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业是用来给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和提高学习质量的一种工具,随着新课改的的实施,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和创新,但是学生作业方面的改善却少有体现。作业量大、没有系统性、形式单一、没有梯度性、缺少层次性和个性化、评价标准单一等是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语文学科是一门重实践的课程,作业质量的高低能对语文科的成绩起很大的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对语文作业加以重视,作业要精心设计,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自主
新课改对作业的要求是“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教师及时转变观念,设计适宜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作业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一、当下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单一乏味的作业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紧扣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多的是站在夯实基础的角度布置相应的语文作业,巩固基础字词。学生少有选择的余地,全班学生做着一样的作业。单调枯燥的抄写、默写、读背课文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优秀的学生每天重复简单的作业无异于是在浪费时间,而后进生在完成简单的作业时也放慢了学习的节奏,渐渐丢弃了钻研知识的念头。
(二)远离生活的语文作业难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当下语文作业的主流模式仍然是注重课本内容,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打牢基础,但是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兴趣的培养,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上也无法起到扶植的作用。学生完成作业似乎只是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钻研,只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就算完成了任务。
(三)—评价标准的单一性难以激发学生创新作业的兴趣
都说“文无第一”,针对语文学科的的各类评价的主观性极强的。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是对作业答案唯一性的控制,强调所谓的“标准答案”。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标准答案”的束缚,难以激发其穿心作业的兴趣。
(四)片面强调独立完成作业忽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低年级的语文作业相对简单,在完成作业时刻意强调独立完成,自己思考,虽然杜绝了学生之间互抄作业的现象,但是忽略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不会主动与小组成员交流沟通,彼此之间缺少互相学习的机会。
(五)片面化的评价使得学生难以获得成就感
作业批改的评价存在片面化的现象,教师通常以简单的优良中差来判断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很多时候学生很认真的完成了作业,只因为做错了一小部分,便使得作业的到了一个相对较低的评价,长此以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以点概面的评价方式让学生难以得到学习的成就感。
二、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
作业是用来给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和提高学习质量的工具,作业质量的高低能对语文科的成绩起很大的的作用重视语文作业的精心设计,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关注学情设计长线作业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设计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完成的作业。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贪玩,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保持集中,在校期间学生上课时间相对集中,总时间较长,所以课后应当留足供孩子放松的时间,而非源源不断的各项作业。
语文学科是一项需要长期学习、积累的学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应考虑一些长期型的作业。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兴趣比较浓厚,除了教辅用书,必读书目,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积累小练笔的个性化作业,有益于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统一格式的摘抄记录本整洁美观,但学生自行设计的记录本更具特色。学生的创意令人耳目一新。色彩斑斓的封面、扉页寄语、摘抄单上详细的目录、插画让学生对自己的杰作爱不释手。长期型的摘抄更有助于学生的积累。
(二)设计创新型作业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从小就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不用拘泥于书面作业。小学生的创造立和动手能力是需要教师引导培养的。基于语文课本知识的讲解,课堂延伸,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制作手抄报、粘贴画、手工品、作诗配图等。部分优秀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一些成绩平平却乐于动手的学生也在活动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三)设计合作型作业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合作性的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可以是同学合作,也可以与家长合作。同学之间一起完成,可以取长补短。学生在和家长一起完成作业后,既能促进完成的质量,还能增加他们之间的感情。
布置此类作业时,应考虑到准备、实施、评价验收等环节。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结合课后习题“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先交流了学生眼中的春天,接着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景色,寻找春天的足迹。小组分配任务,搜寻春天的花朵、草叶、嫩芽,绘画春天的动物、景色,在第二课时的课堂上,引导学生仿照课文,利用自己搜集到的材料编写小诗。学生准备充分,课堂上有话可说,有事可做,课后呈现出许多精美的作业。这类作业既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关注到了学生的不同层次,学生全员积极参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学生之间都会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加以区分,给对语文有良好兴趣的且语文成绩优秀的一小部分拔尖学生布置一些有难度和深度的作业,要给他们留一些自由发展的时间,对于班上大部分成绩一般的学生,布置日常教学目标下的作业就行,对于语文成绩不好的,调皮捣蛋的学生布置一些巩固语文基本功的作业即可。
(五)多元化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提高学生积极性
教师在评价的时候不要仅仅只评价一个优良中差,要对学生的做作业的过程,态度,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价,即使学生做错了,也能看到自己的可取之处,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书写到创意,只要教师有发现美的眼睛,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就很容易被调动起来。
结语
语文作业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们要及时转变观念,及时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从心理上重视学生的作业,虽然分层设计作业,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是效果是良好的,往往会超出我们的预期效果。因此要多拿出一部分时间来设计一份具有人性化,个性化的作业。学生经过长期优秀作业的训练肯定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然提高了教学成绩。作业改革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只有广大同仁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训练学生,使得学生们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选拔标准。
参考文献:
【1】梅佳菊.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读写算(教育科学研究)2014(20):39-40
【2】王庆海.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宄与实施探讨[J].吉林教育教研,2016(1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