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存在个体化差异性。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各自的所长,并将自身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的差异化,让学生能够不断发挥自己的长处。同时,教师也需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形式地教学和管理,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本文主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学生;个体差异;有效教学;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动力十足,充分挖掘出其潜力。同时,还要结合学生个体的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一、基于学生个体差异背景下教学的难点
(一)个体智力水平的差异
对于教师而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智慧的种子,如何让学生能够成人成才,对于教师的整体教学而言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因为有的学生智力相对较强,有的学生观察力好,有学生则是记忆力好。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会下意识地去关注和关爱一些成绩好、智力强的孩子【1】。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一些成绩偏差,但却具有其他特长的孩子。这也是目前多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难点,但很多教师却并未发现这个问题。
例如: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学习速度快,接受能力强,实践能力也强;有的学生反应较慢,理解能力差,实践能力也弱。学生记忆力也有强有弱,记忆力强的学生记得快,记得久,且记忆方法得当。还有的学生虽然记忆力差一点,但是对于历史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却非常好。面对以上种种个体化的差异性教学,在整体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却未能重视这个问题,也不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开拓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教学方面,因为对于多数教师而言,考试成绩往往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在很多时候个体差异教学难以得到全面性的实施。
(二)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
学生到学校来上学,其在兴趣爱好水平以及个体差异化水平上都会存在不同,尤其是不同的家庭背景下,很多孩子的行为发生率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对于不同的孩子,其在兴趣上以及个体环境上都会具有一定的变化。而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未能及时地发现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而只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有的学生在语言上很有天赋、有的学生在乐器上具有天赋、有的学生则热爱运动。对于这些兴趣的差异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常常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各种个体化兴趣爱好进行全面性地开发。这种教师的教育理念误区,默许分化现象也会产生学生的个体差异,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个体化差异化很容易导致学生以不同的兴趣聚在一起,由此而导致学生在差异化兴趣中越走越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将学生个体差异化优势进行全面性地发挥,对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优势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具有自己的个性,教师不能一味地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对于每一个学生,教师都应该进行细节性地观察和关爱。
同时,对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加以了解,然后再根据其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3】。
例如: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去以历史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来束缚学生思维的活力,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兴趣,进行因材施教。有的学生喜欢听历史故事,教师安排一节历史故事课堂;有的学生喜欢实践探索,教师就可以给予学生探索的机会。由此,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优点确定学习目标,优化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培养学生兴趣,加强学生个性的释放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学生个体差异性,给予学生更多的私人空间。同时教师要认同各种想法,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全面性的发挥。与此同时,还需要结合差异化设计,对学生的个性进行释放和全面性地优化【4】。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个性潜能得到全面的发挥。同时,在基础学习中,还应该让学生的兴趣得到良好的发挥。教师在承认学生差异化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指标。不能单方面以成绩的好坏来判断学生能力的强弱,要多方面考查学生,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可以进行综合性地评估及做出有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采取分层多维的评价方法,让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和释放【5】。并从多个角度出发,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并超越自我,让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发挥,潜能得到更好地挖掘。
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教学十分重要,其能够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挥,也能使得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得到全面性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个性差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兴趣以及智力发展水平。在全面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加强学生在个性上的释放,并充分发挥出学生个性上的优势,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激发自己的兴趣,将个性融合到学习的点滴之中。这样,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知识点的同时,还是在增强自己兴趣的同时,都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在各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教学过程差异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8–32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甘肃教育,2020(01):120.
[2]孙玉荣,黄慧华,叶萍.基于微信平台的个性化学习学生个体差异分析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22):113-114.
[3]杨洪青,毕宪顺.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有效教学学案设置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2):81-82.
[4]钟凤齐.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有效教学——一道工程应用题的教学反思[J].上海中学数学,2019(Z2):12-14.
[5]叶德奎.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有效教学策略[J].中国教师,2019(S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