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吴永安
[导读] 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必学科目,涉及范围极广
        摘要:初中生物作为一门必学科目,涉及范围极广。学习生物学要求学生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运用归纳与概况、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立等方法来探寻生物的奥秘。思维导图策略恰恰满足这几方面要求,因此本文将研究思维导图策略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维。
        关键词:思维导图策略;初中生物;应用实践
        初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在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极大。作为必学科目,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以及生物奥秘。而初中生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此时应用思维导图策略来进行生物学科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2.5亿人在家庭、教育和企业等方面使用思维导图策略。
        1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是中学生了解自身、熟悉生物、认识自然的开始。在这门课中,学生会对自身生命系统有深入的了解,感受到生命的魅力;了解为什么在一个燃烧蜡烛的密闭空间内,小白鼠不能存活;清楚大自然的生存规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习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老师和学生能熟练使用思维导图策略。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顾名思义,它能体现所学知识在我们脑海中的框架,是我们对所学知识理解程度的具体表现。它的优点在于把图像和颜色联系起来,给人眼前一新的感觉,并且打破传统书本学习的壁垒,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编排简单合理,充分展现了各部分知识间的主次关系,与传统的课本教学区分开来,避免了知识交叉重叠。从教育心理学层面来讲,思维导图策略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组织策略。与精加工策略和复述策略不同的是,组织策略更侧重于对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的构建。中学生通过对生物课本的整体把握,理清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对所学知识进行划分整理,使课本知识条理清晰,结构完整地呈现出来。思维导图策略的使用更贴合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中的教育理念,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使中学生具备简单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适应往后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2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方面问题
        思维导图策略的使用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充分理解教材的编排,而且有一定的逻辑能力;能够理清各章节之间的联系以及每章内部的主次关系,并且在课堂上清楚地展示出来。但现实情况往往不这么理想,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设备不允许、教师准备不充分等各方面原因使得思维导图策略在课堂上的应用效果不明显。
        2.2学生自身问题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时期,且个体发展存在水平差异,使得老师不能充分地使用思维导图策略,课堂不可能做到统一、高效。


        3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策略的有效方法
        3.1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要使学生学会制作思维导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由于初中生能力水平有限,还不能充分理解生物课本编排顺序和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需要教师在平常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对其加以引导,进行课本知识梳理。如在讲授生态系统时,不要单单给学生讲解概念知识,而要板书出思维导图。即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3.2发挥主体主观能动性
        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之后,就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了。正如“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这条漫漫长路上的一位引路人。要想了解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学好这门课程,还是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和实践。只是单纯地听老师讲解是不能真正掌握的,只有实践才能真正的检测能力。
        3.3积极创造实践机会
        思维导图策略的优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因此,教师应在平时教学中渗透这一理念,给学生实践机会,使其结合所学知识来绘制思维导图。这不仅检测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由于中学生处在心智尚不完备阶段,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他们的自觉性,而要给予他们外部压力,这样才能使他们形成自身前进动力。如,在学完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这一重点章节时,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让他们通过查找资料、请教老师等方法绘制出一张符合要求的思维导图。
        3.4提供交流平台
        每个学生程度不同,理解不同,呈现出来的作品内容也大不一样。因此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后,老师需要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见贤思齐。这样才能让他们走出舒适区,与外界交流,进而提高自己。
        4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后,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逻辑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思维导图策略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
       
        参考文献:
        [1]高士民.运用思维导图策略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5(01):173.
        [2]韩昕蕾.思维导图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15(14):62.
        [3]严德稳.运用思维导图策略优化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1.(16):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