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体育足球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王成华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教育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教育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要求学生不单单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还应拥有强健的体魄(合格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注重体育课的开展,强化体育锻炼就变得相当必要了。足球运动作为一项偏团队型的运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各方面品质的提升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小学足球教育为切入点,针对新课改教学理念下如何开展小体育足球教学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足球运动;策略和方法
在应试化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经常被习惯性地漠视。足球体育一直是风靡全球的运动项目,足球训练也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但是,在全国各个地区和区域也因为种种的原因,导致足球运动始终无法得到重视和开展。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本身就偏向弱势,若足球运动这一项目也被无情的阉割,不单单是义务教育的一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笔者撰写此文的初衷更多的是阐述当前小学体育足球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以期为足球运动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当前小学体育足球运动开展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笔者在班级中做过一个有意思的调查,以自己教学的班级为调查对象,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挑选出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结果却大大出乎笔者的预料。
足球运动与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相比,所占比重微乎其微,笔者也一直思考这一问题,若足球运动从小学都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单纯寄托于天赋型足球苗子的等待和培养,那国家未来的足球发展着实令人担忧。纵观中国各地的小学足球运动的发展,笔者梳理出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场地的问题。部分偏远的山区和农村,有些校区考虑到资金和成本,根本无力去规划足球场地、购买相应的足球训练器材,若现实硬件设施跟不上,足球运动的开展也只能随波任流;
二是师资的问题。不光是一些偏远山区,还包括一些城镇小学,教育管理者在招聘体育教师的时候,根本没有从长远规划来着手分析,大部分招聘的都是一些从体育高校毕业的学生,这类大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有足球教学经验的更是少之又少,若只是建立在“纸上谈兵”的教学输出,必将阻碍学校小学足球运动的正常卡站。
三是兴趣的问题。上文也提到了,笔者所做的调查,喜欢足球运动的孩子少之又少,这显然是兴趣所导致的结果。现代的小学生更倾向于篮球、乒乓球、赛跑等运动,其实,大量的足球人才的流失与足球运动的普及程度低有直接的联系。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各地区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新课改的教育之风的吹来,也为小学教育带来了全新的生机,笔者就多年教学经验,巧借新课改理念,就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体育足球运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二、与管理者有效协商,增加足球运动的资金投入
足球运动是非常吃运动场地的。场地就是足球运动的灵魂,笔者尤其认为,任何事情想要做的极致,就必须在细节上紧抓和重视,绝对马虎不得。完善场地规划和建设,并非是无意义的面子工程。场地的建设更多的是一种足球氛围的搭建,这种仪式感的给予,直接会传递到学生的内心,刺激他们的足球运动欲望。因此,笔者尤为建议,各地方校区都能跟相关教育部分进行有效协商,申请资金补助,加大对足球运动的投入,如,为当地校区提供资金的同时,也在社会召集一些专业的产地规划师,从场地到器材,全面统筹和兼顾,从而为当代小学生搭建一个健全而完善的足球训练场地,为今后的足球运动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严抓招聘事务,加强师资培训
足球教师是帮助学生树立足球兴趣,提升学生足球能力的重要引路人。因此,笔者强烈建议,各校区在招聘体育教师的过程中,针对足球训练这一块,要做到“严抓”“严查”“严筛”,严抓校内的裙带关系,严查一切不按流程办事的招聘事宜,严筛符合学生足球发展的应聘者。


此外,定期组织校内的体育教师到周边示范校区去进行实地考察,跟当地有名的校区进行足球教育管理方面的交流,还可以邀请一些有名气的足球运动专家到学校进行公开讲座。
全方位武装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头脑,使他们都能明确足球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未来价值,从而保证了今后足球运动顺利开展。
四、从兴趣、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方面入手锤炼
新课改教学理念所阐述的要义,主要体现在三种关系之上:课程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课程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与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
笔者将课程、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方式这几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汇总和转化,衍生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这三大板块,这也是笔者建议,当前足球教师应当着重注意和认真规划几大点。
(一)兴趣很重要,重点挖掘学生的足球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有着绝佳的功效。新课改教学理念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以生为本”,其含义就是要求教师能够立足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以及内在需求入手,全方位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足球氛围的搭建。校园广播、多媒体课件、宣传栏尽量多张贴一些跟足球有关的讯息和内容,让足球文化深入学生内心,在他们小小的内心中种下热爱足球的种子,直到萌芽和开出绚丽的花。
此外,还可以借助抖音短视频、火山小视频等短视频App,在学校举办“我是足球小能手”的视频征集活动,借助科技的力量将足球文化更广泛的传播开来,努力在校园中营造一种狂热的足球效应,使更多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足球运动当中来。
(二)能力的培养,组建班级的足球队伍
足球运动是一项非常消耗体力的运动。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玩闹,但是,并非所有的小学生的体制都适合开展足球运动,这其中与学生的内在需求、意愿以及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笔者在开展足球运动的过程中,一方面以兴趣为激发,着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着重开展分层教学,将一部分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挑选出来,组建班级的足球队。
从体能训练、团队协作以及规则意识,全方位锤炼学生的足球能力。
(1)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针对无故不参加训练、迟到、早退的队员给予严肃的处理,全校通报、体能惩罚等等;
(2)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800-1000踢球长跑训练,给每个学生规定一条属于学生自身的赛道,让学生严格按照这一方式进行跑步,一方面能锻炼他们的控球水平,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的耐力、协调能力,同样也可以提升他们的体能。
(3)班级足球赛对抗。将足球队员和其他足球爱好人员穿插分布成两大阵营进行公平足球对抗,保证赛制的公平、合理。
以足球队员为中心轴,为模范,将足球激情传递给更多的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踢足球的快乐,使兴趣培养和能力提升这一双重目标得以实现。
(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足球是一项以团队协作为核心的运动,鲜明的个人主义是足球运动的大忌。因此,在日常足球训练、足球比赛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本着多元评价的原则,有效指出足球活动中学生值得肯定的点,如耐力好、爆发力强,同时对于那些有个人英雄主义,拒绝团队协作的现象更是给予严厉的批评。
搭建良好的足球交流课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足球价值观和运动价值观,提升他们的内在品质,这也是足球运动乃至体育运动应当着重注意的一点。
总之,足球运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上仅是笔者的粗鄙见解,望更多地足球运动教师批评指正,以期为足球运动的发展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足球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A]. 王琨.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 2019
[2] 足球游戏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A]. 梁月清.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1)[C]. 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