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目的。而听、说、读、写能力是一个人思想的思维体现,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根本任务。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深层思想内涵,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内容。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开始注重对学生描写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描写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通过学生对文章中的描写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利用微信进行课外沟通,开展课外阅读教学
学生在假期时间比较充裕,有较多自主阅读的时间。教师可以通过微信打卡的方式督促学生进行阅读。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各学段的教学实际,提供给符合学生认知的书单目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书单中挑选书籍进行阅读,列出自己假期的阅读计划,每天按照计划在微信打卡程序中进行打卡。打卡的内容既可以是通过文字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读后感,也可以通过语音的方式说给大家听,还可以通过拍照的形式,向大家推荐好看的书籍。在群组里每位成员都可以随时发表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评价,还可以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单独交流,探讨阅读中碰到的问题,实现异地同步协作化阅读。教师、学生、家长可以通过网络相互评价,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分享阅读的成果,分享评价的内容。微信打卡的方式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亲子之间的阅读监督,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从而实现“人人都是读书人,天天大家来读书”的目标。在假期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读书汇报会,将网络交流延续到现实交流中,让学生分享阅读的收获,检验学生阅读的情况,给予学生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收获阅读的快乐。
二、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前的应用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前完成教学重点内容的学习,在课上师生共同探讨,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将重点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课前自觉主动完成自学任务,对阅读教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进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将阅读教学内容整理为课件,其内容可包括背景介绍、作者简介、阅读内容梳理、重难点内容等,将其发送至教学平台,学生课前主动下载,结合阅读内容进行自学,整理出自己无法掌握的内容,并提出问题,在课上进行交流,进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需时刻关注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及时提醒学生要完成预习任务。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提前要准备课件,简要介绍寓言故事,并延伸《伊索寓言》的相关知识,其中还可插入相关动画视频,教师制作完课件后,将其发送至教学平台,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自学课件,从而通过阅读文字、观看视频掌握故事内容,然后提出自己不能够理解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预习情况[1]。
三、多媒体能够存储大量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阅读材料
2011年修订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都应注重阅读教学任务,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于教学形式的限制,学生朗读、默读、自由读课文的时间很少,更不要说有效的阅读量,但是群文阅读教学需要的正是阅读量。而多媒体教学只是解决了没时间看这个问题,帮助小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多媒体可以被用来进行各种教育方法,如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和其他教育信息。借助多媒体中可存大量的教学信息这个优势,可以用多媒体存储阅读材料,学生遇到的生字词或不懂得句子等便可以随时查阅,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标准读音和生字读音等。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比较简单,而多媒体教学技术恰恰能生动、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文章所要表现的,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更方便的认知和了解。当教师在教学中尝试使用多媒体,使学生入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将使围绕一个中心为中心的集体阅读课,让学生能理解阅读它的妙处。
四、利用科学技术,提高阅读兴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应用在教学当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采用更加科技化的手段,来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教学,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使学生对于阅读充满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教学。多媒体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对于教师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重点,进行制作。教师可以添加一些优美的图片和动听的音乐,也可以插入一些简短的小视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造出一个适合进行阅读的课堂环境,方便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图片、视频以及音乐,可以使学生对阅读的内容充满兴趣,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兴阅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2]。
五、借助可移动设备,实现可移动阅读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让移动终端设备和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结合越来越紧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提倡学生借助可移动设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专项性的阅读活动。如此,学生手持可移动设备,便可以自由支配阅读的时间,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合理安排时间,主动、积极地进行阅读、学习、交流。例如,教师规定学生每天阅读1000字的文章,一般阅读时间约10分钟,有了移动设备的帮助,学生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无形中延伸了阅读教学的长度[3]。
结束语
小学阅读教学配合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为语文教学之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群文阅读教学工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甚至成了教学中的必然趋势。总之,想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情尚,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孟智.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112-113.
[2]加曼草.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课程教育研究,2020(02):77.
[3]李培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J].名师在线,2019(3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