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志强老师多年来辛勤探索出的生本教育理论如今在我所在的地区所有学校全面开展学习并在课堂上实施。不管这个新的教学理论如今被人们怎样的评价,我个人认为,只要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总有他的可取之处。
一 我的教学经历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教学理论风暴了。早些时候没有什么教学理论。那个时候上级领导以及家长的认同就是学校考了几个学生,升学率是多少,其他的一切都不在乎。所以那时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手段,甚至是拼了命的给学生满堂灌,磨破了嘴皮子讲,讲的老师是心力交瘁。当然,除了老师这样拼了命的讲,还有就是在考前做一些同学的思想工作:让那些实在无法考试的差生提前走人,反正那个时候上面又不考核学校的巩固率。其实,让差生流失只是成绩取得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也还是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所有的科任老师都在相互挤占挪用学生的时间,只要一有空闲,老师就去占学生的时间了。平时,办公室里,大家都在精心备课,分析学生的情况,真的是忙的是不亦乐乎!课堂上,就是老师一上堂就开始讲,然后就是问学生听懂了没有,若是大多数同学还没有懂,那绝对又是一番嘴巴功夫,老师还怕学生没听懂,又在黑板上写了一大堆板书。学生呢,只是带两个耳朵在听,或做做笔记,基础好的同学或许还能听出一点儿眉目来,但是还是有个别差的同学就如同雾里看花了。一堂下来,老师们如释重负:我终于把该讲的都要讲到了,学生应该不会再出错了吧!可一堂考试下来,学生还是一塌糊涂。老师又大发脾气,我讲那么多次你还听不懂,但为时已晚,骂人也无济于事了。
这种现象在前些年的教学中是屡见不鲜。那时的成绩不是学生学出来的,的确是老师硬教出来。
后来,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开始出来了,先是素质教育搞了好几年,然后又是前几年才提出的有效教学。总的来说,这些教学理论放在一起,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为了解放学生,把学生从繁重的课堂上解放出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课堂应由学生来主导,学生要学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而不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同时也是还老师一个自由之身,把老师也从繁重的教学中解脱出来。
这也就是荆志强老师在苦苦探索和实践的生本教育。
二 我对生本的理解
荆志强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让成绩好的学生去教差学生,课堂上的问题由老师提出,然后就由学生在一起自己讨论,做出结果,最后连学生作业也是由学生自己去批改的。虽然开始这是无意之举,但后来荆老师却发现,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成绩不但没下降,反而各方面的成绩还有突飞猛进的增长,学生得到的锻炼越来越多,能力发展越来越强。后来,荆老师索性潜心研究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实,从本来面目上来看,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个过程,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老师只是在一旁指点和提示。后来这一教学模式(在没有得到新的教学理论支撑之前,我姑且称他为教学模式吧)和广东省教科所郭思乐教授开展的国家级的课题研究题目“生本教育”不吻而合。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
”这不正是荆老师多年来实践的课堂模式吗?于是,在生本教育教育理论的催生下,荆老师的课堂教学——生本教育就开始实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了。这也正给了迷茫中的荆老师一盏指路明灯。
随着对生本教育理论的学习,我们的课堂也正在发生着和以往不同的变化。现在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所有的课堂行动都要是围绕着学生来展开的,处处在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以我任教的数学课为例,更是体现学生主体能动作用的课堂教学,从探索某个定理出发,到给出对学生探索的要求,然后就开始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合作,我们的教学是围绕这一主题来进行的。
正如有教育家所说的,知识、能力、素养是决定一个人的人生的三大要素,中国式的教育只看重知识。我们学习荆老师生本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或者说自学能力,学生能自己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然后在小组合作的学习中再学会一种配合的团队的协作精神,交际能力,这些早已超出了课堂教学之外的能力的发展,是生本教育的一大成就。
生本教育目前是一种新生事物,我们许多教学一线的老师要首先坚持一个信念,那就是先相信、再实践、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学中出成绩。读了荆老师的这些观点,我觉得我们应该先树立起信心,如果老师连这个都没有了,还怎么在教学中让学生信服呢?相信自己在生本教育中能够做的出色的。上课首先要解放自己,才能幸福地做老师。教师的角色要真正的转变,从传授者到引导者,协作者。其次我们还应当相信每个学生,哪些怕是那些最差的学生,每个学生的都会是最优秀的一员,每个学生都有渴望展示自己和表现自己的欲望,我们要正确加以对待和引导。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但是我们要有信心,耐心,持久的做下去,并且根据不同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方法,我们也坚信: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我们的课堂教学会发生改变的。
我们已经准备好给学生的前置学习资料,编写导学案了。这就对学生就提出了细而高的要求了,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完成导学案的前置作业。另外,小组合作学习是关键。小组合作学习本身是一项好的事物,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灵活的驾驭了。让小组合作学习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发挥每个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这可是我们做生本教育要面临的问题了。评价超越,是合作学习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我们一堂课的收获就靠他来检验了。我们可以设计题目让学生去完成当堂的检测。小组合作学习中,如何对每个学生完整公正地做出评价,评价又怎样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我们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了。
三 对自己在即将要进行的生本教育课堂教学,
提出自己勉励的话
相信自己,相信学生。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共同建立好课堂生本模式,让老师慢慢的与学生磨合,终究有一天会做好生本教育这门功课的。
在实践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生本教育是一门新的功课,虽然书上说了那么多的道理,也介绍了许多的方法和经验,毕竟我们面对的群体不同。学生层次有差异,可能会出现许许多多现在想不到的困难,只有在荆老师的理论指导下,自己不断总结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课堂中灵活运用,才会在今后教学中取得不菲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