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研究龚瑶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2月5期   作者:龚瑶
[导读] 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文化是我国瑰宝,在新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摘要: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文化是我国瑰宝,在新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初中语文教育中不断渗透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教学的新要求。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事业越来越关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他们的记忆能力较强,从小让他们接受中国古文化的熏陶,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国古文化的诗词美、韵律美、语言美,不但可以培养阅读兴趣,增长才情,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的良好途径。
        1创建校园诵读课程环境
        作为一所学校,在经典诵读项目推进中,必须一心营造校园环境,打造儒雅书香环境,“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比如,在校园里、教室里可以张贴诗人画像,名诗名句,并且要定时更换,不能一条语录念到底;校园草坪、花圃的栅栏、路灯柱等都可写上诗意的语言;将古代经典如《弟子规》、唐诗、宋词等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于板报、橱窗、走廊常年刊录。学校多媒体系统也可以发挥大的作用,少先队广播系统定时播放诗词曲赋和音乐;电视台、网站定期推荐古诗文。尤其要倡议的是,学校可以巧妙设计,精心安排,将经典诵读等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校园整体建设之中,以整体环境的布置安排显出经典诵读的重要地位---让师生与先贤对话,让传统经典文化的诵读成为一种随时皆可行的事情。这样,当学生走进校园,便有“书香满园关不住,一屡墨韵顺风来”的感觉。沐浴在中国经典文化的长河之中,学生总能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2做关于国学经典的小游戏
        平时学生诵读国学经典都是一味的死气沉沉,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国学经典的小游戏,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组之间存在竞争,小游戏比如说,对诗句,古诗填空,文言文接力,输赢是有奖惩的,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比赛可以激起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的兴趣。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国学经典的熏陶,潜移默化的接受了教育和影响,促进小学生健康发展。
        3读写结合
        读与写在语文教学中关系密切,为有效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师需采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引导学生高效诵读,例如教师在进行《忆江南》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在诵读基础上,以诗文内容为出发点用现代文的方式进行写作,学生为落实写作目标,需反复诵读诗文,理解诗文内涵,继而在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有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通过经典诵读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再如教师可以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法,为学生准备2—3篇与风景描写相关课内、课外诗文,如《钱塘江春行》、《峨眉山月歌》等,在拓展学生古文学习视野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对比分析诗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古诗文写作方法,在群文阅读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仿写,检验学生古文知识掌握成效,加之教师评点,提高经典诵读教学质量。


        4将经典诵读融入课堂,进行经典渗透
        经典诵读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积累语文知识,将经典诵读融入课堂,进行经典著作的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开展经典渗透,将经典渗透作为一种常态化教学活动,进行常规化的教学,形成固定的经典诵读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引经据典,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经典,即时让学生进行诵读。这种常态化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科目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5帮助学生树立诵读的自信心
        古人作诗必要吟诗,吟诗的好处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感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但这种摇头晃脑、抑扬顿挫的吟诗方式大部分学生是不敢当众尝试的,他们怕读出来会被同学笑话。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读诗观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彻底消除这种胆怯心理,在班级营造诵读古诗文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经典诗文的熏陶感染,并充满自信和激情地去诵读。古诗文的阅读,不仅仅要用眼睛去感知,更要用情感、心灵,用生命全身心地感悟。因而,提倡快乐阅读,变革原有读书方式,不能以背诵为宗旨。例如,教学中开展诵读比赛,看谁背诵内容多,谁背诵得有韵味??孩子们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为了得到第一名,他们会互相监督、督促——背诵较慢的小组长会时刻提醒,同桌之间会互相检查。赛后,教师可以及时地公布比赛结果,颁发奖状,并把一个个精彩瞬间打印出来,在班级的展板展示。还把照片发到班级的微信群里,让家长们都看看孩子们的精彩表演。有了家长的督促与表扬,家校结合,这样一来,孩子们的诵读热情就更高涨了。
        6国学经典诵读的原则
        正确的教学原则对教师的教学开展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少批评,引导学生热爱国学经典。还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同学,教师可以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让学生一步一步慢慢来,随学时间的推移,就会有进步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就会变得更有信心。教师还可以在墙上设立国学经典诵读的乐园,每个学生的诵读情况都可以用小贴纸来记录,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对国学经典诵读有着更深的认知和更大的兴趣。学生也会有大幅度的进步,同时也解决了教师教学的困难。
        7夯实基础,重视经典诵读效果
        语文经典诵读是为了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知识储备,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在经典诵读之后,教师要注重知识的总结与积累,定期进行知识归纳,总结这一阶段经典诵读的成果,重视经典诵读效果的检验,从而真正发挥经典诵读的作用,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全面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在学生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经典的诵读,可以滋养性灵,增长才情。在诵读的氛围里,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读千年经典,做少年君子”。
        参考文献
        [1]仲毅.培养中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兴趣的路径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5(10)
        [2]王太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J].新课程导学.2015(10)
        [3]张铭.试论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