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如何开展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范静
[导读] 对于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而言,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
        摘要:对于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而言,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美术学科教学在小学生与教师眼中并不重要,严重制约了美术学科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用和价值,造成美术教学无法在传统教学体系下得以发挥自身价值和潜在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改革之下,小学美术教学重新迎来了新的生机,在教学之中懂得如何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并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学科中挥洒自己的自由思维,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与研究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如何增强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中提升自身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学生创造力;自由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通过自身想象来打造一个个性化作品,以此灌注自身情感,缓解学习压力,并帮助学生能够在自由挥洒的环境下激发自身的创作欲望。当然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小学美术学科教学更加关注学生自身创造力上的培养效果,以提升小学生美术学科素养,增强小学美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精心设计美术教学内容
        在小学美术教师开展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对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通过对教学内容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求知兴趣,并通过对现代化教学技术和信息化网络手段,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形象,帮助小学美术教师更好的在课堂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美术创作中源于内心、敢于表达。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学生采取应试的教学要求,使得学生过于被动,无法激发学生美术创作欲望。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之下,通过小学美术教学的精心化设计,能够有效借助多元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丰富教学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生动教学环境下更好的开发自身创造能力,提升学习有效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积累生活形象
        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发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思路上应尊重小学生自身特点,本身小学生便处于思想启蒙阶段,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将生活化内容引入其中,通过对生活内容的全面化设计,来帮助小学生提供和激发更多创作灵感,并拓展小学生创作思路,让小学生能够在美术创作中借助生活形象来融入自身情感,以更多的情感来富含作品灵魂,也能够促使学生在美术创作之中感受到生活的魅力所在,热爱生活、珍惜生活。


        比如,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奇妙的爬行》一课中,小学美术教师要求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创作出富有情趣的爬行画面,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老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积累生活中的形象,在本课中我还运用多次的观察、比较、 互相讨论总结等方法, 帮助启发学生学会观察、自己去看、去想、去画,从而使学生能更大胆自由的进行想象创作。
        三、发挥学生想象力
        小学美术教师为了能够成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作能力,便需要在美术课上教学中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通过教学方法的丰富创设,能够借助图片、视频、音乐等方式,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氛围下,能够发挥感官能力去进行想象,并为自己的思想插上自由翅膀,让想象在天空中翱翔。并专注于对自己创造世界中融入灵魂,以此推动小学生形成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创造能力,提升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对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
        比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当面对《绘画游戏》一课时,我在黑板上随意画了几条纵横交错的线条,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想象,看看交织的线是什么形状,像什么,有了这些铺垫,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各显神通,一个个争着上台添画,学生们看着几条随意的线条经过自己的手,变成一幅幅漂亮的美术创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一个个神气十足。
        四、多种评价方式引入
        通过公平性和公正性的评价方式引入,能够有效的推动小学生在美术学科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毕竟一个良好的评价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所在,敢于创作又增强自身创作自信心和成就感,以此推动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并树立正确的情感理念去进行大胆创作,并提供给学生一个独立的思想空间,让学生能够在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下大胆的进行思考,并敢于把真实想法表达和创作出来。
        比如,在小学美术《我们来跳舞》一课教学中,一个羞涩的男同学在做舞蹈动作时,扭扭捏捏,惹得其他同学嬉笑,我没有批评他,而是用眼神和微笑鼓励他,学生似乎有了信心,便不再扭捏,我即刻就大大的表扬他的勇气,后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更加活跃了。
        总之,在小学美术课堂中,为了能够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小学美术教师便需要对学生创造能力给予相应的引导,进而增强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此打造一个个性化作品,并赋予其真正的情感灵魂,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其他学科中也传承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丰富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开展主体性学习,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新华,刘坚,谢雨子.论美术教学改革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2).
        [2]谭英.论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才智,201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