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中需要更多关心和照顾的地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关注特殊教育人群的学习和发展,其中自闭症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一个分支,有其典型的教育特点,然而,在部分地区的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无效教育、费时低效的现象,改变和提升当前的教学状态是学科教师一直努力的方向,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对特殊教育中自闭症的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特殊教育;自闭症教学;
引言
在针对自闭症儿童这一群体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巧妙地抓住这一群体的身心特点,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促使语言训练的开展,使得儿童的语言得到训练,不断地提升交流和沟通能力等,对于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好处。所以,在这其中,教师所开展的训练策略一定要符合儿童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儿童自闭症语言特征
1.1口语能力异常:
(1)鹦鹉式的仿说:对别人说过的语言不理解直接重复的说出来。
(2)自言自语:在一段时间里总是重复某些字、词、句子、广告、歌曲。
(3)不会运用人称代词。“你”“我”“他”。
(4)没有口语:经常会被误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这样的儿童通常表现为终生无语。
(5)没有感情:没有正常语言的特性、机械回答。
1.2理解能力异常:
重度的孩子完全不理解。轻度的孩子有些则可以理解一点。部分的学生记忆能力非常好,但认知能力却异常的低。
2.目前特殊教育中自闭症教学的问题
2.1教师教学专业化程度不高
在特殊教育的学校中,教师的专业素质整体不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升,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未端正教书育人的教学心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还保持听之任之的态度,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重点知识的传授,从而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课堂知识无法有效获取的痛点。
2.2学生缺乏合理的引导教育
对于自闭症的教育,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生活的信心和求知的态度,然而,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缺乏课堂教学的互动交流,学生只能在台下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对言语的表达和思维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导致学生的学习陷入盲区,更有甚者产生厌学的心理,从而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3.儿童自闭症语言治疗的教学策略:
3.1创造适合自闭症儿童的学习氛围:多多的与他们交流,尽可能的让他们在与同伴之间对话的语言环境中。在日常教学中,抓住时机及时训练他对语言表达的反应。孩子训练的环境也尤其重要,环境的颜色要单一、家具要简单、这样孩子在训练时可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3.2交流能力训练 :加强目光对视,发出简明的指令,如“看我”“说”“这是什么?”、等等。
举个例子,我校自闭症康复部的黄黄, 五岁了,没有语言,全身有烫伤。属于中重度自闭症儿童。没有交流,不看任何事物,由于他对周围事物的漠不关心,采取让他拾地上积木来激发他的视觉注视和交流。从最开始的看积木到拾积木,再到逐一拾一排积木和满地积木。视觉交流有了一些起色。再加上专门为他制定了一套语言训练课计划,从认知和构音入手,现在他偶尔会发出叠音和元音了。
3.3发音方法练习: 针对无言语表达的儿童首先进行呼吸方面的训练(如:吹纸条、吹口哨、吹蜡烛等),同时要在平日里寻找儿童的自发发音,抓住这个发音,并给予正强化的练习,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
训练学生呼吸末借助发长“a”音等,反反复复的练习,并逐渐运用元音循序渐进的加深训练难度,先易后难。
3.4语言理解能力方面的训练 :
(1)注意力训练:要用各种方法和选取能吸引儿童注意力的教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对言语符号尚未掌握的儿童,从日常生活中常用语言符号开始,通过手势符号和言语符号相结合,学习如“吃饭、喝水、看电视、睡觉”等日常用语的理解和模仿。
(3)在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做简单发音练习。
(4)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育到一定阶段,可以借助教具,提高更深层次的认知。例如:分辩大小、认识颜色等。
3.5借助语句结构,开展语言训练
和其他儿童相比较,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在开展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地深化自己的认知,应该巧妙地对语句结构进行借助等,逐渐地让儿童经历字——词——句的过程。从而借助语句结构的方式,促使语言训练得到不断地开展。例如,在讲解“小猫”这一词语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借助沟通版,在沟通版上张贴各种颜色的小猫。然后,教师可以逐渐的假如形容词——黄色的、可爱的、活跃的,让儿童进行训练。在这之后,就可以连成句子。如——“我喜欢黄色的小猫。”让儿童逐渐的进行训练和锻炼。对于可以完整说出句子的儿童,教师可以适当下发小奖励,如小红花和小糖果等,借助物质上的小激励带给儿童更多的自信心和动力,相信他们可以做好,使得语言训练得到有效的开展。
3.6立足生活实际,开展语言训练
要想使得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就一定要立足于生活,应该在实际的生活情境当中不断开展语言的训练,这样才能调动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也应该真正做到立足生活实际,使得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例如,在这过程中,当儿童经历过一段语言训练,在语言能力上有所好转之后,就可以将角色扮演引入进来。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情境“超市”,借助多媒体展现各种各样的物品。让儿童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10秒外的对话。不断地在其中促进其发展,让其的语言能力得到逐渐的加强。先模仿、说声母、说单字、词语、并逐渐扩大词汇量,当自闭症儿童拥有一定的词汇量时,引导儿童学习使用句子进行表达,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句子的长度。
举个例子,博博,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自闭症、13岁了。能力很低。表达课程对他来讲很难。而且如果学到的字不及时巩固复习他还会忘记。比如教他说“桌子”。每次我就如同一个复读机一样,重复着说“桌子”。说了一遍、再说,说了一遍再说、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之久,终于有一天,当我把桌子搬到他的面前时他自己说出了“桌子”。没有人会知道我当时的喜悦、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博当时的笑容,我也记住了,且深深的印在了心里。也许这个笑容这个词并不是因为我帮她搬桌子、椅子而对我的一份感谢,而是他听懂了、会表达了、我在他的笑容里看见了一个天真的、纯洁的、一个急于走进群体的孩子。
结语
总之,特殊教育中自闭症教学的有效开展,是一项长期坚持不断积累的过程,希望广大教师,立足学生教育成长出发,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长期发展和教育教学而贡献力量,同时,还应坚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将学生的教育发展当作自身的毕生追求。
参考文献
[1]王云峰.自闭症儿童数学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综述[J].现代特殊教育,2017,No.321(18):55-60.
[2]章勇.提升自闭症儿童颜色辨别能力的教学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7(5):77-78.
[3]武晓雪,陈素艳.自闭症儿童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8,16(18):2206-2208.
[4]汪甜甜,李欢.综合性自闭症教育模式SCERTS Model研究述评[J].绥化学院学报,2018,38(07):84-88.
[5]李华.如何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