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马小兰
[导读] 在引导学生们开展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看到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
        摘要:在引导学生们开展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看到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切实把握文章内容,并重视对课堂问题的设计与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引导学生们开展对问题的思考,才能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拓展,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最终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提问技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古人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作学问只有不求甚解,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如此,其内容包含了作者的思维、词语用法、行文结构等多方面的知识,只有“庖丁解牛”式地深入了解其教学内容,才能够真正掌握其中的精髓,巩固阅读基础知识。提问作为学生与教师的主要交流方式,提问的方式、内容、时机直接关系到提问的效果。为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提问技巧,帮助学生博学阅读内容,审慎知识要点,明辨语文思维,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1、因时而变,随事而制
        时机不同,提问效果也不同。学生在未学之时,教师提问已学之事,将会使问题困惑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产生挫败心理。反之,教师如果错失最佳提问时机,将会使问题流于表面形式,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如教师习惯在课程即将结束的2分钟内,询问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时是否有不懂之处,可以发现无几人响应教师。究其原因在于提问时机不对,教师询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提问时机却选在教学结束之后,学生即使有不懂之处,也难说出具体的困惑之处。另外,提问时间已经临近下课,学生也十分担心讲出自己不懂之处是否会导致课堂延时。故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善于掌握教学时机,根据学生学情变化巧妙地进行提问。
        2、把握学生能力,分层设计问题
        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由于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不同,学生们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对此,教师要着眼于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和文章内容,将问题设计地更具层次性。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回答一些基础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使其回答一些具有难度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设置,充分将学生们视为课堂主体,发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成长和发展。
        3、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
        教师和学生之间好像有一层隐形的屏障,让学生面对教师时总是持有敬畏感,甚至是畏惧感,学生总是不自在,即使遇到问题也不敢提问。那么问题就来了,怎么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下顾虑,敢于提问?中国有句古训:“亲其师方能信其道。”首先,教师应该做到让学生喜欢的,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一个“言而有信”的教师,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相信教师的话并去实践,可能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就会被学生准确的记在脑子里,所以说到做到,对教师自己和学生都十分重要。“知错就改”也是一个教师应具有的优点以小学课本中的一篇文章《孔明智退司马懿》为例,“懿”字很容易写错,如果教师板书写错了,应该和学生解释一下,指出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出宽容舒适的学习氛围。

调查显示,学生都会喜欢“笑口常开”的教师,因为面对太严肃的教师,总是会感到害怕,这样一来,一节课的时间都在调整自己的状态,注意自己是不是没有坐好害怕被教师说,根本没有时间“分心”去好好听讲,更别说找出问题去提问。所以,教师不要太严肃,威严自然是要有的,但是也要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这样有利于学生放下顾虑,认真听讲,找到问题并解决。
        4、重视阅读前的问题导入
        以问题导入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阅读,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也让阅读更加具有针对性。比如部编教材四年级中有一篇这样的文本内容《走月亮》,相信很多的学生在接触到题目时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什么是“走月亮”?那么教师就可以用提问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走进课外:同学们跟自己的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经常去哪里散步呢?你喜欢和妈妈一起散步吗?如此以问题的形式设计出悬念,让学生产生好奇和求知欲望。
        5、提问设计要融合趣味因素,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融合一些趣味性的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这样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更加高效,促进学生将“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例如:在统编版《鲁滨逊漂流记》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动画情境,让学生在动画的情境中了解课文的内容,增加阅读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在学生观看完动画后教师再向学生进行提问,比如说: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怎样的故事?鲁滨逊的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通过趣味性的提问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6、提问设计要具备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中,教师一定要把握提问设计的层次性,一开始不能设计过难的问题,这样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影响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的设计应该是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逐渐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更加深层次的阅读理解中,促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阅读思维。例如:在统编版《两小儿辩日》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自主阅读来学习,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之后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整体性的提问,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合作探究来寻求问题的答案,逐渐加深提问设计的难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结语
        阅读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才能实现的。而提问就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引导方法。因此教师要注重提问,科学设计和利用提问,充分地发挥出提问的作用,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艳冬.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2016.
        [2]刘兰花.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技巧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