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教学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研究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字:情感教育;小学语文;实施策略
从古至今,教育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作用更加突出。其中,小学语文教育作为教育的起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优秀行为和建立良好的品德也十分重要。调查表明,目前情感教育是广泛实施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也就是说,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基于他们的全面了解,从他们的内心感受,积极引导和感染他们的情感教学,使得其在课堂中除收获知识外,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从侧面建立其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增加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感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1.1有利于促进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
小学生由于心智不够成熟、年龄较小,其人格的形成尚不够健全,需要学校老师、家庭家长的教育、引导和支持,其中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过去几年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可以发现,教授重点位于语言文学上面,对于其情感方面的教育较少涉及,这对于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十分不利。因此,通过将情感教育增加至小学语文教育中,不仅能使得学生切身感受语文故事,建立情感联系,陶冶其情操,更有利于其独立人格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
1.2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现有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往往是各类典范、诗词歌赋,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免有些枯燥,进而使得教学质量较低。而将情感教育引入到课堂当中,可以使得学生在娱乐的同时获得知识。由于不同情景下记忆力会有所差异,建立优质的情感、愉快的情景不仅能使得学生以更快的速度获得知识,更能使得其铭记,且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为高涨,进而对于教学质量的改善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3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纵观语文课本可以发现其包含的内容丰富且知识零碎,外加部分老师因为课业进度问题而加快讲课的步伐,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不易掌握知识内涵,有囫囵吞枣的现象,长久下去对于小学生未来学习兴趣十分不利。然而将情感教育加入语文教育当中,合理运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纽带,建立舒适的授课环境,能在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更好的师生关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小学语文教学是情感教育的重要体现,对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字词,还要逐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最好方法便是在学习过程总融入情感因素,只有将情感因素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与学习中,才能够提高小学生对语文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理解的同时,也能够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对策
3.1以情感营造教学情景
受限于年龄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对于情感的感受、表达都较为表面化,因此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自身与小学生之间的情感建立,通过营造恰当的情景建立小学生的情感联系,使之运用到语文的教学中。比如,老师在教授《金色的秋天》一文中,可以在带领小学生阅读文章的同时观看一些有关秋天的图片或者视频,同时结合秋天的属性来声色并绘的进行文章朗读,使得小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并对文章所写做到更好的领悟。小学语文教材的显著特点在于无论是哪种题材的课文,其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引导小学生对课文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同时也要通过相应的教学手段使小学生能够从实际锻炼中获得情感,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技能。
比如在课文《乌鸦喝水》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语文教师要通过对小学生的引导,使小学生了解乌鸦喝水课文的内涵,其次教师要通过让小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设立试验内容,通过相应的试验,明确乌鸦能够喝进水的情况,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乌鸦能否喝到水,与其自身的努力有直接的关系。通过此方式的教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只要小学生能够感受到相关课文中的情境,便能够通过更加细心的感受生活,从而理解课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3.2增加亲身体验获得情感教育
由于作者各人生活的差异和写作目的的不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因此,老师在教授小学语文文章的过程中,除需要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外,仍需要建立小学生对于作者文章主旨的把握和体验,为了达到该目的,体验式情感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比如,在《乌鸦喝水》一文中,老师通过口头的表述使得学生了解自身努力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乌鸦能否喝到水,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通过分组实践的方式,让他们亲身体验并记录自己搬运石头的次数和能否取到水的次数来深刻体会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将亲身体验融入到情感教学中,使得学生高效收获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动手操作、细心观察世界的能力。
3.3深层挖掘作者情感来增强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中文章的筛选十分严格,因为其对于小学生的影响较大,因此文章多较为经典,且其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往往较为隐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授一篇文章时,需要对文章主旨进行深入挖掘,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时要注意情感的导入,除通过优美的语言将隐藏的各类情感予以表达出来外,还可以运用感性等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感情色彩中,使之能更为深入的体会国家情、友情、亲情等,对建立其正确的情感观十分重要。比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中,作者除歌颂雷锋的优良品格外,还要表达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针对文中案例进行解读外,还可以通过额外的雷锋事例来使得学生体会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并引导学生学会时刻为他人着想,完善其人格的建立。
3.4在语文教学中把握教材中的情感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把握教材中的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的重要策略。在小学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中明确规定了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要求,必须要培养小学生热爱文字和文化的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字词优美的小诗、严谨的长篇记叙文,都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凭借,是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以及情感陶冶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课文感情的侧重点,对小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渗透,把握教材中课文的情感,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4结束语
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不仅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更能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本文在分析情感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下,提出以情感营造教学环境、增加亲身体验获得情感教育和深层挖掘作者情感来增强情感教育三点策略,以此来对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具有较为实际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秀芳.如何实现“春风化雨”般的小学语文情感教育[J].教师,2016(4):62.
[2]王顺佳.探讨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6(4):243.
[3]赵春凤.刍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赤子,2015,000(06Z):P.198-.
[4]于洁.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快乐阅读,2015(14):84-.
[5]丹增达瓦.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