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 白玉萍
[导读] 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提出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提出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这种推理能力更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作为数学学科的特征之一,有利于学生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对合情推理能力的普及范围过于局限,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始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或者有些小学已经掌握合情推理能力的相关知识,但不知如何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中来,无法发展小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本文将对培养小学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合理推理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正文】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推理,推理通常分为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两种,对于小学生来说,演绎推理过于复杂,合情推理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所以近些年培养小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从解决小学数学问题上来说,良好的合情推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挖掘正确的解题方向;另一方面,培养小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经验总结,提高做题速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反思自身教育方式的不足,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同时,发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合情推理在小学数学中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会尝试着自己去解决,不断的明确考虑方向,最终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其次,培养小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他们会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类比等,获取生活中更多的数学信息,总结事物的特征,然后运用这些信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第三点,培养好小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有助于用创新的眼光解决问题。做好一道数学题需要学生对题目进行假设、分析、归纳、类比等等,有些题目可能有很多种解题方法,也有些题目的结果不止有一种可能,合情推理能力可以使小学生在观察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很多数学信息,在比较中得出最终结论,所有的这些都将为学生以后解决类似的事物提供正确的方法。
        1.2 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就是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习惯于直接把课本上的基本内容教给学生,而学生也仅仅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无法通过数学的学习体验到其他能力的提升,而这种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违背了新课标中的要求,不利于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虽然近几年我国各地的小学一直在提倡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但是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没有充分意识到从自身的教学方式上做出有利于学生锻炼合情推理能力的改变,小学生在进行合情推理的过程中,需要把自身已经学到的经验应用到实践。这是一种改变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可以转变并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方式。
        1.3 有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小学生不断总结数学题型的解题规律,提高做题速度,减轻了小学生作业多、压力大的负担,在快乐中不断提升自己。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缓解小学数学沉闷的课堂气氛,也可以消除教学压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对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现状
        2.1 缺乏对合情推理的理论认识
        新课标的改革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但是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推理能力理解不够充分,觉得其中的合情推理就是合乎事实的推理,只要不瞎猜测,有根据的用已知问题去解决未知的数学问题就算是合情推理。虽然教师都知道知道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有要求,但是并没有查找相关的资料去了解,以至于对合情推理理论内涵存在一定的误解,更不能很好的将合情推理的教学应用到课堂实践中来。


        2.2 小学数学教师对培养合情推理能力的方法不清晰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老师对合情推理的培养不够重视也不积极,认为合情推理只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慢慢渗透,直至影响到学生自身的思维,而把教学的重点放到了讲解课本的基础知识上,认为小学生只要把数学基础知识点记好就能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2.3 小学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资源不充分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他们的实际工作中也意识到合情推理的重要性,并想方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但是小学上课时间本来就不多,一节课下来让他们很好的接受基本知识就很难,几乎没有办法做到以合情推理为主的教学。其次每个班级里面小学生的差异性较大,对于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很快就能做出猜想,但也有部分可以头脑不灵活的学生很难参与其中,时间久了,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成长会起到反作用。除此之外,小学生课时紧张,期末还要留出一段时间进行复习,而考试的内容大多也都是课本上的基本技能,为了不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很多小学教师不再自己设计其他的素材,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上来。在实际教学中做好合情推理培养的工作还需要各方面资源的完善。
        三、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3.1 加强小学数学教师的合情推理理论水平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熟悉数学思维活动,充分的将数学思考融入到教学实践中来,不断研究合情推理理论,挖掘适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各种方法,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渗透。学校提供给教师学习合情推理知识的平台,例如举办相关讲座,在校内开设一些数学教学方法的培训课等等。除此之外,学校也应在合情推理的观念方面不断宣传,提高教师对合情推理的重视,促进数学教师将这种对学生有益的思考方式和思维习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2 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不管是对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来说,教材无疑是重要的,但是很多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没有办法分析出一些定论的发现过程以及所运用的思想,而只是简单的将基础知识完完全全的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无法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探索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于一些知识,教师完全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和经验体现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教材的“概率与统计”这一章节中,很多知识点都是需要学生亲自去实践并总结出来,然后根据收集到的数学数据进行一定的整理和分析,最后推出有规律性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概率与统计这两个名词其本身就是一种可能性的、合乎情理的推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这种可能性的结果,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维能力。我们选择其中的一个知识点为例,在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创设一个投球游戏的情境,让同学们合上课本,先猜想一下是一只手投的球远,还是两只手一起用力的时候投的球远一些,记录下这些猜测,让学生开始亲自实践。先对每个学生的身高等进行标记,在投球的过程中记录下每个学生投球的距离,最后比较这些数据得出最终的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结束语】作为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适应教育的改革,懂得合情推理对于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性。数学教师应该不断的充实关于合情推理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积极的对新知识做出猜想并去发现知识的行程过程。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更吸引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宇. 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2] 梅一然. 小学数学合情推理能力的调查分析及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张琪.基于合理素材选择的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培养[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08):73-78+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