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ERP 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李绍芳 安普翠
[导读]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培养出知识+技术+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宽专多能”式人才。
        摘要: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培养出知识+技术+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宽专多能”式人才。本文从实验课程案例选择,优化实验教学环节,完善实验考核模式等方面,探索和实践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运行模式。
关键字:会计信息系统;实践教学;案例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是会计学与财务管理本专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此课程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以及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有效应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践教学必须给学生提供接近真实或者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上,从提高其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减少将来在工作单位培训的环节,并且对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向、增强其学习主动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多案例教学在会计信息系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实践教学主要采用验证式单一案例实践教学模式,不是建立在ERP基础上的,主要停留在某几个单项的财务模块上,没有将相关学科紧密联系,没有体现知识的连续、系统性。
        学生在实验当中,只是单纯的完成账套的业务处理,实训的内容全部事先确定,教师按照步骤去教,学生按实践内容和步骤进行实践操作,最终验证性地考察会计信息处理结果。这种形式的实践对学生的要求不高,虽然可以使学生对整个实践的过程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或体验,如果一旦案例发生变动,学生就变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样做。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的需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会计信息系统实践教学中采用多案例教学:
        ①采用成熟完整的教学案例——会计系内部材料,以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为主线,要求学生深刻理解与掌握企业财务及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并对财务软件有整体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给出实验内容和要求,没有给出详细的步骤,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学习应用软件的技巧,初步熟悉软件。根据最新制定的教学计划,本专科分层次教学,专科教学主要掌握系统管理、总账管理系统、应收款管理系统、应付款管理系统模块,上机时充分练习实验一至实验六;本科增加供应链的采购管理系统模块、销售管理系统模块、库存管理系统模块、存货核算系统4个模块的练习,完成实验一至实验十三,充分理解ERP在会计信息中的应用。
        ②采用课本提供的日常业务处理练习,与会计系内部材料不同的是课本中给出详细的步骤和截图,便于学生去探索软件的功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掌握薪资管理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专科本科分别采用课本教材提供的实验账套,在此基础上重点练习薪资管理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③采用毕业班的综合模拟实验(电算化)的账套,在现在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报表模版中公式的修改和应用。比如公式的修改、新增加的科目对公式的影响。
        ④利用“新道VBSE财务综合实践信息化竞赛平台”,进行综合模拟练习。让本专科的学生体验真实业务,不仅考查了会计专业知识,而且考查了对U8软件的应用,学生采用“北京瑞丽靓装有限公司”账套,题面既有文字描述,也有真实业务单据,有助于学生了解真实业务,综合所学专业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⑤在实训案例的设计中针对知识点,设计错误,让学生在其后的操作中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并寻找解决错误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典型问题,通过软件把此机的问题转播给全体学生并进行重点讲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优化实验教学环节,改变实验考核模式
        对于内部材料“班级+姓名”账套,保留一人多岗的实验方式,根据实验材料来严格控制实验过程,使学生完成操作任务。
        引入毕业班综合模拟实验(电算化)的账套,增加分岗实验,在分岗运作方式下,学生以组为单位,各分配以不同的岗位,使其能够坚守岗位,相互制约,通过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以此确保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针对重要实验环节,逐一检查,比如对“班级+姓名”账套的实验三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试算平横,及时纠正错误,保证后续实验的正常进行;对实验6进行检查,检查负债表是否平横。对本科生的第7――13个实验进行检查,重点检查供销存业务。完成课本实验后,领取“新道VBSE财务信息化竞赛平台”的登录号,进行综合能力的练习,全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所有检查环节按完成的先后顺序登记。构成平日成绩的一部分,占比60%。
        对重点易错点的操作,要求截图,并形成文档,以作业形式上交。构成平日成绩的一部分,占比20%。
        最后利用“新道VBSE财务综合实践信息化竞赛平台”进行上机考试,机器自动评分,客观公正的给出期末成绩。
        (3)搭建ERP环境的教学实践平台
        在实验内容设计中考虑ERP平台其他模块的实验。重点是让学生全面了解供应链的业务循环、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成本的核算过程。让学生在实验过程观察账务信息的相关数据是何时产生的,如何产生的,所有账务相关的数据来源是什么?数据的归集过程如何?改变目前学生对系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状。
        (4)合作式上机模式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因此,通过合作式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平等参与的机会,通过合作交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实现主客体的转换,从而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让学生在广泛交流中,进行人际建构,从而触引智慧火花的碰撞。
        在会计信息系统实践教学中,会按进度推进一系列任务,要求学生采取分小组上机的模式,这些都是在强调人际建构。小组中重点培养、以点带面,加强团队意识。组内互相讨论,解决本小组出现的问题,组长负责安排本小组参加验收的同学,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参加验收,并合格通过。种种要求都是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不一样的平台。
        研究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绩和收获:
        (1)改变之前上机时学生单独操作实验手册,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遇到问题便找老师求助的状况。采取了分小组上机的模式,重点培养组长、以点带面,加强团队意识;培训学生助理,谁在上机过程中遇到了典型问题,老师针对问题深入讲解,直到她真正明白,再鼓励她去给别人解决类似的问题。现在的实验课上,人人都可以是老师,大家相互解决问题,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课堂增添活力,并逐步扩展到其他班级。
        增加分岗实验,在分岗运作方式下,学生以组为单位,各分配以不同的岗位,使其能够坚守岗位,相互制约,通过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以此确保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2)引入综合模拟实验(电算化)的实训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会计信息化来处理大型企业的业务,并搜集有问题的电子账套,让学生去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并寻找解决错误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改变实验考核模式。利用“新道VBSE财务信息化竞赛平台”进行测试。这样可以全面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制作了合理、规范的上机情况记录表。
        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困难,比如:会计系师生队伍比较庞大,各教师、学生情况互不相同,教学方法和效果因人而异,需进一步探讨。另外VBSE实验室的考试系统一次只能60人同时在线考试,影响平时练习的效果,也增加了考试的次数和教师的工作量。这些都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一平;;校企融合下VBSE财务版实训教学模式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7年15期
        [2]王志斌;;基于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18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