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进步的前提下,我国各行业开始走上深刻的变革之路,教育领域也随之创新出各种不同且新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微课凸显出其优势,成为目前教师探究的新内容,旨在将其应用于日常教学,提升整体的授课效率。小学数学的课堂中,教师及时转变理念将微课引入教学,改变以往的讲授手段,丰富新时期下的教育形式,为学生营造出饱含时代气息的课堂,使之更好地参与进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愿意紧跟讲授节奏探究更多的知识,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微课逐渐成为教师授课的选授,让小学生接触丰厚的教学资源而燃起兴趣,更有效地完成日常的学习,凸显出微课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微课;应用;策略
微课属于一种全新的互联网下的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灵活和便捷性等特点,如何对其进行合理的应用已是教师比较关注的新课题。为了保证将微课有效地融入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新颖且高质的微课内容,符合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使课程的内容有趣和易懂,有着一定的导向性,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微课的应用中,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知识中的节点来设计微课内容,精心地进行知识的划分,收集学生在参与中的意见,凭借课后的成效对微课的节奏进行相应的调整,满足其真实的需求。教师将微课与课堂结合,创新采用较为开放式的讲授方式,打造出自由与民主并存的教学新模式,跟上时代进步潮流,提升整体的授课质量。
一、微课与课堂结合,简化重难点
微课的应用是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将知识展现给学生,可以用于课上和课下,有着较为灵活的特点,更凸显其便捷性,受到师生的青睐。教师可以将微课引入日常的课堂中,与传统的讲授进行互补,创新出愉悦且有趣的气氛,放松学生紧绷着的大脑,集中其原本短暂的注意力,将重难点进行一定的简化,使之感受到数学所蕴含的逻辑性,吃透所学的内容,以往的枯燥感逐渐消散,随之而来的是饱含的热情,提升整体的参与度。教师借助微课的灵活性,将以往学生不喜欢接触的内容制作不同形式的动画或视频等,找准时机在课堂中进行播放,在这种较为有趣的手段下让学生紧跟讲授节奏,教师通地点拨使之轻松地理解书本中的重难点,做到微课与传统讲授方式的结合与互补。
例如,在讲授元角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能动画的方式播放出喜洋洋购买糖果的片段,让学生看到生活中获取所需物品的时候该如何使用人民币。这时,教师提问“钱可以买到我们想要的东西,但首先我们要知道手中的钱是不是足够,它又是可以随意使用的吗?”,学生凭借以往的生活经验回答“钱的多少不一样”、“1块钱可以买2个棒棒糖”,教师点拨“1块钱为什么可以买2个棒棒糖?”,学生开始质疑“1块钱可以分开吗?”,随之教师引入“元角分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可以分开,也能组合在一起,就像神奇的魔术”,学生马上产生了好奇心并将其转换为求知的欲望,教师开始讲解其中的换算关系,使之在注意力较为集中的情况下掌握这一课程的重点,即换算方法。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微课向学生展现使用人民币时的礼貌用语等,体会到数学在生活的实用性,继而懂得爱护和整理人民币,顺利完成教学的目标。
二、借助微课,培养探究能力
新时期下,教师已转变陈旧的理念,以生为本来设计讲授的方案,凸显出学生在整个课堂的主体性,使教师的定位发生一定的改变,借助微课为讲授提供优秀的资源,通过新颖的内容引发小学生的质疑,培养其探究的能力。
例如,讲授三角形的高时,数学教师首先借助微课已提前录制好相关的视频并在课堂中进行播放,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较为直观地看到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对该内容有着简单地了解,也建立起初步的一种认知,好奇并产生质疑“如何去寻找三角形的高”。然后,教师提问“直角三角形会有几条高?”,顺势将学生分成4-6个小组去谈论,学生在分享自身想法的同时多条思路碰撞,迸发出创新的意识,发现直角三角形可能有三条高,也思考“如果是锐角三角形也会有三条高吗?”,教师从旁点拨,让其尝试绘制不同三角形的高,学生在动手中验证自身的想法,体会到一定和成就感,愿意紧跟讲授节奏了解更多的内容,形成终身的探究精神。
三、利用微课,巩固知识
小学数学所涉及的内容有着一定的关联,相似的知识点也较多,故对比的讲授方式是探究其中联系的手段。新时期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对比教学更加直观化,辅助学生在观察时能较易发现其中的共同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做到后续的举一反三,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巩固新旧的知识,为后续不断加深的课程打下更为扎实的基础。
例如,在折线统计图的讲授中,教师利用微课的优势,通过视频的播放将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以动态且连贯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代替以往的板书过程,节约课堂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讨论,打开思维空间吃透所学的内容。微课的应用下,两种统计图同时呈现给学生,使之看到较为明显的对比,发现其中的不同,马上转运思维联想到多种统计图,如:天气、收入、股票等,也掌握在什么情况下选用单式或复式的统计图。教师随之给出相应的已知条件,让学生尝试绘制统计图,使语言、视频与动手完美地融合,使之在脑中留下形象且深刻的记忆。课下的时间,教师还可以录制书本内容中没有的内容,将多种统计图以视频的方式通过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时间和喜好来选择观看,从不同形式的统计图中读取数据变化的趋势,对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
结束语:
微课的出现为教学开辟出一条新的改进途径,能够较为有效地使学生在新颖的环境下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小学数学的课堂里,教师将微课应用其中,通过多样化的微课内容,以简单且易懂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缓解以往课堂的枯燥感,使之更好地参与进来,释放出自身的潜能,做到全方位的成长。实践中,教师不断地反思,巧用微课简化书本知识中的重难点,对学生的思维有着一定的启发,使之萌生创新意识运用所学内容去验证自身的想法,满足多元化的求知欲望,也在无形中让其形成终身的探究能力,构建出高效的教学,跟上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以微课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J].李彬.学周刊.2020(04)
[2]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焦鹏.西部素质教育.2019(24)
[3]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巧妙应用[J].陈慧君.考试周刊.2019(36)
[4]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戎杰.考试周刊.2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