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教师城乡交流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穆玉红 倪洁
[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国民占有的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失衡状态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国民占有的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产生了严重的失衡状态。随着教育一体化的提出,需要让人人都能够接受平等的教育,首先作为学校需要均衡发展,学校的均衡发展就是实现教育资源能够在各个学校之间流动与平衡,其中作为教师是教育中作为重要的资源更应该合理平衡的配置。随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尤其是城乡交流互动,为平衡教师资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城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部分教师存在着抵制性作用,实际效果不大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于这些问题摆明态度,找出论据,坚持教育价值最大化的原则来进行有效的改进,实施合理的策略,推动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教师城乡交流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教育一体化;教师城乡交流;教学互动;有效策略
        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平衡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平等的教育,首先需要促进学校的平衡发展。所谓学校的平衡发展,就是让教育资源能够在各个学校之间形成平衡的配置,而教师作为教育资源中,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优先进行平衡配置。加强城乡之间的教师的交流与互动无疑会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我国一些地方实行了教师流动式的初步探索,例如广西北仑,辽宁沈阳等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家也将推动城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措施,国家也在逐渐出台相关的制度和策略来优化城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当前在进行城乡交流互动之间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我们需要针对于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措施有效地推动教育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推动城乡教育的进一步平衡,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当前教师城乡交流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理论工作的指导
        虽然城乡交流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展开了相关的实践,但是仍然没有引起理论工作者的重视。因此城乡教师在进行交流互动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理论指导,针对于其中的基本问题,难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其行为带有盲目性。有实效的城乡教师交流需要有关学校对交流状况进行仔细的研究,不仅需要进行具体工作的研究,同时还需要用研究的相关理论,用正确的理论去指导城乡教师的交流活动[1]。
        (二)对教师交流的管理不够影响交流的实效性
        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相关学校对于交流工作大多处于被动应付,在管理中存在着脱节和漏洞的现象,有的工作限制只是重视面子工程,后期的管理跟不上,对交流的老师的思想工作难以进行追踪与了解,导致一些参与到工作交流中的教师开始的时候思想情绪比较积极高涨,但是后期会存在着失落感,从而使得后期的工作难以有效开展,难以保证交流的实效性[2]。
        (三)存在着城乡交流实施环节的障碍
        按理说,中小学教师的交流实际上属于一种政策行为,但是要取得一项政策的成功,必须要有特定政策环境的支持。但是政策的执行是需要多个社会因素的总和,任何政策执行必须要涉及到利益的分配,在进行教师交流工作中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上来自城市学校的阻力。大多数的城市学校是不愿意将自己学校里的优秀的老师分配到农村进行交流与交换,作为资源的优势方,一般不愿意资源的输出。


二、教师城乡交流的问题解决策略
    (一)加强理论研究与舆论宣传,营造有利于教师交流的环境
    作为教师交流活动的教育部门和目标群体也必须要对交流活动呈支持态度,就社会群体特别是决策者交流的教师等群体,对交流的内容和精神有了实质性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教师交流活动的开展,形成正确的态度,进而能够产生正确的行为,保证交流效果。首先需要加强教师交流活动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是所有工作进行开展的,前提,只有将问题研究清楚,才能够推动问题的成功解决。其次需要加强对于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的宣传力度,将理论研究进行推广,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认识,向社会大众进行宣传,获得周围环境与舆论的支持。最后还需要加强宣传,让老师能够认识到教师交流的目标实施范围以及资源状况,加强政策的核心宣传,让教师及其相关人员能够对于教师交流的目标与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认识。宣传可以使广大的公众,尤其是广大的教师,能够对于教师的交流活动。形成正确的态度,进而曾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交流活动中,推动教师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3]。
   (二)对教师进行正确的激励
   通过激励能够引发人的行为动机,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行为。人的需要产生于动机,动机又会支配人的行为。教师与其他人一样,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激励的方式来扩大其内在的动力。教师并不是单纯的追求经济的收入而是包括对于社会地位以世界成就感等方面,这些更高层次的满足感。从城市到农村收入方面可能会减少,首先我们第一方面需要保证好交流教师的收入,同时还需要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的荣誉,事业的成就以及专业化水平的体现,让交流的教师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同时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措施,让教师可以在农村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在农村地区中取得事业的成功,从而增强教师的内在驱动力,激发教师参与到农村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
   (三)树立典型人物,合理调配资源
   目前教师的交流活动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主要是因为交流所需的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有效的利用。所谓的物质资源就是指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等相关的因素。为了推动教师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要加强人力物力的投入,有一定的物质资源,它保证了它能够推动教师交流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作为相关的部门需要对教师交流活动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强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例如配备对应的分管领导,工作人员、专项资金等。同时还需要有效地发挥宏观调控的力量,对资源进行整体的把握,合理的调配,有效地提高物质资源的利用率。精神资源就是指需要教师交流活动来自于社会各个群体的支持的态度与行为。需要让民众认识到教师交流活动的价值和社会利益。为了有效地发挥教师交流的价值,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树立典型的方式来展示他们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作为教师交流活动就需要从工作的实际出发,有所针对性的开展典型人物的树立,有效地推动教师交流工作的顺利开展,很好的发挥典型人物样板的导向与示范,以及带动与辐射的作用。
结束语: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构成,也是人类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人类的每一点进步都源自于教育。在当今世界,中华民族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最重要的是发展教育事业。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平等教育观,在当前推动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推动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需要大力的推动城乡教师交流活动。我们需要提出各种各样的政策和各种各样的措施来有效地解决。城乡交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来推动城乡教师交流活动的开展,进而推动我国教育资源的平衡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教育事业在当前社会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真正的体现出教育事业的社会价值,为中国梦的实现驻足动力。
参考文献:
[1]许怀雪.县域城乡教师交流:宏观背景、现实问题及策略[J].教育观察,2016:14.
[2]江雪琴.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政策的优化研究[J].才智,2016(11):22.
[3]万旭红.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城乡教师交流政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4]王晓芳.教师城乡合理流动与促进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No.444(11):138-140.
作者简介:1.穆玉红,1981.12,女,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安峰初级中学,本科,高级,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研究,
2.倪  洁,1977.12,男,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安峰高级中学,本科,中一,研究方向:结构化思维教学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