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中小练笔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6/1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赵世玲
[导读] 纵观我们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
        摘要:纵观我们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课文后的小练笔与我们平时的大作文同属于书面语表达方面的练习,在写作能力提升上,好好利用小练笔能够与写好大作文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练笔  教学策略
        文中所说的小练笔指的是小学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的课后小练习。它是结合课文内容选取的类似作文的小片段、小短文的随笔创作,通过小练笔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自我解读。这样的表达是在理解阅读课文的前提下开展的,促进了学生情感的表达,检测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解读、运用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与潜力。教师结合小练笔来进行语文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一、语文教学中小练笔对学生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中根据所学内容设置的小练习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通过随笔形式的小练笔,有利于学生表达真实情感,锤炼表达能力,而这一创作过程加强了学生对写作素材的加工及整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发散思维。
        (一)利用小练笔提高写作技能
        由于教材中都是构思精巧的范文,教师要以教材为资源,让学生灵活掌握优美词句的运用和表达,针对文章经典深刻的词句、段落、篇章抓住它的写作方式或描写方法进行仿写和迁移。例如在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飞向蓝天的恐龙》的课后小练笔中,小练笔的内容为: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段话。“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加点的部分是两足奔跑,四足行走,身长几十米,体重数十吨,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十千克,凶猛异常,食肉,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教师就要启发学生,注意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创作,通过自己的想象与构思创新,利于学生自觉地运用到写作中去。
        (二)以小练笔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能力
        课后小练笔多是以语文教材为内容的延伸为素材的写作练习。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将阅读语言与写作练习相结合,对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小练笔及时写,学生能力提升更快、更强。刚学完课文就及时随文练写,增加了练习的频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第一篇课文为古诗三首,课后的小练笔内容就是让学生选择其中一首古诗,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例如就有学生把《村晚》改成:夏日傍晚的乡村,一片静谧,像一幅画,只有那袅娜的炊烟和偶尔的一只飞鸟在提醒你,这不是一幅画。村边有个池塘,圆圆的。池塘边长满了茂盛的水草,绿草绕着池水,池水润着绿草,和谐而生。池水丰盈,一直涨到岸边,好像一吹,就会溢出来似的。太阳渐渐地收敛起它的光芒,变得红红的,柔和而舒适,把天边的云彩都染红了。远远望去,西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太阳就成了叼在他嘴巴里的红苹果。这奇趣的情景倒映在池塘里,随着水波一圈,池水荡漾开去,那波光泛丽的景象更是令人陶醉。“呜――嘀――”什么声音?哦,原来是一个放牧的孩童从远处的树林里回来了。他,六七岁样子,穿着小背心,扎着冲天辫,拿着一支短笛,横坐在牛背上,悠闲自得地胡乱吹着。唯一的知音就是大牛, 它慢悠悠地走着,很享受的样子。“呜――嘀――”那笛声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牧童和大牛的身影不一会就消失在村庄里,只有那“ 呜――嘀――”的声音还若有若无。诗意化的描写,把雷震的《村晚》描写的更为有画面感,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一幅幅画面仿佛就在眼前。逐渐的这么锻炼学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中小练笔的开展策略
        (一)提高学生随文练笔的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字词积累的重要时期,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才能为写作打下基础。在写作中,学生容易出现无从下笔或对习作的内容无话可说的情况,以至于三四百字的作文使学生无法按期完成,有的学生甚至要花上三节课的时间才能勉强完成作文。这其中无不体现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待提升,写作上的困难致使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加强随文练习,以学习文章理解为基础,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可通过仿写、再创造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仿写是学生对作者表达方式的模仿,为学生的再创作奠定基础。因此,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有着自己的构思,才能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此外,在讲解文章时,教师可以从文章描写的逻辑、意图、用词等多方面来进行讲解,耐心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魅力,增强学生对经典的句子、段落的迁移能力,进而培养阅读写作的兴趣。例如,在教授《猫》一文时,教师从不同的层面讲解课文围绕猫的可爱写了哪些内容,并抓住关键句来讲解作者在描写猫的可爱时在用词上有什么不同,结合课文后面的小练笔,让学生仿写相关的句子。在这一过程中,可让学生在现实中观察家里的猫、狗的行动,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其中某一特点展开随文仿写。学生在已经学习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观察及优秀段落的范例,降低了仿写的难度,以此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要注重学生对文章情感的迁移与延伸
        有些文章是抒情类文章,表达对某一事物的喜爱、赞扬或者怀念之情。随之小练笔的内容也不同,展开练习的形式也多样。教师可以就文章的情感喷发处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开展个性化阅读后,可以组织学生在积累阅读情感和素材的基础上,通过小练笔的形式表达自我对文章情感的体验、思考与延伸。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中,课后的小练笔就是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我”为什么“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在这个单元的单元导语中,就是要锻炼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鼻子一酸”既是文章情感的重点部分,其中的细节描写也是十分的到位,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可以加深学生的课文情感体验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上开展写作,在写作练习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唤醒和延伸了自己平时生活中的情感体验,继而提高学生乐于表达、主动表达、善于表达的能力。
        相对于单元作文的大作文而言,小练笔属于微型写作,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精致的片段让教师更容易进行指导,也更容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而且每一次的经验都能运用到其他写作实践中,成为有益的样本。
        (三)勤做小练笔,提高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情感丰富的经典作品,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学习,抓住精彩的句子,创设情境,用文本作为小练笔的素材,以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小学统编版的语文课本中,并不是每个单元都设计得有小练笔,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发展情况,适当创设小练笔的情境,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在小学阶段,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练笔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听、说、想象、模仿能力。在小练笔的教学中,以方法为基础,培养学生说话、阅读、写作的习惯,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其次,各年级的教师应设计好教材中的训练点,做到有效的指导,把小练笔延伸的家庭、社会及学生的生活中,做到课内外结合,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而以教材为出发点,结合小练笔,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范例优势,能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实现了读与写的有效结合。以课文为素材,立足文本的特点,及时开展课堂小练笔,让学生把阅读中所积累到的素材和表达方式,以及在阅读时所得的情感体验运用到小练笔中,提高自己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小练笔是学生习作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只有不断的挖掘课本,有效开展小练笔,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表达,才能有效巩固阅读教学的成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阅读思维能力。使学生进入我笔写我心的佳境,从而让小练笔的训练方式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吴晓娟.小练笔的常见问题及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01-202.
[2]安晶.语文课堂“小练笔”的开展策略[J].甘肃教育,2020(01):163                                                                                                                                                                                                        [3]吴巧珍.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250.
[4]秦娟.随文练笔 构建小学语文“语用”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09):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