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智能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宁伟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宁伟 巩妮
[导读] 现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普及化
        [摘  要]现如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普及化,利用手机移动智能终端接入互联网进行社交、学习、娱乐已经超过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基于此,本文分析移动智能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梳理目前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移动智能终端    移动教学    学习方式

        移动智能终端指那些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移动智能设备的总称。如个人电脑一样,移动智能终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用户可以自行下载安装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且通过此类程序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展,最终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
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
更加普及话,每一位大学生至少手拿一部智能手机,通过手机移动智能终端上网、聊天、
阅览、购物、听歌、玩游戏、看电影,丰富且便捷的功能,使其成为了当前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并超过台式电脑成为大学生第一大上网终端。
    然而,手机这种移动智能终端作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学生们往往终端不离手,走路时,吃饭时,休息时,甚至上课时都不时低头把玩。这是一种典型的被移动智能终端绑架的生活,长此以往,会给学生带来许多消极影响,严重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但是,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教师认清了这一点,就不会视移动智能终端为课堂上的“洪水猛兽”,把它看做一把“双刃剑”,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完全可以作为简单易用的教学辅助工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变堵为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类思考,各种对于移动智能终端与教学关系的研究项目、学术论文陆续出现,旨在找寻一条能够处理好移动智能终端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能够保证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能力的方法。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对研究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的文献进行梳理,从中探讨移动智能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总结目前的研究焦点,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对于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的研究主要概况
目前,移动终端正在越来越多的走进校园,走入教室。国内外一些学校积极探索了如
何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开展教学,并开发出多种适用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教学平台和教学软件。学者们也针对移动终端作为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美国WHIR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致力于研宄便携式课堂测评设备,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应用性较髙的教学软件。美国部分高中为了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要求师生在移动终端上安装作业管理系统,以此对作业进行评估反馈与管理。日本在小学生手机中内置教材、解说、视频、测验等,构成学习回路。家长可以在异地同时观看孩子手机上正在播放的内容,而且能够接收儿童学习进度的手机邮件。新加坡为15岁学生开发了在移动终端上使用的游戏型课程系统Statecraft X,学生在校内外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该系统与其他同伴在游戏中开展协作学习。
    我国对利用移动智能终端开展教学活动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研究领域大多集中在高等教育方向,因为我国2000年后大学生的移动终端设备配置充分,智能手机功能丰富,能够在4G网络下进行声、音和视频的清晰传输,并且绝大多数愿意接受移动学习工具,而中小学阶段学生家长一般不给配备智能化的手机,不具备开展移动学习的条件。所以,在现有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的所有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中职、高职和大学本科教育方面。具体的研究现状,我们以CNKI数据库为依据进行梳理和总结。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CNKI文献数据库通过与期刊界、出版界及各内容提供商达成合作,中国知网已经发展
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中心网站的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以上。成为中国国内最具权威的学术文献数据库。本次选用CNKI期刊数据库进行篇名检索,检索条件设定为:主题=移动智能终端,并含主题=教学,精确匹配,数据库选择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单库检索,其他为默认条件,检索时间为2019年7月25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23条。
         对于国内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的研究采用信息统计和图谱展示的方法。将CNKI检索到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的研究相关文献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文献数量年度分布的角度分析、主题分布与关键词共现网络角度分析。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1)文献数量年度分布分析

         图1        移动智能终端教学应用研究文献年度发文量分布图
如图1所示,对于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的研究从2014年开始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趋势,2017年到2018年相关研究有所回落,到2019年呈现最高值,不到一年时间有关“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的学术研究文献达到32篇,反映了随着整个社会智能化和智能手机普及化以及网先网络覆盖面扩大,对于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的可行性越来越高,尤其是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普及信息化教学常态应用”。可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己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信
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不仅是要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还要彻底变革传统教学理念、模式、内容和方法,借助信息技术和工具推进学校课堂改革和建设。
(2)关键词文献量和关键词共现网络角度分析

图2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
        图2是CNKI数据库的计量分析工具对于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依据各篇文献的主题,以及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共呈现4个大类,图中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簇类,节点大小表示该词出现的频次,节点越大代表这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高,连接线的粗细表示两个节点词的共现频次。其中,移动学习、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学习效果、教学效果这些问题都与智能终端有关键词贡献出现并且出现平次较高。从这可以看出,对于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研究的文献都是从教学规律方面进行的,从教学准备环节:教学设计、资源设计等,到教学实施环节:教学辅助工具(蓝墨云班课、数字媒体等)、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等,最后到教学效果环节:学习效果、教学效果等,对移动智能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都有所涉及,但对于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的模式研究相对稀少,这些才是一线教师所急需解决的问题,移动智能终端若只局限于教学某一环节的应用,那么它的现实可操作性、实施性、效果性会大大降低,还不如传统的面对面授课的效果明显,这在近几年的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的实践中已经显现出来,所以,从教学的这个环节出发,探索移动智能终端与教学相结合的完整模式,为教育工作者和为学习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是这个领域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总结
        在教育变革与当今技术发展的双重驱动下,移动智能终端与教学相结合的价值将进一步彰显,其应用范围、形式及社会影响必将进一步扩大。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转变,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于教学是关键,如何把握这个关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移动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等多个环节,因此需要进行顶层设计部署落实。
        2.基于高校数字化教学环境,将数字化教学服务平台过渡到移动教学环境下使用,两种状态互相兼容,既可以实现大型在线网络课程的需求,又能满足移动教学环境的要求,提高高校数字化教学的应用水平。
        3.结合现状设计符合高校教学需求的移动教学模式,个人认为应从设计教学思想、设计教学目标、设计移动教学资源、设计教师的主导活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设计监控考核模式五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接学习主动性,将移动教学作为高校的教学新重点。
        当前教育全民化、教育学习终身化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移动学习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在工作及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与自我发展。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学习将得到更好的普及与推广。教育行业要使移动学习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选择形式,以此为契机进行新一轮的基于移动学习模式的教学模式改革,真正在教育信息化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琳.移动智能终端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
[2]陈祥章.基于智能终端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调查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7
[3]乔军.移动智能终端的教学应用及前景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

       
作者简介:宁伟,男,汉,1985年9月,陕西省汉中市,陕西国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政教育、民俗文化,硕士研究生,讲师。
巩妮,女,汉,1989年10月,陕西省咸阳市,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研究方向:旅游文化,硕士研究生,讲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