于B级的学生鼓励其拔尖,突破自我,在C级中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成为师徒关系,互帮互助。而对于C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采用竞争评价,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努力奋进。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测评分层:对A、B、C三个级别的学生,自己设计出三个级别的测试卷,每个级别的试题再分易、中、难三个级别,目的是对同一层次的学生也要做到拔高,激发竞争意识。在同一级别里,选出优秀的学生,分别给与表扬。
        对比初期和末期的调查问卷结果,发现学生变化相当大,其中对数学感兴趣的人数增多。我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学生明显感到数学作业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其中成绩好的同学在实践、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后进的同学完成数学作业的态度转变了,从被动变为主动,按时上交作业,并且认同作业分层对于学习数学有很大的帮助,对今后的学习增加了信心,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同时也得到了家长的赞同。
         五、分层作业实感悟
1、初中数学设计分层作业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素质,转化差生,培养优生。
2、可以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摒弃了缺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别的矛盾,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3、突出了教师主导,强化了课内外的结合,真正把学生从“满堂灌”、“齐步走”、“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全面素质。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班级形成好的学习风气。
    学生保持对分层作业的新鲜感的关键是分层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教师评价的多样性,因此教师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编排设计习题。在《培养智慧的孩子》一书中有一句话我想与大家一起分享:给猴子一棵树,给老虎一座山,给骏马一片草原,给鱼儿一条河流;这样你才会得到一只生机勃勃的猴子,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

参考文献:
[1] 数学作业设计要形式多样[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04期
[2]作业分层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新校园旬刊》,?2016(3)
[3] 基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下的作业分层设计分析; 《考试周刊》,?2013(6):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