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绘画水平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唐苏杭
[导读] 绘画课是小学美术课堂中最常规、最常见的课程类型
        绘画课是小学美术课堂中最常规、最常见的课程类型。绘画内容在小学美术教材中所占比例较大,是教材内容的重点。如何上好常规课,特别是低年级的绘画课,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自己对6~7岁儿童的绘画特点的观察,笔者对低年级的绘画课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提升 小学低年级  绘画
        儿童画是小学低年级美术学习主要的绘画形式,也成了儿童学习绘画造型的画种。低年级的学生只要一进入美术课堂,就显得格外轻松和愉快,很容易沉迷在绘画的世界里。低年级的学生绘画有很强的自主性,能不受时空概念的约束,可以把现在、过去、将来的事物组合画在一起,同时在构图时有很强的随意性。人物大小随意,造型随意,常常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回味无穷。但低年级学生对色彩的表现力较低,他们还不懂色彩的对比、变化、丰富性、完整性,只是一味形象化、概念化地涂色。如画一座楼房、一条马路、一辆汽车、一只动物、一个人物的穿着等,他们都可能不假思索地采取单一色相去表现,从而使画面色彩单纯,毫无变化,暗淡无光。低年级学生绘画时往往涂色不严谨、无方法,色彩杂乱无章。那么如何提升低年级学生的绘画水平呢?
一、初步渗透构图要求,绘画力求完整
一年级的学生对构图基本无意识,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如果我们长篇大论地给他们讲构图理论,他们根本不能理解,因此我们可以用通俗的语言配合肢体动作给他们讲授。低年级常用的构图方式为中心式主体构图法,这种构图方式符合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和儿童画夸张的特点。在我的课堂上,每次在学生创作之前,我都会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把这节课的主体物画得大一些,精美一些,稍居中一些。同时在主体物的后面添画背景,下面添画地面或花草,让你的画面看起来更加完整。在多次授课之后,学生们逐渐有了这样一种意识:这节课的主体是什么?我要把它画得大一些,美观一些,我要画得再完整一些。然后,再慢慢地让学生理解画面要饱满、前后要有主次、左右要呼应的构图要求。
二、让学生再次认识色彩
        一年级的第一节美术课就是《认识美术工具》,可是很多老师没有重视这一课,尤其是其中对色彩的讲解。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接触过绘画,不必再介绍色彩。殊不知,让学生充分认识色彩是很有必要的。色彩颜料是多样的,常用的有水彩笔、色彩铅笔、油画棒等。色彩的色相有12色,24色,36色等,可以让学生较主动地去理解和学习色彩。如教师可以要求:在你的颜料中把偏红的、偏橙的、偏黄的、偏绿的、偏蓝的色彩挑出来。学生按要求挑出五类色相的色彩后,告诉他们这几组色相可谓“相近色”或“近似色”。在一个物体中可运用相近色或近似色,像阳光、彩霞、红色彩旗可用各种红的近似色,蓝天、大海可用各种蓝色近似色,森林、草地可用各种绿色的近似色。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运用灰色,但应根据需要用,不要大面积涂色。

色彩要有变化地使用,或交替使用。这样可使色彩更加多样化,使画面色相更加丰富多彩。
       
       
三、掌握一定的涂色技巧
涂色不严谨,绘画时草率了事,是绘画中一个大的缺点,这在低年级的绘画中普遍存在。要克服这一缺点,必须让学生认识涂色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让他们明白涂色要有方法与技巧。从审美角度来看,老师可以采用直观的示范教学法,涂两块相同色相的方形色块,一块色度不均,涂法毛糙;一块色度饱和、色相均匀完美,让学生比较,哪一块美。答案:第二块美。通过对比,学生认识了认真涂色的重要性。
从技巧上看,老师要启发学生了解色彩,让他们知道要根据颜料的不同和块面形状来涂色,色相要求的不同也决定了不同的方式方法,如:色彩铅笔、蜡笔、油画棒是干性彩笔,可以轻涂,可以重涂,可上下竖向涂,可横向来回涂,可打圈涂和反复涂等,能达到预期效果就行了;而水彩笔是水性的彩笔,涂色就要有序地一次性涂色,少用复涂。复涂会造成色彩的不匀并可能造成磨损破坏画面。
四、启发学生绘画源于生活并美于生活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讲述绘画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思考、联想并得到启发。我们画画与穿各式各样的衣服是一样的道理,画画题材是来源于生活,但绘画又是要美于生活,我们可以在画面上赋予它现实生活中没有的色彩。如果让你画一座房子,画一条马路,画一个人的服饰,画一只动物,要求各自主观地、个性化地绘画上色,你会怎样做呢?学生受到了启发,就不会依赖现实中的色彩。房子漂亮了,马路不再用灰色了,人的服饰丰富多彩了,小动物也色彩斑斓了……画面显得天真、充满童趣,画面的装饰性加强了,作品也好看可爱多了。
五、重视低年级学生绘画作品的评价
画画与创作是一个辛苦的劳动过程,学生年龄小,精力有限,既要有激情又要仔细认真,必须始终如一才能把一幅画画好、修正好,这是学习的好习惯,也是画画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绘画量的大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还要及时给有进步的学生鼓励。 教师应多让学生欣赏身边同学的优秀作品。在欣赏的时候教师引导很重要,应引导学生看优秀作品是如何构图、造型、涂色的。同时让学生尝试着给展评的作品进行评价,可以从构图、色彩等方面发表他们自己的看法。作为教师,在评价优秀作品的同时不要忘记激励其他学生,鼓励他们只要注意到这些方面他们也可以画得很好。
        现实生活为儿童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儿童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方式再现事物间的关系。笔者相信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画出令人惊奇的事物。丰子恺比喻孩子的眼睛是“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教师要开发出学生大胆创奇创新的能力,保护好他们充满童真的想象力,用心评价学生的作品,从孩子的视角去欣赏,在教学中逐步去引导,这样学生的绘画水平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